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奉天精魂

时间:2022-08-17 04:37:30

名人铸就了城市灵魂,凸显了城市的文化魅力,名人故居作为名人成长的记录和文化创造的见证者,作为名人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

1936年12月12日夜,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惊心动魄,也是最为慷慨激昂的一夜。这一夜,少帅张学良将他的血性,霸气,民族良心以及缜密的心思、果敢的性格通过“西安事变”速出历史大戏进行了最酣畅淋漓的演绎,尽管后来他忖出了半生的自由与所有的政治生命,甚至客死异乡作为代价,但他毫无疑问地赢得了历史的尊重。历史的车轮在不断滚滚向前,那些英雄岁月中激动人心的故事开始渐渐被历史的尘埃封存,如今,少帅已经驾鹤西去数年,他的名字在公众视野中出现的频率似乎越来越低,然而来到张学良的故乡沈阳,我发现在这里张学良身上的那种特有的奉天精魂几乎播撒到了每个人身上,与张学良这对父子被讲述了数十年的故事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不仅仅没有丝毫的褪色,反而被那些崇敬他们的人们演绎的格外精彩。

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每个沈阳人在讲述与张学良的故事的时候,都会让自己变得热切而自信,他们由衷地相信这对父子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改变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更对今天的沈阳这座城市在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产生了深刻影响,换句话说,张氏父子让沈阳和沈阳人都获得了在当下中国格局中某种程度的话语权,这对于沈阳的今天以及未来当然是很重要的。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馆长郭俊胜一语道破了其中玄机:“名入铸就了城市灵魂,凸显了城市的文化魅力,名人故居作为名人成长的记录和文化创造的见证者,作为名人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这足以说明,郭俊胜经营大帅府的理念已经从对历史名人的追溯和缅怀上升到了城市灵魂重塑的高度,这就令他的工作与人生追求具备了更加显著的现买意义。

穿越历史的硝烟

走进张氏父子的故届“大帅府”我们能发现,在大历史舞台之下的与张学良的故事比传说中更加具体而生动。大帅府又称“少帅府”或“张氏帅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14年,占地3.6万平方米,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大帅府里楼宇林立。庭院相连。放眼望去,雕粱画标的四合院,水榭庭台的帅府花园,恢宏气派的大青楼,欧式风情的边业银行、帅府办事处、红楼群以及小巧雅致,中西合壁的小青楼、赵一荻故居,错落有致,交相辉映。

在张学良离开大帅府60几年之后,郭俊胜以张氏帅府博物馆馆长的身份入主大帅府。如所有的沈阳人一样,郭俊胜是听着东北王与少帅的故事长大的,怀着某种崇敬之心,郭俊胜这几年将太帅府经营得有声有色,让这个曾经在历史中日渐荒芜的东北第一名人故居,重新焕发出生命之光。郭俊胜说:“张氏帅府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展示张氏父子、金融发展史为主题,集专题性、名人故居性质为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馆内现有《百年张学良》,《与张氏家族》等专题陈列展览以及张氏父子办公和张氏家族居家生活场所的复原阵列,真实再现了20世纪叱咤风云的张氏父子鲜活的生活片断和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在宏伟而精致的帅府建筑群和其主人送留下来的物件中我们能够找到那些故事最确切的证据,也能够发现以“东北王”为最佳榜样的东北性格的孺头所在。

每个帅府入都是自豪的,同时也是略带伤感的。郭俊胜满怀深情地说:“从两次直奉战争到被炸身亡,从东北易帜、杨常事件到武装调停中原大战,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刃光剑影、惊心动魄、影响近代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就是在这里酝酿,决策和发生的。这里曾届住过、张学良,张学思三位著名的历史人物。父子三八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在为这座庭院赢得往日的光彩与今日的瞩目之时,也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大帅府遭受了空前的浩劫,原本恢宏壮观的官邸变得满目苍夷,曾缝森严壁垒的帅府中院和东院被辟为国空图书馆和中央国立博物馆幸天分馆列外使用。解放后,大帅府长期由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作家协会、辽宁省文联等多家单位办公使用。期间,又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原本精美的建筑浮雕被铲平,水榭亭台的假山和凉亭被拆除殆尽、一座座、一栋栋违章建筑拔地而起,帅府内外的违章建筑随处可见,历经战火洗礼与岁月冲刷的帅府失去了往日的容颜,显得破败而凄凉。

1988年12月12日,张学良旧居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历经了半个多世纪风雨沧桑的帅府,终于迎来了它的春天。自2004年郭俊胜到张氏帅府博物馆工作以来,太帅府更是重现了往日风采,从建筑修缮,藏品征集到学术研究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前往观瞻。2008年,大帅府的门票收入突破了2000万元,增长率也保持在20%左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12月1日,在原张氏帅府私家银行一边业银行基础上建立的沈阳金融博物馆正式列外开放。张氏帅府博物馆与金融博物馆在台署办公的全新模式下,通过精心运作及大力宣倦,金融博物馆当年接待观众量已达30余万人次,门票收入更是跃过了600万元的太关,开创了同类型博物馆当年开馆,当年实现经费自给自足的先河。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张氏帅府博物馆已由当初的一个院落、一个基率陈列,发展到展出面积7339平方米,对外开放面积3万平方米;集收藏、研究、展示张氏父子、金融发展史为主题,集专题性、名人故居性质为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强馆之路

