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在实践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7 05:27:18

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在实践中的应用

【摘要】 会计集中核算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文章就会计集中核算在施工企业的运用作一探讨。

【关键词】 施工企业; 实施; 会计集中核算

建筑施工企业是以承揽工程支付劳务来赚取最大利润的企业,其劳动对象是不动产,它的产品主要是矿井的建设、房屋建筑物的建设和设备的安装。随着目前我国社会机制的不断完善,施工企业不断扩大,施工企业项目的管理也得到了逐步的规范,施工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随之也发生了变化。就我单位会计核算而言,就由原来的分项目部单独核算统一到企业内部财务科核算,充分调动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加强了生产项目部的成本管理,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施工企业来说,它的特点是:人员分散、施工流动性强、资本链条长、管理跨度宽、地域分布广、管理成本高。加强经营管理也就成为施工企业内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在下属生产项目部核算,普遍存在着会计核算散乱、脱节,不但影响了会计工作效率低下,也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口径不统一、会计核算资料不完整不及时,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成败的关键在管理,管理的核心在财务。为了建立适应施工企业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体制,优化会计核算,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成为施工企业目前可行的一套财务核算工作体系。

一、以原项目部为单位的会计核算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以原项目部为单位的会计核算,项目部承担着记账、报账、出表、保管会计凭证等一系列的会计核算工作,项目部领导除了抓生产抓安全,还要抽出部分时间来筹措资金抓经营、抓管理,造成的结果就是:管理跟不上,质量上不去,生产成本高,工程超支大,债权债务很难清算,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首先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以施工企业项目部各自为政为单位的会计核算,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单一,有些会计人员甚至根据自己的好恶、习惯设立会计科目,随意核算。会计基础工作极不规范,财务管理松弛,不但影响了会计工作效率低下,也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口径不统一、会计核算资料不完整不及时,账表不符,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其次从管理的角度看,施工项目部是以中标率、产值率为工作重心,抓生产抓进度。项目部在想方设法得到工程后,先垫付资金进行施工,少则几个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致使财务费用大量增加,而工程进度款又不能及时收回,应收账款数额急剧上升,居高不下,造成经营成本超支,严重地影响了企业资产和损益的真实可靠性,形成企业资产的虚增或潜亏,致使企业利润率越来越低,亏损面日益扩大,企业生存十分艰难,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影响了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

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是指企业会计核算在财务科,将企业下属生产项目部门的会计核算业务纳入财务科管理。从本质上讲,会计集中核算就是企业财务科承担了下属生产项目部的记账业务,下属生产项目部实现会计和财务的真正分离,下属项目部门的财务部门不再从事会计核算业务,而将主要精力放在财务管理方面,合理筹集和运用资金,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做好经理参谋的工作。这样会计核算运行就形成了:会计业务的决策者与执行者相分离;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相分离;会计凭证的存放管理与形成单位相分离。给施工企业带来的好处就是:企业投放的资金能得到有效使用,防止被中途克扣、截留等。同时还增加了给各个单位资金的透明度,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现象,在成本费用方面,严格执行以收定支,规范了成本费用的支出项目,杜绝了超预算、超标准及挪用、浪费等现象的发生,有效保证了资产资金的安全,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

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在实践中的应用

为了加强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扭转严重亏损的局面,确保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施工企业在生产项目各个环节的管理上,在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方式上,都作出了改革,它将原来各自为政的项目会计核算取消,统一集中到财务科核算,会计人员统一集中到财务科编制,意义相当明显。

一是会计核算集中到财务科,首先在资金投放方面,可以集中资金对重点项目投资,避免投资分散及重复建设,提高了资金使用率,确保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其次企业在接受统一财务大检查时,生产项目部经理不直接和钱打交道,不需要直接参与,这就大大节省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项目经理可以一心一意地抓安全,抓生产,抓生产成本的管理,加大了企业的产值,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扭亏为盈的局面。

二是会计核算集中到财务科,统一了会计核算办法,使会计核算内容更加准确,财务科会计人员业务知识的学习也得到了加强,会计人员具备了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实践能力,在做凭证付款之前,先做到的是此笔资金是否应该支付、如何支付,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占用何种指标、列支何类科目,会计人员一方面应尽职尽责,热情服务,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另一方面尽心尽力管理好单位资金,实现会计监督的职能。比如对于审批手续不齐全的,违反规定等的财务收支,坚决退回,虚假发票套取资金的,坚决制止等等。这样就使得财务科的工作不但能对外提供完整可靠的财务信息,而且能及时地为公司领导提供各项经营指标。另外,在实践中会计人员的交流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也增加了,提高了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财务科的会计核算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是会计核算集中到财务科后,企业在下属项目部配备了会计核算员,主要是负责本项目部日常费用的报销支付和对经济业务的监督控制工作,据实登记经济业务台账,对自己单位会计事项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向财务科报账并说明相关经济业务票据的真实情况等等。因此,企业财务科对项目部的会计核算员也加强了业务技能培训和专业业务知识的学习,并强化了他们的思想觉悟、政治觉悟及法制教育,以提高核算员的法律意识和较高的业务技术水平,增强自己过硬的会计业务本领、爱岗敬业的精神以及高度的主人翁职责。

四是会计核算集中到财务科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会计核算的各项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制度以及生产经营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财务工作高效运转,并且还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防范财务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审计部门还定期进行审计监督和独立评价,规范了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确保不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比如: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的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全面预算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授权批准制度,内部稽核制度,经济活动分析制度等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各项管理,提高了企业的各项管理水平。

一套完整、可行的会计核算体系是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工作基础,是体现会计工作绩效的前提。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准绳,根据企业自身的不同特点,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建立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并制订相应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完善管理程序。目前,任何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要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就必须有有效的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会计集中核算,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对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财务人员应该知难而上,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丰富核算管理手段,促使企业财务管理不断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实用手册[S].

[2] 王春华: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及意义[J].财会研究,2006(9).

上一篇:现金流量的产生及其管理的重要性 下一篇:煤炭企业全过程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