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时间:2022-08-17 07:16:15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摘 要:经济的竞争就等于人才的竞争,培养高科技人才成为各个国家的首要目标,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的发展。作为教师则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特别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智能水平,发展学生的智力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从语言文字知识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发散思维;策略

社会正处在一个“新的技术革命”的浪潮中,经济的竞争就等于人才的竞争,培养高科技人才成为各个国家的首要目标,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的发展。作为教师则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特别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智能水

平,发展学生的智力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从语言文字知识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一、营造发散思维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才能够去积极学习,努力思考问题,更能提高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地活跃。作为教师一定要从培养创新精神的角度为出发点,去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当学生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就能够达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气氛,他们能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修正别人的想法,并且能够把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最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通过质疑促进发散思维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由此可以看出,读书需要在质疑中得以收获和发展,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需要通过质疑的方式来进行,由此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发问,不要迷信书本和权威。允许学生和教师“唱反调”,绝对不能讽刺打击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要表扬和激励学生的各种看法和观点,可以让他们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教师要有步骤地进行训练,从标点不同处、词语重复处、段落精彩处等让学生不同角度提出质疑,发现学生发散思维中的闪光点。

三、互动合作提高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品质的培养,要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一反传统的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要组织好学生互动合作性的学习,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局面,教师要放下架子蹲下来为学生服务,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设计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师要研究调动学生积极发言的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真正的提高。

总之,发散思维是属于比较超常的、不守规则、奇异的思维形式。这就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探讨更好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勇于创新,刻苦钻研教材教法,领会新课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许红.试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0(10).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实验小学)

上一篇: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独立性 下一篇:影响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两只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