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向未来的Tesla

时间:2022-08-17 11:13:12

与其说Model S是最智能的电动汽车,不如说它是一台可驾驶的电脑。

2013年1月,汽车业最具影响力的底特律车展上,出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面孔:电动汽车公司Tesla的全新车型Model X。

有点眼熟?对,这就是去年底特律车展上首次现身的那款7座跨界 SUV。当时,它还是一款概念车,可有500位买主在价格和技术细节尚不确定的情况下,掏出5千美元预订金,而限量“签名版”的预付金则高达4万美元。

Model X哪里吸引人?两部发动机分别安装在前后轴,提供容量为60千瓦时和85千瓦时的电池组,后者最大航程可达435公里。而且内部空间非常宽敞,原本安装发动机的位置也成了新的行李厢。外观采用了类似奔驰SLS的鸥翼式后车门,以便第二排、第三排乘客上下车。这款豪华版电动车目前仍是概念车的升级版,首个Beta 版车型将在2014年推出。

Tesla公司及其创始人、美国目前最受瞩目的投资者兼企业家埃隆・穆斯克(Elon Musk),一点不担心Model X的市场,年销量预计在10000到15000辆间。其信心不仅来自于Model X突破了电动车的性能及空间极限,更来自于Model S――这款豪华电动轿车2013年的预售量已达2万辆。

刚刚荣获汽车杂志 Motor Trend“年度车型”大奖的Model S,其产能提升的消息对Tesla极为重要。这家走在电动车行业前沿的公司,一直未实现盈利。而1月最新的消息是,Model S产能已提升至每周400辆,较三个月前翻了一番。埃隆・穆斯克曾宣布Tesla将在2013年实现季度盈利,但并未指出具体时段―现在,指日可待了。

不过,与预期不同,作为本文的主角,Tesla Model S的亮点并不仅仅在于电动车方面的质量提升,它或许更应该在出现在CES上―尽管Model X是最新车型,但Model S仍是迄今为止最智能的电动汽车,夸张点说,它更像一台电脑。

17寸的触摸屏是Model S整体设计亮点之一,它的抗干扰能力令人难以置信。这块由Nvidia芯片驱动、电容式的屏幕,使地图、音频控制、能源数据,甚至是完整的3Gweb浏览器都让整个电动车充满乐趣。据说,这是一些苹果公司的工程师跳槽到Tesla后进行的用户界面开发,效果也确实让人欣喜。“我们的确是想尽可能地使用触摸屏设备。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关键的设计点。”Tesla首席技术官JB Straubel曾谈到。如果说有遗憾的话,就是该界面目前还不不允许画面播放,也不支持HTML5视频运行。

同样吸引人的还包括取代传统仪表的可定制的仪表板。显示器中心显示当前用电量和用电速率,中间安装有一个数字车速表,左右两边则是行驶里程数据、音频信息、电话和方向导航。最后,对于行车指令最有用的是大触摸屏提供的行程概述和路标,将信息输出给用户,从而保障行车的安全。

Model S的气温控制体现出这款创新机器的人文关怀。整个操作流程非常简单,由方向盘上的右控制键控制,设定完了就不必再过问。尽管气温控制隐藏于触摸屏的用户界面中,但按下这个同形状的仿铝控制器,触控点就会变大,以便于快速操作,减少驾驶员视线离开前方道路的时间。这是汽车制造商们在推进触屏技术时应该效仿的模型。但就像其他电子产品一样,触摸屏也会留下指印的污迹。好在,Tesla在杂物箱里放了一块布用于清理屏幕,这个细节使人联想到埃隆・穆斯克苛刻而挑剔的管理风格。他不放过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个仪表盘、装饰件、软件功能及其动力传送系统组件都符合他的严格标准。

来看看Model S如何配置丰富的信息及娱乐资源―哦,车内搭载了Linux操作系统,这下不用担心了。不过,人们也会把PC业的问题搬到这里:如果Linux操作系统出现问题,汽车能否正常驾驶。事实上,这是两个完全分开的系统。整个娱乐系统,触摸屏,所有你可能下载的应用程序,与汽车操控系统是完全不相关的。你可以关掉车上的显示屏,但汽车依然可以照常驾驶。只是,这样你可能看不到Google地图,或应用程序,但这丝毫不影响正常驾驶。

电动车的耗能问题是任何一个设计所必须考虑的问题,Model s 也不例外。它目前行驶里程最高可达到300英里,采用的是日本一家公司生产的锂电池。锂电池电量目前以每年7%到8%的速度不断增加。“在未来十年内,我们制造的汽车行驶里程可能是今天的两倍,或者电池组的重量可能是今天的一半。”JB Straubel表示。而它的超级充电网络,能够让车在30到45分钟内充满电。

不过,“语音控制”是体验者认为缺失的一块。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汽车,这部分技术的发展仍有待增强。Tesla目前正与Google就技术提供进行谈判,最终达成协议时或许就可以实现语音控制。

尽管埃隆・穆斯克每周呆在Tesla的时间只有两天半,但这不能说明他不重视这里,相反,他一直关注Tesla的发展。他要做的不仅是电动车智能化的发展,而是推动整个汽车制造业的革命。在他及Tesla公司身后,有一群钟爱汽车性能和制造技术的粉丝,这也是Telsa一直努力发展的动力之一。

“我们无法构建未来,但我们绝对想要改变人们的心态,打破他们判断可能与否的思维障碍。”这或许才是Telsa想传递的精神。

上一篇:Tesla来了! 下一篇:遭遇黑天鹅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