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英语口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时间:2022-10-13 11:31:44

浅论小学英语口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紫云自治县四大寨乡民族小学贵州紫云550802)

【摘要】小学英语要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敢于直面口语障碍,善于激发兴趣,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交际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语言环境策略

口语交际是学生语言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缺乏异国人文意识和语言环境,学生尽管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但要他们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交流中,常常无从开口,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语障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注重培养其“说”的兴趣,发展他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自身实践来表达周围事物,通过有效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口语对话中感受新知识。

一、小学英语口语存在的问题

英语形成了世界通用语言。在中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目前已成为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低年级以听、说为主的口语教学更受到关注。如何在口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成为每位小学英语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

⑴对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上强调“听、说、读、写”并重的理解上的偏差。小学英语的课程标准是在低年级阶段本着“听说为主,读写跟上”的原则。没有在小学阶段即在语觉的生长发育关键期重点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各级各类考试都是以单词识别、词语解析及句子理解为主,不重视口语能力的考查。

⑵在教学方式上以语言知识教学为中心,忽视口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以教材为纲,围着教材转。教师按照教材的线性顺序,将每一个知识点安排到每一天的教学中。

⑶口语学习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同样,英语口语水平要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得到提高。我们的学生恰恰缺少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除了课堂外,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即便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不能创设轻松愉快的说英语的情境和氛围,学生也不会乐于参与。

⑷学生心理素质差,从教学实践出发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不是不会说,而是怕说错被同学笑话。多数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内心焦虑紧张,从而导致错误百出。于是,越出错就越紧张害怕,越紧张害怕就更容易出错,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产生惧怕心理,导致不敢开口。

二、小学英语口语的语言环境

语言的学习需要学习者不断地反复练习和使用语言,在无数次的犯错误与自我纠错中逐步将外来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然而缺乏语言交流的环境是每个学校都面对的问题。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意识,首先要自己具有较强的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意识。虽然教师自身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口语能力,但是教师自身的语言交际意识并不强,由于缺少交际环境,即便有交际意识也很难保持。笔者走访学校时发现,教师在课堂以外很少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英语教师同学生一样缺乏语言交际的环境,这也是造成学生学习“哑巴英语”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与英语在我国属于外来语的客观条件关系紧密。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问题的成因,既有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学生的、教学设施的原因,在诸多矛盾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起着协调各方面因素的作用。虽然教师不可以改变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办学规模,也改变不了小学生自身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点,但是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尽量减少不利因素的干扰,形成有利于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学习氛围:能够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能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比如,课堂情景的创设不一定非要依靠多媒体设备,有的教师凭借自制教具、生动的简笔画照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语言学习环境。

三、英语口语的教学策略

⑴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小学生在最初接触英语学习时都是带着好奇、向往而充满兴趣的。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这一兴趣。教师就可抓住师生初次见面这一契机,以一口正确、流利的英语作为开场白,抓住他们的好奇心理,使之产生学习动机。学生有了“说的动机”就会在日后的学习中积极努力、有所表现。

⑵口语交际训练

英语教学初期,课本中所出现的单词和句子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拗口。如果一味重复学过的几个简单的英语句子,学生便感到枯燥乏味,即使学会了这些句子,但由于缺乏特定情境的烘托,也难以在学生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到的句子,教师可创设场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

⑶课堂活动要丰富多彩,让学生有效地说

教师可以采用自由对话、情景表演、讲英语小故事、唱英语歌曲、做游戏等方式进行口语教学。如:在复习学过的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对话,也可以有选择地按课文内容进行问答,这样在复习的同时也锻炼了口语能力。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有声语言,听说最能体现外语教学的本质特点。建构主义理论提倡情境性教学,认为这种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主张“弱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交叉”,并十分强调学生的协作学习。在上新课时可以采用情景表演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英语教学中要根据生活来设置语言情景。让学生在模拟中扮演不同角色来表演。从而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高于抽象思维能力,对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事物比较了解。而只限于书上看到,学到的容易忘记。贴近实际生活的语言交际情景能够使学生从心理上消除对所学英语知识的陌生感,能够使孩子们感到亲切、自然、充满人情味,能使孩子适应生活、获得经验、得到发展,孩子们容易接受。

参考文献

[1]胡卫卫.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强调口语表达流畅性的意义「J.安康师专学报,2005,(3):109一111

[2]刘娴敏.大胆地说,开心地学,创造地演一一浅谈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J.科技信息,2008(28):268,224

[3]刘燕.中外课程整合优化的实践―广州市华康小学低段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初探[J.基础教育参考,2003,(4):41一43.

[4]郭莉.试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形成性评测「J〕.江西教育,2005(24):38一39.

上一篇: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下一篇:网络时代大学生的阅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