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教师的情怀

时间:2022-08-17 04:56:15

“妈妈”教师的情怀

“奉献一份爱,回报的是千百份爱;奉献一份真诚,回报的是千百份真诚。”刘彩荣说,“当和学生们依依不舍地离别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到自己所从事的是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走过弯弯曲曲的山路,记者来到了山林掩映的岳窑小学:新建的校舍,翠绿的垂柳,盛开的花草,满脸欢笑的小学生……这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宣化镇偏远山区的小学,时尚、靓丽。

9月2日,远离喧嚣的小山村葱茏翠绿,美丽清秀的岳窑小学依偎在山脚下。下午5:30左右,正是放学的时间,刘彩荣站在校园中间,目送着活泼可爱的小学生走出校园。

“前面是教师办公楼,后面是教学楼,这边是操场,那儿是餐厅……”在刘彩荣的指引下,我们熟识这个山村小学的同时,也深深地知晓了她,一位山村教师朴实而高尚的教育情怀。

“妈妈”老师

1983年,高中毕业的刘彩荣在结婚不久,怀揣着对教师岗位的向往之情,走进了村里的学校,成了一名民办教师。

“那时候的山村非常贫穷,没有柏油路,遇到下雨天,老师和学生都是踩着泥水走进学校;学校也非常破旧,教室里课桌和黑板残破不堪……”微薄的工资,艰苦的条件,但刘彩荣一走进校园,就爱上了这份工作,“和学生在一起,再苦再累都觉得很开心”。

时光荏苒,20多个春秋悄然走过,“妈妈”老师,这一亲切的称呼随着时光的流转,在学生心间潜滋暗长。

每年的毕业典礼,本想看着一个个学生含笑离开,而每次学生们都泪流满面。“老师,我们都爱您,不愿意离开您,您能跟我们一起到中学再继续教我们吗?”;“老师,我以后会记住,在我没回家吃饭时,是您给我剥煮好的鸡蛋。”“老师,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我高烧39度时,是您不怕脏把我从二楼上背到医院的”;“我们都记得,在我们对学习失去信心或有困难的时候,是您的谆谆教诲鼓励我们,给我们解决了困难。老师,您就是我们的妈妈”……

“奉献一份爱,回报的是千百份爱;奉献一份真诚,回报的是千百份真诚。”刘彩荣说,“当和学生们依依不舍地离别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到自己所从事的是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教育根植于爱”。刘彩荣借用教育家陶行知的话说,培养教育人和种养花木一样,要精心地施肥、浇水。

刘彩荣清晰地记得刚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师的时候,班上一名叫岳青峰的学生没有母亲,父亲在外打工,没人管教。久而久之,养成了许多恶习,非常调皮,老师都看不起他,学生欺负他。每次上课,当其他学生学习的时候,他一个人在玩。

“我没有本没有笔,咋写作业?”当刘彩荣让岳青峰写作业时,他理直气壮地说。“没笔、没本,我给你买。”当彩荣把笔和本递到岳青峰面前时,岳青峰忽然哭了起来:“刘老师,从来没有老师给我买笔和本,我以后再也不调皮了,好好学习。”

从此,这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有了温暖的关怀,刘彩荣带他到家里吃饭,留他在家里睡觉。“他后来很勤奋,学习成绩也奇迹般地由全班倒数第一进步到前几名。”刘彩荣笑着说:“现在,每逢过节,他都要来家里看我。”

还有一个学生叫岳晨阳,平时成绩可以,一到考试就不行。有一次数学考试,刘彩荣发现他头上冒汗,手在颤抖。原来,岳晨阳的妈妈很看重成绩,每次考试,只要孩子分数低,就不问青红皂白地一顿狠打。第二次考试,刘彩荣把岳晨阳的妈妈约到学校,当她亲眼看到孩子考试的情景,她流泪了。

“你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好儿子,你只要安慰、鼓励他,他一定会有出息的。”刘彩荣对岳晨阳的妈妈说。

“别紧张,静下心来做,老师相信你。”后来,每到考试,刘彩荣总要用这样的话鼓励他。慢慢地,岳晨阳对考试不再恐惧了,成绩也越来越好了。

“师生之间的感情是靠关爱才建立起来的,对学生的爱可以是一句关心的话,也可以是一个微小的动作或一个温暖的笑容。这样,老师就能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刘彩荣说。

无私付出

20多年来,在偏僻的山村小学里,刘彩荣兢兢业业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领导和同事都说他在教学上是一个成功者,而背后的付出和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

