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矿工权益的保障

时间:2022-08-17 10:09:52

浅析矿工权益的保障

摘要:矿产资源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人类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和加工以达到实现矿产资源价值的目的。矿产资源大多都深埋于地下,需要经过地下开采等方式才以得见天日。社会上也因此诞生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矿工。我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遍布广。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近年来我国矿难频发,业内管理相对混乱。广大矿工的生命权受到极大的威胁。对矿工权益问题的探究,有助于完善我国对矿产行业的管理规范,更有利于确实的保障矿工的权益。

关键词:矿工 权益 保障机制

一、矿工的现状

(一)矿工的工作环境

由于我国地形地貌的特性,决定了我过矿产的开采方式。我国大部分矿山都不具备有露天开采的条件,因此在全国境内很少有露天开采的矿场。绝大多少是采取了地下开采的方式进行生产。地下开采存在有很多的制约性因素,潮湿、黑暗、缺氧等因素都是不能被根本解决的。从整体来看矿工的工作环境极差,这决定了在井下工作需必须的劳保用品。从开采方式上来看,我国由于技术的制约主要采取以人工开采为主机械为辅。这决定了矿工必须承受巨大的劳动强度。在工作时间方面,在矿区一线从事开采工作的矿工通常每天的工作时长都在10小时以上,每月上班天数大约是25天左右,而对于那些被临时聘用的矿工来说工作时间更为长,由于利益的驱使,他们工作时间和工作天数越多他们得到的报酬也就越多,很多被临时聘用的矿工因此而放弃的应当得到的休息时间。由此可见矿工的工作环境不得不令人担忧。

(二)矿工的社会地位

在当前社会下,矿工的社会地位极为卑微。矿工的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企业在劳动计划规定的指标内招收的正式员工,而另一类是来源于外出务工被临时聘用的矿工。回望七十年代,一个矿工的工资收入可以养活一家人,当时矿工的社会地位也是相对于其他行业也高很多,被很多人尊敬。而今天,由于矿工群体主要是被临时聘用的外来务工人员,矿工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加之当代矿工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思想方面与当代社会有所脱离。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现在矿工被人看做卑微的局面。

二、矿工权益保障的现状

(一)法律保障

我国现行法律涉及到矿工的法律有:《刑法》、《劳动法》和《矿山安全监督条例》。这些条例的出现一定程度的弥补了我过法律对矿工权利的立法保障,但就当下看来,这些法律都已经出现了局限性。其中《刑法》134条就体现出了针对矿难我国在刑事立法上的缺陷。对于矿山安全事故责任的认定,目前主要依据《刑法》134条重大责任事故罪和135条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等相关法条。在134条中规定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范围是工厂,矿山等, 或者是其他企业, 事业单位的职工。随后的司法解释有增加了个体经营户的主管负责人和从业人员也是重大责任事故犯罪的主体。其中对于其中职工这个概念就很含糊,何种从业人员属于职工,现在在个大矿上被临时聘用的农民工矿工属不属于职工。在《行政法》行政主体的不作为行为导致的严重后果的归责问题,我国法律却出现了空缺。[1] 因此可以看出,我国现行法律对矿工的权益有保障,但这个保障只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

(二)行政管理保障

我国现行矿山安全监察制度,规定设置有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和矿山安全监察员。国家劳动总局设安全监察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局(厅)设矿山安全监察处,矿山比较集中的地区、市劳动局设矿山安全监察室(组)。这样的现行体制导致了地方的矿山安全监督机关是地方唯一的监察机构,又由于地方机关的编制有限投入到矿山监管的人力明显不足,极大的限制了监督权力的行使。监察机制的单一同时也制约着整我国矿产的合理化开采。在我国的行政体系下,每个政府职权部门都各司其责。例如税务部门主管征收税费,而企业主管企业的运作。在这个关系中税务部门所增收税的多少与企业的效益息息相关。如果征税太多,留给企业发展的资金少,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而在矿产监管方面,安全监督机关对只对安全进行监管,国土资源局监管矿产的合法开采,劳动局监管矿工的工作状况。这三个方面都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方面的之后发展都制约着整体的发展。而我国现行的体系使这三个方面没有统一的协调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体的快速发展。

(三)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在我国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等,其中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采矿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因此他们所企业为矿工所购买的保险种类丰富,但这仅仅局限于正式的矿工。由于利益的驱使临时的矿工矿产开采企业只为他们购买了意外保险,根本都没有什么社会保险可言。开采业是个高危的行业,矿工长期在地下工作都带有一定程度的职业病。当职业病发作的时候企业不会为他们买单。但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他们入院治疗的开支可以部分报销。在临时矿工群体中社会保险中包含的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保障对于他们更是无稽之谈。

三、完善矿工权益的保障

(一)提升立法水平,完善法律条款

我国现行有关于矿产开采的法律制度明对现在的开采现状存在有很大的缺陷,在通过社会舆论引起人们尊重矿工的同时还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障。通过国家的法律,明确的规定出矿工的权利和义务。首先,应通过立法解决法条与实际不相符的问题。立法保障现实但又来源于现实,面对当前对矿山安全散乱的立法应该加以整合,使立法符合实际要求,让立法具有时代性。

(二)健全监察机制

如果说立法保护是对矿工的理论保护,那么行政保护就是对矿工的实际保护,也是最有效的保护。针对我国在开采监察行政体系上的缺陷,我们应该完善相关的行政体系。通过对监察体系的调整,让监察制度与采矿企业的管理形成一个统一体。其次我们还应该转变现有的监管方式,对采矿企业的监管应该采取积极监管的方式。由原来的被动监管转变为主要监管,增强采矿企业对开采风险的承担能力。

(三)完善社保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在矿工权益的保障中处核心地位,它关系着矿工生病、伤残、失业和生育时的保障。因此完善矿工的社保制度以及确实落实社保制度是矿工权益保障的核心。我国并不是没有社会保障制度,而是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尽可能大把社会保障制度的漏洞扩大化,致使了矿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同虚设。完善矿工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必须加强对采矿企业的购买社会保险的监察力度。有合理的制度只有被确实实行,才能发挥出其效用。

参考文献:

[1]黎建飞.论我国劳动法的立法目的《河南省政府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2]郭镜.农民矿工的生存状况研究.

[3]张建.中国矿工的权利保护.

上一篇:山区土地整理模式探讨 下一篇:对在读未婚女硕士研究生婚恋焦虑心理的调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