在多年的帅府经营中郭俊胜积累了丰富的博物馆建设经验,在他看来,名人故居类型的博物馆有它的独特优势,因为它的风格很鲜明,带有很强烈的故事性。具体到博物馆的建设和经验思路上也就有着它的独特性。这几年来,大帅府取得的成绩受到了广泛的瞩目,如今它已从一个寂寂无闻的博物馆,发展成为辽沈地区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历史人文景观。郭俊胜馆长说:“建筑的修缮、复原;藏品的征集以及学术研究是这些年大帅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帅府建筑本身就是一个硕大的民国建筑陈列馆。建筑群内巧夺天工的建筑装饰艺术,同样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三进四合院的磨砖对缝工艺在全国罕见,大量的石雕、木雕、砖雕和壁画等建筑装饰,堪称一绝,其数量之多艺术水平之高、内容之丰富,在东北地区绝无仅有。充满浓郁民国文化特色的帅府建筑遗迹以及帅府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是每一个参观帅府的人所首先关注的,这也是该馆最引人瞩目的特色之所在。“博物馆在成立之初,就将恢复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帅府原貌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自建馆以来,我们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先后对三进四合院,大青楼、小青楼、赵一荻故居、边业银行进行了数次科学严谨的维修和保护。在复原维修中,我们始终坚持从第一手资料入手,本着尊重历史、

尊重科学的态度,完全按照古建维修的原则以及传统工艺要求,严把工程质量大关,使原本满目凋零、破败不堪的帅府‘焕然新’,恢复了往昔的原始风貌。在复原维修的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将帅府主要建筑的重点房间进行了复原陈列,使观众能够在浓厚的历史氛围中,得以领略东北第一名人故居当年的生活与工作的历史景象。”

在对帅府进行全面整修,恢复帅府历史原貌的同时,郭俊胜馆长十分重视对帅府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复原。2008年,该馆根据所征集到的,反映帅府20世纪20年代帅府的珍贵历史资料片,重点恢复了三进四合院“万福流云”仪门和彩绘敬德、泰琼的大门以及几处重要的匾额。提升了张氏帅府博物馆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使得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宅院散发出独具魅力的文化气息。

自建馆以来,张氏帅府博物馆开展了大规模的文物征集工作,建立了相压的文物征集网络和信息渠道,拓宽了文物藏品的来源渠道。经过近20年的发展,张氏帅府博物馆已积累了近现代文物共12大类,2.5万多件藏品之多,形成了张学良百年人生、与奉系军阀、民国时期东北地区名人书画、东北金融发展等多个收藏系列,具备了基本完整的收藏体系,为陈列展览、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厚的文物资源。张学良晚年遗物的大规模入藏以及日本友人捐赠的20余件有关的原物,进一步丰富了馆藏,也使得张学良百年人生,与幸系军阀两个收藏系列的藏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近年来,张氏帅府博物馆不断拓展文物藏品来源渠道,建立了灵活有效的征集机制,重视提高文物藏品征集的数量和质量。一批关于大帅府纪实电影资料片的征集购买,为张氏帅府博物馆的全面复原维修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历史依据。2007年11月开始的东北近现代史专题征集工作,更是有针对性地增加了大帅府的藏品数量。而且从2003年开始,张氏帅府博物馆的保管工作已开始向数字化管理迈进,逐步建立了馆藏文物数据库,开始实施藏品的信启、化管理。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全面完成了藏品数字信息库影像的拍摄及录入工作,使藏品管理工作迈入了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的时代。

张氏帅府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馆内的科研工作,紧紧围绕他们的性质和主题,大力倡导以、张学良父子为研究龙头,兼及幸系军阀史、东北军史的科研工作,多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先后编辑出版了《百年张学良》、《自由的代价》、《我说张氏帅府》,《张学良旧居》等多部研究专著。同时,积极组织学术研讨、鼓励科研人员参与国内,国际其它学术组织召开的学术研讨活动,曾于1996年、2002年、2004年分别举办了以“纪念西安事变六十周年”,“张学良伟大爱国业绩”及“张学良研究”为主题的三次大型学术研讨活动,为国内外对张学良和西安事变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2003年开始编辑出版的《张学良研究》系列专辑,如今已成为相关学者发表学术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园地。2007年,郭俊胜馆长在原有科研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打造研究型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在他的主持下,张学良研究中心正式宣告成立。该中心汇聚了全国21位在张氏父子及东北近代史研究方面有着深厚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的专业学术组织,显出帅府人决心走出一条学术强馆之路的决心和魄力。

沈阳:谁的故乡?

对于沈阳这个城市来说,大帅府的复兴则意味着一种城市精神的复活与再造,透过今日欣欣向荣的大帅府,人们更加有理由确信,在中国近代史的演变与推进当中,沈阳人一直在场,并且曾经起到过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今天生活建构的过程中有沈阳这个城市的功绩。尽管在改革开放以来新轮社会转型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沈阳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在发展中曾经度被边缘化,在面向南方,面向大海的新经济秩序与精神格局中的声音略显微弱,但是这个城市锐意进取,向往美好生活和深藏历史深处的民族精神点都没有丧失过。

我们应该注意一点,即沈阳在盛京时期曾经是满清皇朝的旧都、根据地,而满清皇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政权被彻底打倒,人们将对皇权的误解与怨恨强加给了这个城市,甚至将和张学良父子身上的那些侠的精神都扔进了历史的垃圾箱。时过境迁之后,当我们冷静下来重新看待那段历史的时候,我们似乎有必要给这个城市和它的城市精神一个公正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只有沈阳故宫和高楼大厦而没有大帅府这样的见证,我们又能从何说起呢?

上一篇:智慧权杖 第7期 下一篇:动物寓言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