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创造学生主体课堂

时间:2022-08-17 08:26:00

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创造学生主体课堂

新课程标准就小学数学教学对象作了如下阐释:“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这番阐释,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标准的侧重点在于如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如何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完成有效的教学。作为数学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在课堂之上应该积极创设良好的氛围,快乐、民主、轻松、愉悦的氛围至关重要。在精心创设的氛围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之下,积极参与、自主探索、主动应用,了解数学、熟悉数学、融入数学。下面笔者就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如何在小学课堂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设学生主体课堂,为学生学习数学做良好的铺垫。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心理实践表明,快乐的环境令人积极向上,压抑的环境令人逃避、颓废。尤其是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正处于懵懂时期的小学生,他们学习数学并没有直接的目的性和驱动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兴趣和当时环境以及当时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爱心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对他们的关心和喜欢。例如,当和年龄尚小的孩子说话时,教师不妨蹲下来,表示你们之间的平等。无论教师心情如何,走进课堂应学会面带微笑,用自身的微笑去感染不爱上课的孩子。当批评学生时,教师要注意不要直接训斥,而应学会委婉地表达自己对学生的要求。另外,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学生因为年龄小,阅历少,所以看问题难免会出现偏差,这时教师要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成长,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在上课的一开始教师可以创设和所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放松心情,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小学生年龄尚小,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穿插诗歌和故事,如让学生猜数学谜语,给学生讲数学家的故事,或者请学生做课前数学小知识讲堂的主持人,等等。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快乐、主动地学习知识,远比填鸭式的教学效果要好。民主、快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前提条件,取决于教师的用心和教学理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加强素质教学和人格教育。

二、巧用提问,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孩子天生就具有好奇心,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巧用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我曾经在讲分数时,为“如何引入分数概念”感到苦恼,最终我巧妙运用巧克力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上课时,我拿出4块巧克力,作为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的奖励。在我的设计之下,有两个同学答对了问题。这时我接着提问:“这四块巧克力怎么发给他们呢?”学生们迅速回答:“一人两块。”接着我又拿出一块巧克力,继续刚才的问题,在设计之下,依然有两个同学答对问题。我同样地问道:“这一块巧克力怎么奖励给他们呢?”此时学生会回答:“一人半个。”“半个怎么用数来表达呢?”学生的好奇心在问题的创设下被激发,于是分数的概念顺利引入,同时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明白了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身影。

三、重视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应用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需要尤其明显。教师应该利用这个规律,给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不要只把自己看作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不能只是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加在乎实实在在的物质和结果,因此教师应从实践入手,鼓励他们从事探索、观察的活动。

任何学习都要归于实践之中,也只有回归实践的学习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智力能力,完善其人格培养。数学来源于实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回归实践,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些教师认为小学没有必要布置实践课堂,并且认为学生过早参与社会实践会忽视课堂教学,忽视教师的作用。这恰恰是本末倒置,课堂本来就应围绕学生,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如果一味地在乎教师的功能或者强调教师的作用,那么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根本就无从建立。

如“计算圆的周长”时,教师完全可以将所有知识的讲授过程授权给学生,请他们自带圆形工具,然后用皮尺测量圆的周长、圆的直径。教师可以在一旁点拨他们“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有关联”,具体什么关联就请学生自己测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退居二线,把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学生一次次完成实践,并在实践中寻找规律,在自我探索中找到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如果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只会机械地死记公式,而并不清楚公式如何得到、怎么测算。学生自己从实践动手得来的公式,不仅使其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更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更为宝贵的在于他们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懂得了自我探索的重要性。

四、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深刻体会主体意识

生活中的数学比比皆是,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很好地把生活内容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尤其是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存在意义还未完全理解,很多学生只是把他当作一门需要学习的课程,而对“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并没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教师可以处处体现数学在大千世界中的作用,那么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就会被调动起来,进而发挥自己课堂主人翁的精神,主动去探究数学相关知识。

综上所述,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创造学生主体课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教师要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围绕学生,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创造条件给予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责编 张晶晶)

上一篇:开展生命化课堂教学,培育发展型教学文化 下一篇:浅析初中地理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