人变老了,眼睛熬红了,身体累垮了,由于对事业的热爱和执著,刘彩荣毫无怨言。

2006年春节刚过,刘彩荣感到了身体不适,在医院里检查发现是患了妇科病。面对医院需手术的建议,刘彩荣犹豫了,“不是害怕手术,耽误了上课咋办?”最后,刘彩荣决定在农历正月十六的四天假期中去郑州医院做手术。

手术后,医生再三嘱咐一定要休息一个月,但刘彩荣回来后,第二天就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了学校。晚上输液,白天上课。“老师,您不要强忍了,去治疗吧!我们希望您能健康地为我们上课……”眼前懂事的学生,让刘彩荣流下了热泪。

2009年,担任学校校长的刘彩荣继续担任四年级的数学课。既要考虑学校的全面工作,又不能耽误学生上课。每天,刘彩荣都是早晨6点半之前到校,晚上八九点钟学生入睡后才离开校园。

繁忙的工作,不停奔波,刘彩荣双脚疼痛难忍,没空去看医生,她就自己上点消炎药。半个月后,到镇医院一看,医生说患了甲沟炎,需要做手术。“当时我又害怕了,不是怕疼,而是恐怕耽误学校的工作。”医生看出了刘彩荣的心思,安慰她说,做完手术休息两天就可以了。手术回来,周一她就一瘸一拐地走进了学校,边吃药边工作,坚持了两周,病情才慢慢痊愈。

对刘彩荣来说,与病魔作斗争是常事,颈椎病时轻时重,白天提着劲给学生上课,晚上到家疼痛难忍。看着刘彩荣疼得掉眼泪,婆婆和丈夫都劝她说:请几天假,去看看吧,教学要紧,身体也要紧啊!

为了工作,刘彩荣把学校当做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家里的责任田不种了,家务事不做了,看望在外上学儿女的时间没有了。起初,丈夫和儿女埋怨她,但看到她在教学上啥都不顾的“拗”劲,慢慢地也只好支持了。

最让刘彩荣愧疚的是已经病故的婆婆。

婆婆患有尿毒症,由于刘彩荣一心扑在工作上,只好让丈夫丢下工作去陪伴婆婆治疗。2008年夏天,婆婆的病情更加严重,姊妹几个轮班侍候,只有刘彩荣不能到场。“不能离开学校,不能离开学生啊!等学期结束了,放假了就去尽孝!”

然而,子欲孝而亲不待,2009年6月份,当刘彩荣正和全镇老师在中心学校集中评期末卷子的时候,弟弟打来电话,告诉她婆婆病故。

对得起父老乡亲

“只要把孩子交给刘老师,就只管放心吧!”这是父老乡亲们对刘彩荣最朴实的评价。

“要干好教育事业没有付出是不行的。”这是刘彩荣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这份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刘彩荣的工作深得家长和领导的信任。2008年,领导和村民一致推选刘彩荣为岳窑小学校长。

时间更紧了,工作更忙了,但刘彩荣仍然丢不下教学,继续担任着高年级的数学课,”只有这样我心里才会踏实”。

2009年期末统考中,她带领的岳窑小学获得全镇第一名,她说:“我没有辜负学生家长对我的期望。”

刘彩荣曾3次获得“登封市优秀教师”称号,2003年拿到郑州市骨干教师合格证,2004年获得郑州市优质课二等奖,2006年拿到河南省骨干教师合格证,2007年被评为“郑州市优秀工作者”,2008年被推荐为登封市教学能手……面对这些成绩和荣誉,刘彩荣平静地说,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要把学校建设成具有特色的一流小学,让山村的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样,才对得起父老乡亲。

耳目一新的校园

丰富多彩的教室的文化,整齐干净的学生宿舍,百花绽放的美丽校园,岳窑小学处处都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小学生住校,是岳窑小学的一个特色。在这里,全校学生200多名,住校的就有100多名,“学生们住在学校,不但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也可以培养他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性格和独立自主的能力。现在,家长都希望孩子们能住校,学生也乐意住在一起。

班级文化建设也是岳窑小学一个热门话题。“文化建设,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好却不容易,每一个内容都需要教师深思熟虑,没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感不行”。

为了让每一个班级充满活力,成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温馨家园。多年来,校园的一草一木都凝结着刘彩荣的心血和汗水。

紫色的牵牛花、金黄的野、鲜红的鸡冠花……9月10日,学生每人手里都握着一束鲜艳的山花,簇拥到刘彩荣面前。“教师节到了,这是我们从学校后面的山上采的,祝‘妈妈’老师节日快乐。”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在这所偏远的山区校园里,刘彩荣用爱心浇灌着学生茁壮成长。

上一篇:乡村的希望之烛 下一篇:原子朝:在太行之巅放飞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