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

时间:2022-08-17 08:11:23

以生为本,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实践教育学范式研究•浅析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SGX12011461。

课题负责人:唐桂桃

课题主研者:唐桂桃彭海斌蒙贞瑾韦朝文潘毓静

通过课题研究,本课题组深刻感受到:当好高中班主任不容易,特别是差班生的班主任。上了高中,由于身心的迅速发展,这些步入青年初期的学生的独立心理、批判心理、逆反心理增强,他们处在情感上不成熟的过渡期,总觉得自己己经是大人了,他们中有的人情绪不稳定,多变化,不易控制,可以说是软硬不吃;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向老师闭上心扉。他们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他们不再以班主任为中心,不再绝对服从班主任的命令,也不可能再像初中那样对他们哄哄吓吓就可以了。这给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这种情况下,如何以“以生为本”为指导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呢?本人有儿点浅义:

1.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传统教育中,班主任的地位是拥有绝对权威的。班主任多以“我”为中心去要求学生,容不得学生的半点违抗。而今天,学生要求班主任抛弃“警察形象”。教育者不能再以为当了班主任就有绝对的权威,就能高高凌驾于学生之上;也不能再成天板着一幅面孔,摆着班主任“天生不会笑”的形象,而要放下架子,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你要去尊重他们、了解他们、感受他们、理解他们、宽容他们、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做他们的倾听者、忠告者和建议者。让他们感受到你的鼓励你的笑,你的尊重你的爱,从而敞开心扉,接受你,听你的建议,而不再是“你不懂我的心”。

所以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就要注意培养和建立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友爱的人际关系,后进生的班主任更要坚持不歧视、不放弃,以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来感化他们。

2.发扬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

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教育者、引导者,班级活动的决策者、指导者,但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不是自上而下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师生互动的伙伴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班主任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接受平等的教育,得到平等的锻炼机会,享受平等的待遇,使其积极参加班集体建设。

如:在班级实行干部交流制,民主选举制,班长轮值制(每位学生轮流当一周班长)等。通过深入各活动场景中检查、督促、管理,使每位学生体验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重心理,活动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为人师表,发挥榜样的作用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句话强调了榜样的作用,一位班主任就是一个榜样!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要注意一些小事、细节,不要自己觉得没什么、无所谓,其实学生的眼睛一直盯着呢。他们在心中评价你,在背后议论着你。我就曾听过某班学生这样对班主任的议论:“要我们到校别迟到,可他不是打铃了才匆匆进课室?”“要我们抓紧分秒学习,可他做事不也一样拖拖拉拉?”“要我们书写工整,可瞧他的板书?”,所以,班主任要特别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让自己的良好风范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要有儒雅的举止及浩然之气,让自己的神韵、风采使学生折服。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情感上接纳你,为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班主任的榜样对学生是无声的教育和有力的鞭策!

4.严格要求学生,规范班集休的目标和行为

即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放松教育,不能因其事小,或因其年轻而原谅、姑息,要注意防微杜渐,对学生的要求一旦提出,要坚持不渝地引导与督促学生做到,丝毫不能放松。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把尊重、热爱、关怀和信任学生与不断提出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为了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对学生绝不能放纵,而是要提出正确的、简明的、有计划的和严格的要求,“正确”是指提出的要求应该科学合理,切合实际,令人信服;“简明”指己被学生理解、掌握;“有计划”是指要求一次提得不能过多,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5.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性引导

班主任工作要坚持“以生为本”,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育计划。每接到一个新班级,我们必须从多方面、用多种方法尽早了解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克服一系列习惯性、片面的看法及心理定势。

高中生对班主任的教育不再是听而不问、信而不疑,全盘接受。他们深受家庭、社会的影响,他们的功利性、实用性目的非常明确。他们不想听你的大道理“那在社会上不是这么回事”,他们希望有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时期的教育如能针对学生这一心理加以诱导,那么班主任的工作将会轻松得多。如班里一好同学替一位故意旷课的同学请假,批评她,她振振有词:“我这是帮助同学,同学之间,特别是好朋友之间互相帮助,难道有错吗?”她认为同学有难而不帮是会被排斥的。这时跟她灌输正确的友谊观呀、诚信呀,她是听不进的。只能告诉她:“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是对的”。先肯定她的做法。再告诉她:1、帮助同学是为了同学好,而不是纵容同学的坏毛病;2、帮助同学的方法要行之有效,方法不当,等于没帮;3、帮助同学的前提是自己不要犯“法”。“你现在的做法有没有帮到她?”该学生不出声了,她认同了我的说法。

6.紧密配合,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班主任要在学生身上发生影响,必须协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班主任与教师之间、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等方面的力量。班主任有一定的号召力,就必须和学生有共同的目的要求,要有融洽的情感,真正理解和信任学生,班主任应慧眼识英才,善于发现培养先进,要给同学们同等的爱,因材施教,及时发现每个同学身上的闪光点。班主任工作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心让他们干工作。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开展文体、读书、演讲比赛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走上社会进行有益活动,发挥他们各自特长,促进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学生不同水平、不同情况,在校内协助任课老师,在校外协助学生家长及学生的“朋友”共同努力,点燃学生内心希望之火;要掌握机动性和分寸感,对积极分子和个别差等生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培养教育,珍惜己建立的信任感,加强情感联系。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与审美人格涵养 下一篇:高一学生学习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