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外语学习过程中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双元结构”理论探析

时间:2022-08-17 11:49:47

成人外语学习过程中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双元结构”理论探析

通过研究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儿童语言习得与成人语言学习的差异,旨在进一步阐释成年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大脑语言“双元结构”理论假设,分析成年人外语学习的心理机制,并揭示成年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是如何利用其母语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来促进外语学习,从而让语言学习者和语言研究者更加清楚地认识成人外语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系统。

一、引言

掌握一种语言通常是通过自然习得的方法,尤其是母语。语言学习通常有两钟方法:一是自然习得(by acquisition);另一种是学习(by learning),但两者截然不同。不能仅仅简单地以学习者是成人或是儿童来区别两种学习和掌握语言的方法;也不能以学习母语或是外语来区别两者的不同。事实上,我们不能说儿童就不是学习,只是因为他们是自然习得,或是因为他们没有在教室里学习。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能说成人只是在教室里学习外语,与自然学习环境和语言本质的作用无关。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成年人往往会在以母语为基础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英语学习的过程逐渐构建起以英语为基础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这些结构成份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生着各种交叉对比、相互影响的关系和作用(李国宏,2007)。研究发现,学习者在建立英语语言系统的过程中,对以母语为基础所切分的世界进行相应的范畴化调整,逐渐构建起与母语的认知结构有别的外语认知结构(陈音稳,2009) 。

二、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关系和作用

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是教育心理学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构建有效课堂英语教学的两个基本因素。两者在观念、原则和规律方面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其内在本质的联系也构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结构。人的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是指静态的、以语言形式存在与有脑中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它由在某个时刻或阶段获取并储存于大脑的许多相互独立的知识构成的。

而认知结构是指每个人特有的、经过领悟、理解客观现实后在头脑中构建的结构。它是由每个人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构成。在认知的过程中,人的新的感受知觉与以往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构建一种对现时事物的理解。现代认知心理学流派认为学习是一种对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他们不仅强调已有的知识和体验的作用,也强调学习材料的内在逻辑结构,也就是说知识结构。在学习过程中,两个结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人的语言知识结构的不同,能影响认知结构。反过来说,人的认知结构的不同也恰恰能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他解决问题时采取的策略。人类的头脑中已构件的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惰性,只有当固有的知识被动态的认知结构所激活时,它才会与现实世界建立联系。另一方面,随着不断更新不断积累,知识不断丰富,知识结构才能越来越完善,才能不断促进认知结构的进一步发展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成人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双元认知结构”

1.成人“双元认知结构”的解释

根据美国语言学家N.Chomsky (乔姆斯基,2009)的观点,人类的语言习得装置是与生俱来的。这个装置与某种特定的语言有着某种特定的规则。当小孩开始学习母语时,在这个语言习得装置里语言普遍存在的语法规律与母语中的参项结合,形成参量装置。由此,孩子的头脑中建立了他的母语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这两种结构随着孩子的成长知识阅历丰富而不断发展完善。

成人学习外语时,大脑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母语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此时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就意味着要重新安装与另一种外语某个参数相通的语法。这样成人语言学习者就要建立一种新的外语语言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因此,成人就会有两套结构,一套是母语语言知识机构以及母语认知结构;另一套是外语语言知识机构以及外语认知结构。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当他们面对客观外语材料时,就不可避免用两种语言思维来思考,这样自然就会形成两种认知结构,即“双元认知结构”。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所有学习的形式都基于学习者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信息处理理论表明不同语言在头脑中有着不同的呈现形式,学习者的大脑中用不同的机制处理信息。在学习外语之前,成人学习者根本就没有外语语言知识。只有当他们学了一种外语,他才初步具备外语认知能力。因此,学习者的母语语言知识机构和认知结构必然会影响外语学习。这两种语言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是既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又相互融合、相互同化。这种作用持续不断最终使两者不断丰富和发展。

2.成人外语学习中大脑机制的分析

人类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一种基于原有知识和经验的智力活动。人类与动物不同之处就在于人类不论受到怎样的外界激励或刺激,总是能用自己的认知结构来控制自己,所以说人类学习不是单纯像动物那样的“刺激-反映”类型的活动。美国奥苏伯尔(D.P.Ausubel,2003)提出了一种叫“认知同化”的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将新知识结构和旧知识结构建立联系的过程,吸收和储存意义的过程就是一种新知识同化的过程。当新的学习材料的逻辑结构与学习者固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时,两种知识就会相互作用,新的学习材料在学习者的大脑里形成新的意义,直到这一学习过程结束。

