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南肉鸭产业发展分析

时间:2022-08-17 05:33:35

山东沂南肉鸭产业发展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方面分析沂南县肉鸭产业的形成及其发展。

关键词:沂南;肉鸭;产业;发展;条件

沂南县,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总面积1774.08km2,总人口92万,其中农业人口82万。2006年,全县肉鸭出栏达3000万,屠宰企业已达10家,07年出栏8000万只,屠宰企业达到21家,08年出栏肉鸭1.5亿只,屠宰加工发展到32家,2009年出栏肉鸭3亿只,屠宰加工达到42家,并涌现出农丰、众诚、万香斋、志成、龙海等企业。

1 沂南肉鸭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1.1 气候 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 12.8℃―14.0℃ 之间,温度适宜;年降水量多在900毫米左右,全年适于养鸭。

1.2 地形地貌 位于沂蒙山区中部,蒙山东北边缘,属鲁东南低山丘陵区。地貌分区特征比较明显,自西而东依次为低山区、平原、丘陵,而且面积较广,易于建设鸭舍和规模化养殖。

1.3 河流 属淮河流域,除东部小部地区属沭河水系外,余皆属沂河水系。河流流向多呈自北而南或西北―东南流向,少数河流为东北―西南流向或由南而北。沂河、汶河、蒙河流经此县,流域面积广,水资源充足,利于肉鸭的养殖。

1.4 森林 森林草地较多,环境较好,是天然的养鸭场地。2011年造林面积2758公顷,林区空气新鲜,地草繁茂,是养鸭的最佳境地。

2 沂南肉鸭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2.1 交通 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京沪高速、日东高速、205和206国道、227和 229省道从县境内通过,胶新铁路贯穿南北。南距兖石铁路、临沂机场 60公里,北离胶济铁路 140公里,东邻石臼、岚山、青岛、连云港四大港口。交通便利,优势明显,易于鸭产品的运输。

2.2 市场 沂南鸭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南京、上海、杭州等60多个大中城市和地区,市场较广阔。休闲食品发展迅猛,开发即食休闲食品如休闲鸭掌、休闲鸭翅、休闲鸭肫、休闲鸭舌等系列鸭熟食产品,并加大宣传,引导消费市场发展和扩大。

2.3 人力资源 沂南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2011年乡村劳动力资源数为525584人,从事肉鸭产业人员3万多人。在县、乡两级分别成立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和动物疫情处理应急分队,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实行分工包片,村村设有动物防疫员,并且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兽医技术人员。先后组织技术人员到外地考察学习,改善和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保证沂南鸭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政策(政府和企业)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对肉鸭业发展高度重视,始终把肉鸭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强力扶持。2005年全县开展了畜牧发展年活动,掀起了肉鸭业发展的新高潮。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县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全县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为鸭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平台。养殖全部实行了合同放养,“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了农民“零风险”收入和“抱团“致富。

2.5 管理(企业和养鸭户) 养鸭户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适当降低养殖密度,改善通风和光照强度,及时清除粪便。定期消毒,强化疫病防控。积极推行程序化免疫,对肉鸭养殖场区派驻了监管兽医,监督指导养殖场区搞好强制免疫,同时推行产地检疫提前报检制度,对屠宰加工场点派驻专职动物检疫人员,保障了全县肉鸭业持续健康发展。

2.6 资金支持 2010年3月,县政府以沂政发[2010]15号文下发了《沂南县生物环保养鸭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对实施环保养鸭改造的养殖户进行补助。2010年6月30日,沂南县政府督察科、县财政局、县畜牧局对上半年完成的生物环保养鸭改造工程进行了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发酵床21万平方米,补贴资金达210万元。县委、县政府在地方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累计投入财政贴息资金500多万元,撬动金融资金2.3亿元扶持农民发展肉鸭养殖。

3.1 发酵床技术 沂南县肉鸭养殖大多采用发酵床,发酵床养殖肉鸭许多优点,如它可增强肉鸭的抗病力。利用肉鸭采食垫料的习性,使有益微生物进入其消化道,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增强了机体免疫力;垫料发酵生物床解决了鸭粪处理难题;提高提高了肉鸭养殖综合效益。

3.2 采用良种 企业建立自己的孵化场,不仅满足本企业饲养需求 还销往周边乡镇及养鸭户。以良种小麻鸭和金定鸭为主,个体适中,具有觅食能力强,抗病力强,耐粗饲,易饲养,生长较快,皮薄,骨细,味鲜肉嫩较多等特点。一般生长周期35天左右,成年鸭体重2.5公斤左右。并及时更新养殖品种,引进奥白星、法国巴巴里、北京甜鸭、美国的枫叶鸭和樱桃谷鸭等优良品种。

3.3 冷藏 企业建立冷藏车间,保证产品质量。如沂南龙盛食品总投资8000万元,2010年一期工程投资2000万元,建设3000吨冷库一座,安装国内最先进的屠宰流水线2条;三业成食品公司总投资1.4亿元,一期工程投资9000万元,主要建设肉鸭、肉猪屠宰加工车间、速冻车间、恒温库及其他配套设施4万平方米,购置了全新制冷及生产设备等。

目前,沂南县肉鸭产业已颇具规模,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肉鸭生产第一县。2011年,全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50.70亿,增长13.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75亿元,增长36.7%,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地方财政收入过千万元的乡镇13个,比2010年增加7个,农民人均收入7582元,增长14%。沂南呈现出经济赶超、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人心向上的良好局面,一个充满活力、富美和谐的新沂南正在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 临沂市2012年统计年鉴

[2] 唐利华,赵克学,方热军.山东沂南环保生态养鸭技术调查与思考[J].2011,(07)

[3] 赵克学.山东沂南肉鸭产业回顾与展望[J].山东畜牧兽医,2010,(11)

[4] 丁桂兴.养鸭业的生物安全和疾病预防措施[J].浙江畜牧兽医,2010,(05)

上一篇: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浅探 下一篇:“教育梦”的实现亟待提高师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