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时间:2022-08-17 03:38:09

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要求教学者注重以人为本,张扬个性,挖掘潜能。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对培养学生如何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无疑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创设引出问题情境,激发受教育者对问题的提出和思考的意向和欲望。以问题情境为核心的问题教学法,不仅是落实新课程标准,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知识和思考问题的需要,而且是使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而培养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那么究竟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以下是笔者在近年来任教新课程的一点体会: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具有虚拟情境的特点,可以模拟出需要的情景方便教学,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真切体验,大大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之间的距离,这也是新课程所要求的。教育者要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课件来促使问题情境的产生。如学习新教材中两次大战残酷性的具体体现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一战时的战舰、毒气弹,二战时的原子弹等,并加以引导,学生就对这些武器具有直观感。在此基础上,学生会明确:这些先进的武器在战争中的使用,才使这两次大战呈现其残酷性。再如讲《长江》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可以把长江的水质特征和长江流域的自然风光图片展示出来,还可播放赞美长江的歌曲,请学生思考:“在哪些方面体现出长江是母亲河?”“谈谈长江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议一议:我们应该为保护母亲河做些什么?”这样,对于学生来说相对陌生的“长江”就变得非常生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便变得分外具体了。

2.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矛盾,从而产生问题情境

在讲授《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一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引发学生对历史上中外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如中国古代在诸多方面都居世界领先水平,为什么在近代却落后于西方各国?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通过讨论,最终明白:中国在近代仍然处于封建社会。这种制度在其末期,日益呈现其腐朽性,即闭关自守,不向西方敞开国门,学习行进的经验和技术等;其教育制度表现为僵化、守旧、呆板,不利于开发人们的智力和社会进步。而西方国家却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善于革新技术,对外实行开放和经济技术交流,并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来提高本国的经济实力;在教育制度上,重视科研,善于将最新的科技成果用于工业等方面。

3.利用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而产生的矛盾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讲授“秦朝一统”一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秦始皇功过的评论。教材中有这样一题:试论对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一举措的看法,并说明它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造成了哪些影响?教材同时还展示了两种观点:一种是:这是秦始皇的暴政,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另一种是:秦始皇这次举措有利于统一,值得肯定。结合史实,评价这两种观点。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使学生不仅辨别正误,而且掌握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分析评价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4.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对教材内容安排和版面的设计较以往有较大的改革,最明显的是:叙述、说明的文字大为减少,与内容相关的图片大量增加。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地利用好这些图片,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将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讲授“新航路的开辟”一节,教材中有两幅分别为“1420年时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地图和“1620年时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地图图片。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比这两幅地图,使学生产生“这两幅地图有着明显的差异,为什么?”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点拨,学生就会明白: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及科技的进步等原因,欧洲人对世界范围的认识有了明显的变化。教师此时也就从一个方面达到了“新航路开辟的作用和意义”这一教学目的。

5.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即通过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激发矛盾、产生问题情境

例如讲授“从维新到革命”一节,讲到“发生的原因”这种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没有《马关条约》的签订,会发生吗?”让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论证以后,最终明确:的发生是内忧外患的结果,即内:清政府统治腐朽黑暗,国力积贫积弱;外: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进而使学生弄清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6.利用社会调查获得的信息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突出人文情感,提倡书本知识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学以致用,通过观察、走访、教师指导等途径,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求和解决的欲望。如讲授“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一节,笔者就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遇难同胞陈列馆去参观、调查。在学生观看陈列馆图片、遗物、遗骨等后,笔者引导学生对下列问题进行探究:①日寇在当地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说明了什么?②当地政府为什么要在该地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经过探讨分析,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发拼搏的历史责任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具有趣味性的历史故事的叙述造成的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或通过模拟表演等形式来创设问题情境。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善于尝试、总结和反思,不断摸索、更新和完善,就能使“问题情境”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且必将促使本学科的教学改革进一步地深入。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2002.

[2]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与分析.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如何冲出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 下一篇:职业学校必须抓好计算机基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