但是,成人的外语学习过程与儿童语言习得过程是截然不同的。他们的大脑机制迥异。儿童尤其是婴儿,他们是从培育知觉时期就开始语言学习。普通语法是通过以下的环境变迁的刺激,即:从“直觉-联想”到“直觉-认知”再到““语码-认知”。在早期儿童母语的习得,主要是通模仿、重复和适应。当他开始学习一种语言项目时,通常是反复地练习所学的东西直到会自如地使用为止。随着母语知识的不断积累,他的认知能力也在同步提高。渐渐地他就从知觉水平提高到抽象水平来吸收语言材料。当孩子的语言水平达到某种水平,他就以相应的语码认知水平去获取语言材料。尽管他还摆脱不了“刺激-反映”的模式,但“刺激-反映”功能将会逐渐减弱直至消亡。

当成人学习一门外语时,他的母语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都很健全,同时他的对客观世界的理解能力也很强,所以,他就不可能像婴儿那样从“知觉—联想”和“自觉-认知”的水平去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成人通常是通过教材来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语言材料完全是抽象的。也就是说,他是从语码认知水平开始学习外语的。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他也受到抽象语言材料的刺激,即语码的刺激。学习者在母语知识和母语认知的帮助下,学习外语语言材料,积累外语知识,丰富外语认知结构,直到他的外语的语言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同他的母语的语言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一样好,甚至比母语更好。

成人双元认知结构假设,试图揭示成人学习外语过程中的心智机制。这个假设认为,成人在学习外语时,因有两种不同的语码的存在,其大脑中必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成人在其母语环境中学习外语,大脑中牢固的母语知识结构和母语认知结构必然将影响外语学习。当成人学习一种全新的语言时,他将建立一种新的语言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这种双元结构将伴随他的整个外语学习过程。

四、成人母语知识对学习的影响

众所周知,外语习得的过程及其结果通常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母语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人们普遍认为母语思维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是负面的,会阻碍外语学习。当母语和外语之间很少有共同点时,母语会对外语学习起消极迁移作用。但母语思维对外语学习也起着积极的作用。两种不同的语言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相似性,即语言的普遍性。当人们学习外语时,都会不由自主地运用语言普遍规律,而这些普遍规律也是在外语学习中需要学习的,以此来加深对外语的理解,外语学习的效率才会随之提高。例如,掌握汉语写作策略对外语学习中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大有益处。有调查表明,一个人的汉语水平与他的英语水平基本上是相当的。汉语水平高的人往往英语水平也较高,这就说明母语思维对外语学习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为了研究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思维,本课题组挑选了200名郑州大学二年级2008级学生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汉语思维对英语阅读的影响”。如下表所示:该研究数据显示:学生在外语阅读是对母语思维的依赖性很强,尽管他们学习外语已经8-12年,因此有很好的外语基础,也就是说,他们有较完善的外语语言知识结构,但他们对母语思维的依赖是如此之强,以至于我们不能否认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他们对母语思维的依赖相当强,他们要用母语思维来学习外语的听说读写。

总之,外语学不可能摆脱母语思维。过去的观点认为外语错误的表达是因为母语的干扰,这种观点有悖事实,是与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相矛盾的。所以我们应该用动态的、多维视角来看待母语影响这一问题。至于学习者,他们应该把母语思维看作是认知过程的一部分。他们可以用母语认知能力来产出母语知识。以便完成学习任务或是达到外语交际能力目标。利用母语不仅是一种学习策略,而且是外语学习的必经之路。我们可以挖掘母语思维这种资源,来促进外语学习。

五、结语

根据成人外语学习过程中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双元结构”理论,可以清晰地看到语言和思维与“双元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成年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和外语两种语言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在不同的阶段其强弱程度和比例是不断变化的。成年人在外语学习的不同阶段,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两种语言在大脑中形成的认知结构也会相互影响,最后经过彼此同化适应而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的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音稳,陈海英,尹德谟.从英汉双语范畴化差异的角度论证“双元结构”理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9,(2).

[3]李国宏.从“双元结构”的角度透视成年人英语学习机制[J].西华大学学报,2007,(9).

[4]诺姆·乔姆斯基.语言与心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马莉,1963年9月出生,女,河南省郑州市人,郑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

上一篇: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策略 下一篇: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化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