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合理应用

时间:2022-08-17 08:42:05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合理应用

摘要:新课改理念要求下,合作学习成为现代教学方法。而初中物理教学是一门与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合作学习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出合作学习存在的认识偏差。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关键词:新课改 物理教学 合作学习 策略

新课标要求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使课堂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的相互促进的互动学习活动,在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和交流。在初中物理教学具体实践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为了落实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实现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方式转变,必须研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 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和前提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程形态。

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进行科学分组。分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将成绩好的氛围一组,成绩差的分为一组。这种分组方式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都不利。几个学习好的学生在一组,他们都希望表现自己,争做组中最主要的工作,而不愿意做一些辅助工作,不利于相互之间合作和任务的顺利完成。而差的一组学生,没有人能承担主要工作,导致任务进展缓慢。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分成不同类型,然后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推选以为组长。组内学生程度成梯状,组间力量均衡,既有利于每个学生发挥自身价值,也有利于组间公平竞争,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 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与人交流,体现自身在团队中的价值,充分发挥个体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能力。可见,合作学习既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个性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更好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其内容与实验和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物理学科教学与日常生产生活更是紧密相关。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较好地体现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其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首先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将新的知识与信息与生活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进行大胆猜想,找到新问题的突破口,并进一步解决问题。

三、合作学习存在的认识偏差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是保证小组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并相互合作。这就要求老师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全程监控,否则可能导致阻碍学习,甚至影响同学之间团结等。例如,在学习万有引力规律时,为了对万有引力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进行理解,可通过分组进行讨论,其中有些同学可能理解比较快,能想象到地球与物体之间的引力属于万有引力,然后推广到任何两个小物体;而有些同学就很难理解任何两个小物体之间有相互引力,这样就造成小组内少数同学主导整个小组,使其他成员失去探究的机会,对不理解的问题也不提出质疑,认为小组有“专家”回答,自己就不用思考。

四、如何完善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传统学习方式,即老师以教材为中心,向学生单方向地灌输知识。学生则认真听课记笔记,考试前背书复习。师生之间缺少交流和讨论,同学之间唯一的交流只能是“抄写笔记”和“抄写作业”。当小组合作学习时,这些同学不知如何进行,最好只好放弃学习主动权。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首先,教师必须做到科学合理分组,把授课的对象即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分组,比如把学习主动性较强的同学分为一个层次,把比较踏实,按部就班学习的同学分为一个层次,把想象力比较丰富的同学分为一个层次。其次,选择好适合分组讨论的教学内容。如果选择的内容过于简单,学习中学生们举得很没有挑战性,选择的内容过于抽象难理解,学生们对这一讨论的内容或物理规律无法理解,使小组合作学习无法进行。再次,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个体在集体中的角色和作用,老师必须对整个过程进行全程监控。除了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还得科学地引导学生、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和目标。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只有老师的认识提高、理念先进,才能组织好学生的分组合作学习,才能合理地在合作学习中创设必要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习过程中合作的意义。当学生没有按时完成任务时,必须给予合理的引导,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指导。

最后,教师必须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得出合理的评价结果。如果对合作学习结果不闻不问,则无法调动下一次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评价不合理或不客观,可能挫败优秀学生和优秀小组的成就感,同时也不利于落后组的问题发现和改进。在评价时必须注意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当小组代表发言时,可能出现“我认为……”、“我想……”等语句,这时老师评价如果是“你的发言很精彩”或“你很有见解”等。这种不科学的评价助涨了个人英雄主义,忽略了对整个集体的评价。所以,老师评价是既要对个人进行合理评价,更要对集体及每个人在集体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科学评价,更要对小组内部合作进行考核评价,才能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结束语

总之,在运用合作学习方法之前,教师必须考虑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合作学习。一旦采用合作学习,课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提出合理的分组和合作学习方法,以免出现简单的、肤浅的分组讨论学习形式。争取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小红.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探讨

[2]柯宝玲.新课改理念下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陈红.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引入

上一篇:数学课堂中如何开展有效的“互助互动”式教学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化学教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