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军对地理条件的运用及其得失

时间:2022-08-17 04:08:37

南昌起义军对地理条件的运用及其得失

[摘 要] 本文着力探讨南昌起义中共决策者在对起义和胜利后一系列行动作出决策过程中,在充分发挥地理条件作用方面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

[关键词] 南昌起义 地理条件 运用

南昌起义是年青的中国共产党在面临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危急时刻领导的第一场大规模武装起义。在起义的准备阶段以及起义胜利后南下进军广东途中,领导起义的中共决策者在作出一系列决策时,不仅要考虑政治、军事、经济等因素,无疑也要考虑地理条件。在对起义和胜利后的一系列行动作出决策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避免不利影响,以及这些决策的得失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选择在南昌发动起义充分考虑了南昌有利的地理条件,基本实现了起义前的设想,决策是正确的

1927年7月15日,以为代表的武汉集团撕下了左派的伪装,悍然宣布“分共”,大革命遭受严重挫折。7月上旬,改组后的中共领导机构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抛弃了右倾退让的政策,布置了一系列应变措施,其中就包括发动武装起义。7月19日,中共中央派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等人赶到九江,实地考察九江形势,以便作出进一步计划。

中共中央派李立三等去九江之前,曾设想同张发奎合作,争取他参加起义,然后同他一起将部队带回广东再次北伐。请注意,回师广东、重新北伐不仅是当时中共中央的预定方针,也是广大指战员以及众多革命者心中的信念。这一方针对起义军以后的南下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一直主导着起义军的方向和使命。而李立三等人在九江考察后得出结论,张发奎已经日渐右倾,争取张发奎回粤已不可能。

尽管依靠张为领袖回粤运动很少成功之可能[1]P82,但共产党手中已经掌握着一支军队,那就是叶挺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这支主力队当时正在九江。还有一支由叶挺曾指挥过的部队改编的第二十五师,当时驻九江至南昌中间马回岭一带。另一支深受党影响的部队是的第二十军,当时驻扎在九江附近的黄石、石灰窑一带,并正向九江开进。这些队伍都是在武汉政府提出的“东征讨蒋”名义下从武汉出发的。约在7月22日,部也进驻九江,而且已听谭平山透露了起义设想,反应“甚为热烈”。这样,两支主要队伍已集中到了九江。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如此,为何不干脆在九江发动起义呢?道理很简单。首先,从地理条件看,九江离反革命的大本营武汉近,一旦反革命军队从武汉来袭,起义军没有充裕的时间撤离。其次,九江对面驻有军阀唐生智的大军,对九江直接形成压力。再者,张发奎即将率部从武汉来九江,如果在九江起义,势必与其部发生直接冲突,这是起义军将领不希望看到的。最后,如果在九江起义,驻马回岭的第二十五师要到九江集中,然后又再南下,来回奔波。反之,尽快将准备起义的部队撤离九江,才是可行之道。而南昌恰好是从九江去广东的必经之地。于是7月24日在九江的高级干部再次开会,决定“军队二十八日前集中南昌,二十八日晚举行起义”[1]P83,并急电中央征询指示。中共中央批准了他们的意见,并派作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来领导起义。

中共中央之所以同意九江同志在南昌发动起义的意见,是考虑到了南昌有许多有利条件。除了政治上共产党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军事上敌军兵力比较空虚(仅有6000人)等因素外,从地理条件来看,第一,南昌是从九江往广东去的第一个大城市,是江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利于部队驻扎集中,亦可筹集资金,解决补给。第二,九江至南昌不算太远,约135公里,又有南浔铁路,起义军乘火车从九江赴南昌,方便迅速。而当时的南浔铁路,不能跨越赣江,在南昌的终点是昌北的牛行车站,与南昌有一江之隔。这样即使反动军队乘火车来进攻,起义军还可以借赣江的阻隔来防守。第三,南昌四周有高大的城墙,赣江在城外绕城而过。一旦敌军来攻,以当时的武器水平,防守方显然要占上风。当然,按原定方案不守南昌,弃城南下广东,也是一种选择。总之,南昌起义之后,可守可走,可相机行事。

事实证明,在南昌起义是正确的选择。起义比较顺利,歼敌三千(绝大部分是俘虏),溃敌三千;接管了江西省银行,财政上取得了补给;占领了敌军火库,装备上得到充实;政治上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军事上改编了军队,驻马回岭的第二十五师大部分也参加了起义。总之,起义前的设想基本实现。

