医院急诊护理的风险因素和防范对策

时间:2022-08-17 09:48:39

医院急诊护理的风险因素和防范对策

【摘要】急诊科担负着整个医院的急救工作,有着很大的护理风险。急诊科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中患者因素主要表现为病情复杂、患者和患者家属对医疗护理的不稳定性与高风险性缺乏相关了解。以及组织管理、环境设施等因素。实施急诊护理风险有效管理的主要防范措施是认真学习相关法规、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文书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急诊护理,护理风险;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57-02

护理风险通常是说在整个护理工作过程当中对探视者、医护者以及患者被投诉或者是损害等相关事件,是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潜在以及明显具有的由医护人员承担的一切风险[1]。急诊科担负着整个医院的急救工作,是抢救危急重症病患的重要窗口,相比较其他的科室来说,急诊科更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风险性也更高。所以必须加以有效的防范,从而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

1急诊科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

1.1护理过程中因为患者因素所导致的风险基本上有疑难病症、突发病症以及病情危重等患者,这类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不可预见。由于患者和患者家属缺乏必要相关的医学知识,结果经常对医护人员的工作产生怀疑,如果护理稍有不慎,就非常容易发生各类护患纠纷。

1.2由于护理服务人员种种因素而产生的各种护理风险

1.2.1由于护理服务人员的急诊意识欠缺而诱发的医疗风险 一般来说,急诊患者在进入医院以后,都非常希望能够得到有效并且及时的救治,若护理人员的动作缓慢,急诊处理不够及时,不能有效及时的救助患者,这样一来一旦患者的病情恶化,那么极容易发生医疗纠纷。

1.2.2由于医务人员急救经验不足引发的医疗风险目前医院中急诊科的护士年龄偏小,趋于年轻化,受到教育程度不同,护士之间的个人素质也各不相同[2]。对于低年资的护理人员,因为时常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加之存在对于患者病情的观察不很认真,其操作的技术不够熟练等问题,所以,在对患者实施抢救与就诊的过程中,经常会处理不当,这样就经常导致医护人员出现很多医疗风险。

1.2.3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因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而出现的风险。急诊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患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接触的时间比较短,患者家属要求却十分高,因为部分医务人员言语生硬、态度冷淡,而且没有充分地重视患者以及其家属的各种选择权和参与权,从而造成患者和家属的严重不满,结果最终导致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1.2.4因为医务人员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从而引起的各种风险。 患者和其家属的维权意识相比于以往已经有了明显的增强,甚至会出现过度的维权[3]。而护理人员常常因为个人的素质方面的原因,其法律意识较为浅薄,所以经常忽视患者的本身权益,从而引发各类纠纷。

1.3组织管理因素引发的医疗风险。 缺乏安全保障制度、风险管理体系不全面、组织领导不得力、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例如因为各级护理人员急救设备的管理维护制度、危重患者的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三查七对制度、抢救制度、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从而引发的风险。

1.4医院环境设施等因素诱发的风险 由于抢救物品不到位,或者抢救的仪器设备出现了各种故障,这一类因素都往往会严重地影响到急诊抢救工作的质量与效果[4]。此外,还有因为病房病床设施不佳或者地滑等各类因素所引发的风险。

2实施急诊护理风险有效管理的主要防范措施

2.1认真学习《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护士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内容,积极发现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与薄弱环节,将各种隐患尽早地在萌芽状态消除。同时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风险处置预案,保证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应对。

2.2强化急诊意识,患者在就诊时,医务人员应该做到忙而不乱,达到准、急和稳的状态。急救时护士要冷静、沉着,也要达到快的标准要求。急救器械和药品以及物品,也必须要认真做到“四定三及时”,各种抢救仪器设备,必须在二十四小时都处于应急的状态,确保百分之百的完好率。

2.3要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牢固树立“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不断地强化护理人员的各种风险意识。护理服务人员应当和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有效良好的沟通,针对鱼患者过激的言情,必须给予必要的疏导和解释,对于高风险的操作对患者要认真履行告知的义务,从而取得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与理解[5]。只有护理人员积极的为患者服务,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最大程度避免医学纠纷等问题的发生。

2.4认真规范护理服务人员的护理文书的书写,对于所有的抢救记录都必须及时完成,准确记录[6]。特别是执行口头医嘱的更应该详细记录,记录要完整、客观、真实、准确、及时,不能随意对其进行涂改,若患者的病情出现加重,则一定要及时地通知患者家属,并签字为据。若患者拒绝进行治疗,则一定要说清楚患者原因,签字留据,以便于纠纷时获得证据。

3总结

综上所述,加强急诊护理方面的各种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小重大护理差错,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从而收到十分满意的护理效果。而医院通过护理风险的强化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急诊意识、风险意识与法律意识;能够不断地融洽护患之间的关系,还能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切实避免护患纠纷和风险产生,从而确保护理质量的安全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杨秀红,李新萍,侯桂红. 急诊诊疗流程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09(32)[2]陈辽平.香港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J].医院管理杂志,2010,7(4):313~315.[3]黄斌英.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的探讨及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1(1):19~20.

[4]张春肪,任景坤.实用护理质量管理与护理记录书写示范[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102~103.

[5]裴君敏. 浅谈急诊护患矛盾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8(06):105.

[6]刘葳. 急诊护理的风险因素及风险管理[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8, 12(13):77

上一篇:2014这样防流感 下一篇:利用管道铸型方法显示胰腺的导管及周围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