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四要素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时间:2022-08-17 06:10:06

木桶四要素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摘要] 木桶盛水的多少,能否发挥出最佳的功能效用,必须要同时具备四种要素,即:构成木桶的所有材料的优质化;桶壁的所有板块长度相等;木桶上所有缝隙粘合的密实性;使用木桶的科学方式。这四者缺一不可。木桶四要素理论对企业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关键词] 木桶四要素启示企业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木桶理论是大家都熟知的一种理论。其基本内涵是指一个木桶盛水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

该理论最初在策划咨询界、广告界流行,随后又应用到企业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中。由于市场上竞争变化无常,传统的木桶理论在指导企业经营管理中越来越显得苍白,于是,该理论几经补充和演变,其内涵逐渐丰富。如木桶大小论、形状论、关键部件论、要素重新组合论,等等,不一而足。客观而论,这些观点,都有可取之处,但又都不全面,有的甚至显得牵强。因为,就木桶理论本意上讲,不是要论证其形态大小与方正,而是就一只现成的桶,在什么状态下其功能能发挥的最大、最佳。所以,如果仅强调木桶大小、某些关键部件作用或其要素再造等,颇具偏颇之见。

客观上讲,一个木桶,要保持其能在现有设计容积的基础上盛水最多,功效发挥的最佳,并能持久不泄漏,必须要保证以下四要素同时最佳。即:木桶壁的所有板块必须等长;木桶的所有板块其质量必须都优;所有板块间的缝隙必须粘合严密,且木桶本身必须结实牢固;对木桶的使用方式必须科学等。笔者称其为木桶效用最佳的“四要素理论”。木桶理论不管如何演变、引申,都不能脱离了这四个必备要素。当前的木桶理论,并没有完全阐释这四个必备的要素,所以也决定了其在实践上的失败性。

二、“四要素”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一个企业或单位,犹如一只木桶,在经营运作中,其效能(或竞争力)能否达到最优化,也取决于四要素的共同作用。即各岗位人职要素的科学匹配、各员工素质的优化、各部门间的团结协调以及正确的经营方法等,如果其中有一方面的要素不佳,将形成“短板效应”,会抵消或制肘其他要素功能的正常发挥,导致企业的绩效或竞争力不佳。笔者认为,木桶效能四要素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也在于此。

1.企业各岗位的人职要素必须相匹配

企业各岗位上人职要素相匹配,犹如木桶各个壁板长度必须相等的要素一样,企业的各个岗位上人职要素只有必须相匹配、各岗位间的职责搭配必须相适应,才能为企业获得经营效益最佳化奠定最基本的条件。企业人职要素相匹配,其含义包括两方面:一是指企业所有的岗位设置必须科学、协调。在数量、权责划分以及各自的职责权限的衔接上必须科学合理、协调有序,既不能跨越,也不能不及;符合能级原理、系统原理,达到各岗位职责之间相匹配、相适应的状态;另一是指企业每个员工的素质必须要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岗位要求的素质相适应,不能高也不能低,以防止人力资源的浪费以及难以胜任工作现象的发生。一个企业或一个团队,只有在实践中依据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断地调整人职要素之间的匹配性,研究各岗位职责、权能之间的匹配性以及组织结构整体设置的系统性,才能保持良好的经营条件。

2.企业每个员工综合素质必须优质化

员工综合素质优化,就像制作木桶的材料必须优质化一样,不能有“腐烂的、虫蛀的”。一个企业只有具备了所有员工的综合素质的优化,才能使企业具备了进行优化经营的必要条件。员工综合素质优质化,表现在身体、技能和品德等众多的素质方面,其中以品德素质优质化更为重要。因为实际中不同工作岗位对员工的身体以及技能素质的高低,要求是不一样的。其优化原则是以员工技能素质与工作岗位要求的技能相匹配则为最佳,但对于员工的品德素质,如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责任感等方面,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决不应有一丝的瑕疵。尤其是处于企业核心位置上的人员,其品德素质的优化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员工的品德素质不高,犹如一块具有“腐烂或虫蛀点的木板”,即使其技能素质很优,也未必能在工作中发挥出积极效能,更甚者还可能给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可以说,员工品德素质是保证企业将来能否获得最佳效益的关键要素。

在实际工作中,要保证每个员工都具有优秀的品德素质,必须要把好三关:其一,把好员工的招聘选拔关,决不能把那些有腐烂点的、遭“虫蛀”的“烂木板、坏木板”型的人员招进来,确保招聘进的人员个个素质优秀;其二,把好用人关。一个企业即使招聘来的人员素质全优,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相当于用了一块有问题的木板,会给企业实现整体效应最大化留下隐患;其三,抓好防腐关。木桶在使用中,为了防止其腐烂变质,还要经常刷漆与晾晒。对企业来讲,道理同样。为了保证每个员工的品质不“腐烂”,业务技能不贬值,就应不断对员工进行各种教育和培训、约束与监督,使其的综合素质得以不断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经常处于优化状态。

3.企业整个体系必须要经常处于团结、协调状态,犹如木桶各板块之间密合严实、牢固坚实一样

一只木桶,如果各板块之间不结实、密封不严,即使所用的材料全是优的,也同样会在使用中漏水,不能保证其使用效用最佳化、持久化。为了保证木桶各缝隙间密封密实、结实牢固,不漏水,在制造工艺上,往往采用粘合剂与外加多道箍的工艺来实现。这一理论应用到企业管理上,要求企业必须做到整个系统的各岗位之间、各组织结构之间以及各员工之间协调一致、密切配合,整个团队的各要素团结协作、和谐有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这只木桶的使用效益最佳。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制定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的制度,就如同给木桶加外箍,保证企业坚固结实、统一协调,不留一丝漏水的缝隙;其次,不断严格执行这些制度。仅有完善的制度不去执行,如同一只板材优质而粘合不密、四周渗水的木桶一样。不断严格执行制度,确保企业的各项工作能有序运作,不变形、散架;其三,必须有优质的“粘合剂”以凝聚人心。企业要保证每个部门、岗位都能够和谐运作、协调发展,各个员工能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没有优质的“粘合剂”来凝聚是不行的。企业管理中的优质的“粘合剂”莫过于良好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以及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和激励等措施。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能使企业的各“板块”间的缝隙紧紧地粘合在一起,使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谐相处;对员工的人文关怀,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加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确使用激励机制,能激发全体员工积极性,增加企业的整体战斗力。三者同施,必定勇往而胜。

4.采用正确的经营和运作方式

一个质量好的木桶,能否在使用中真正发挥最佳效用,还要看使用方式是否科学。如果使用方式不科学,任何优质的木桶都不能达到其功能效用的最大化。作为一个企业或团队也是一样,一个具有各方面都优秀的企业团队,如果经营不当,经营的目的不明,各种经营决策不正确,也不能保证其竞争力就比某一些条件较差的企业好。这在现实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什么是科学的使用方式:首先要使整个组织的目的明确,制定好发展大方向,不能在经营中出现南辕北辙的事情;其次必须要保证每一项经营决策科学正确,经营目标切实可行,同时还要保证企业的经营战略随时间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操作办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建立多元化的报酬体系 下一篇:现代农业建设中发展绿色物流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