二、南下广东有两条道路,一为走吉安、赣州、韶关,下广州,一为走抚州、宜黄、瑞金,赴潮汕。起义军选择走赣东小路得大于失

起义军取胜后,按原定部署应迅速南下广东。既然进军广东是既定目标,那么,南下道路应作出何种选择?对此,前委、前敌军委和军事参谋团是有决定权的。从南昌去广东一般走吉安、赣州趋韶关,再下广州,这是条大路,现在的赣粤高速公路便是这样走的。另外还可以走抚州、宜黄、瑞金,然后赴潮汕。这是一条靠赣东的小路。根据李立三的报告,关于回粤路线问题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由樟树、赣州取道韶关,沿粤汉路直取广州。另一种意见主张由赣东经寻邬直取东江,以为是此路线可以避免敌人的攻击,并且可以很快的与东江农民暴动联络。当是[时]俄顾问、恩来及参谋团同志都主张后者意见,只有很少军事工作同志及一部分非军事工作同志同意第一种意见,所以结果遂决定取道赣东取东江”[1]P84-85。

李立三报告中讲得很简略,叶挺的报告则讲得更具体:“因此时朱培德所部四师,在吉安一带与李济深所部钱大钧、黄绍雄[]各军,共约十三团对峙。最初本拟利用交通便利,由吉安、赣州入韶关直取广州,但计算敌人兵力较多。总[纵]能将朱培德所部,李济深所部完全消灭,但到韶关后,李济深利用粤汉铁路之便,可以集中五师以上兵力与我决战,我必不能胜。且张发奎所部两师尚可蹑我后路,更无法应付。最后决定取道江西东南部山路入粤之汕头。”[2]P140-141叶挺报告表明,单从地理条件来讲,原打算“利用交通便利”,走吉安、赣州那条大路,无奈敌情严峻,不得不改走赣东小路。这是限于条件不得不作出的一种选择。因为作出决定时不能仅仅考虑地理因素,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时更重要。

事实证明,走赣东小路在瑞金之前一直未遭到敌大部队阻击,达到了原先确定的避战目的。但临川、瑞金一线,毕竟是一条小路,山路崎岖,行军困难。虽然刚出发时南昌到临川基本是平路,可是由于刚开始行军,动员、组织和宣传不甚得力,部队顶着毒日行军,中暑生病者不少。到临川经过整顿后,加强了宣传工作,调整了行军时间,中午酷热时休息,抓紧早晚凉爽天气行军,情况大为好转。可是由于赣东一带本就比较偏僻,加之群众受了反动派欺骗宣传,纷纷躲起来,以致起义军所到之处群众甚少,不仅达不到宣传革命的效果,还增加了补给上的困难。例如到宜黄县城时,原有2万人的县城仅剩下40几个60多岁的老人。周逸群就曾总结:“由小路回粤,交通不便,给养困难,以致损失甚大。行军亦太迟缓。”[3]P126对走赣东小路有所批评。其实反过来讲,即使走吉安、赣州的大路,虽然交通便利一点,但敌情严重,且补给方面也可能遇到困难,受到反动派宣传和胁迫的群众一样会躲起来。

不管走哪条路,都是有得有失。而从进军广东,直趋潮汕(东江)这一目的来看,走赣东地理上显然更近,加上敌情等因素,选择这条路应当说是得大于失。

三、会昌战役胜利后,起义军改变由寻邬直走筠门岭进入广东的行军路线,而改为借助汀江水上交通便利由闽入粤,所得也是远大于失

南昌起义军南下途中,在瑞金、会昌与前来阻击的敌钱大钧、黄绍部展开激战,将敌击败。会昌战役胜利后,起义军重新研究了行军路线。

按原定计划,是从寻邬直走筠门岭进入广东。从地理上看,这是一条最近的路,但此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迫使起义军改变了原定计划。第一,会昌激战后起义军有伤员近千,且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伤员和战利品的运输成为一个大问题。如果走寻邬、筠门岭,在崎岖的山路上抬着伤员行军,势必极大降低部队的机动能力。第二,第二十军参谋长陈裕新叛逃后,已在武汉把起义军将在寻邬集中的消息透露出去了。第三,会昌激战,黄绍部虽败,但实力仍在。如果起义军直接由寻邬入粤,其部必然蹑我后部,对起义军后方形成严重威胁。为此,起义军决定改变行军方向。

新决定的行军方向是,部队由会昌退回瑞金,再进入福建的长汀,由长汀南下广东。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除了上述三点,最重要的就是地理条件:借助汀江的水上交通便利。

汀江是一条发源于武夷山南段东南一侧的河流,是福建省第三大江。河流方向大致是由北向南,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4县,在福建的永定出闽入粤,至大埔县的三河坝与梅江汇合后称为韩江,然后一直向南流至潮州入海。汀江水量丰沛,水流湍急。从长汀至上杭是它中游,水面较开阔,河谷较为宽广,下游则多礁滩,起义军完全可以借助汀江利用船运解决运输问题。下游虽然多礁滩,但时值9月,天气不冷,即使有落水者,只要会游泳,危险不太大。正是考虑到汀江的地理条件,起义军决定改道,由闽入粤。

之后,起义军按此计划行军,伤员在长汀福音医院受到了以傅连为首的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大部队随之由长汀顺流而下。虽有少数船只在下游被礁滩撞碎撞翻,但大多数船只还是载着人员、装备顺利地到达三河坝。

后来有人指责起义军不应改道福建入粤[4]P56,实在是没有全面了解情况。且不说上述起义军作出改道入粤时所面临的种种情况,单就起义军进入福建后发动群众、宣传革命等实际效果来看,改道由闽入粤所得也是远远大于失的。

四、从起义军9月下旬进入东江地区革命声势轰轰烈烈到10月初起义遭受严重挫折,从地理角度来看留下了深刻教训

南昌起义军于9月下旬沿韩江进入东江地区,敌军望风而逃。起义军顺利地占领了潮州、汕头,并开始向广州进发,一时革命声势大振。但10月初在揭阳汾水一带与优势敌军激战后失利,撤退途中又遭敌袭击,主力部队受挫。潮汕部队也在敌围攻下撤出城市。首脑机关被迫在普宁流沙召集会议布置善后工作。只有留守三河坝的部队突出重围后在等人率领下艰苦转战,最后到井冈山与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从9月下旬的轰轰烈烈到10月初的失利,仅十天不到,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从地理角度来看有什么经验教训?

让我们从起义前中共中央作出进军广东的决定谈起。当初为什么选择广东作为起义军的目的地?这是因为起义之前“我们的党曾经看见了长江流域及其北方皆已成为反革命混战所在,以广东(一)占军事地理之优势,(二)工农运动之核心,(三)财政之丰裕,(四)交通之灵便等等,因决定以我们同志的军队规取广东为革命根据地”[5]P145。更进一步来说,“打到广东的计议:(一)工农力量在东江的厚。(二)东江地形较北江平易,且敌军已集中于北江不能各个击破他。(三)东江海口便利,可望苏联接济,财政亦丰。(四)可以以福建为后方。因此,决定迅速的先取东江,充实力量,次取广州”[5]P145。

以上所引报告中的话清楚地说明了中央以及众多高级干部对“南下广东”这一战略目标的认识,是对形势作了充分分析后得出的。其中广东东江一带地理条件有利也是一个重大因素。是起义军的参谋长,他的报告是南昌起义受挫后不久写的,比较准确地代表了当时高级干部的认识。

起义军进入广东后遇到的实际情况同原先估计的并不一样。工农运动遭受白色恐怖摧残后,工运尚未恢复,农运虽有一定基础,但农协和农民自卫军的组织性、纪律性尚不严密。从地理上来说,虽然取得出海口城市汕头,但国际支援并没有如约而至,反而是敌兵舰运来登陆部队;东江地形比较平易,便于军队调动,但这一地理优点同样有利于敌人,且因敌军兵力占优势,调动起来更方便。加之起义军先在三河坝后在潮汕两次分兵,没有集中力量,反而被敌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留下了深刻教训。

参考文献:

[1]李立三报告――八一革命之经过与教训(1927年9月)[R]南昌八一纪念馆编:南昌起义[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2]叶挺:南昌暴动至潮汕的失败(1928年)[R]南昌八一纪念馆编:南昌起义[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3]周逸群报告――关于南昌起义问题(1927年10月30日)[R]南昌八一纪念馆编:南昌起义[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4]中共中央通告第十三号――为叶贺失败事件(1927年10月24日)[R]南昌八一纪念馆编:南昌起义[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5]:南昌暴动始末记(1928年6―7月)[R]南昌八一纪念馆编:南昌起义[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上一篇: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宗教和谐问题 下一篇:抗日战争与江西的教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