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股金融指数期货对A股影响几何

时间:2022-08-17 04:21:45

H股金融指数期货对A股影响几何

在现阶段,如果境内外投资者都认为自已市场的股票估值是合理的,那么A股很难以下跌的方式靠近H股,同样H股也很难以上涨方式靠近A股,两个市场暂时不会保持过多联动性。

在A股股指期货还没有出台之前,香港市场推出了新的指数期货交易。香港交易所于4月16日正式推出恒生中国H股金融行业指数期货,但成交并不火爆。期货推出首日,共成交合约183张,其中4月份合约成交181张,5月份合约成交2张。

据介绍,该期货的相关指数涵盖了已经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人寿、平安保险、中国财险、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8只内地金融股。

恒生中国H股金融行业指数成份股的比重分布较为平均,其中中国人寿占16.03%,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各占逾14%,工商银行及平安保险各占约13%,招商银行占11.36%,只有中国财险占不足3%。

首日成交清淡

香港交易所表示,推出恒生中国H股金融行业指数期货旨在为看好内地证券的投资者提供一个全新的风险管理工具。这一新产品也为有兴趣投资一篮子内地金融股的人士提供一个低交易成本和高效率的投资工具。

不过,该指数期货首日交易情况与早年H股指数期货登场时相距甚远。2003年底港交所推出H股指数期货时,首日就成交了1419张。

由于指数期货成交的冷清,这8只股份的正股并未因为H股金融指数期货出台而出现特别的成交波动。目前来看,这8只金融股成交总是比较活跃,波幅亦相对传统银行和蓝筹股为大。4月16日,招商银行H股创出新高,大涨4.71%,中国银行、工商银行H股也有小幅上涨。

受H股上涨的带动,A股市场中的金融股在4月16日出现了放量上涨行情,但在17、18日又重新回到了下跌行列。

香港评论认为,现阶段推出H股金融指数正逢其时。设立H股金融指数与设立恒指金融、公用、工商及地产分类指数并无两样。虽然该指数内只有8家公司,但这8只股票成交量足以反映市况,且陆续有其他中资银行来港上市,因此设立H股金融指数是顺应市场走势,未来推出相关指数的期货、期权产品亦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数月以来,中资银行及保险股股价大幅攀升,成为市场焦点。一般地说,如果市场要推出相关产品,其成功与否要看相关股份受欢迎程度。现时的热门股份首推中资银行及保险股,而这些公司市值以千亿港元计,市场推出相关指数产品的成功机会很大。

对A股影响多大

虽然从目前来看,恒生中国H股金融行业指数期货的交易还未对无论是H股还是A股产生影响,但在H股金融指数8只成份股中,有5只同时发行了A股,迟早会有所影响,而且这5只对应的A股同时也是沪深300指数权重股。除招商银行外,其余4只股票H股市值远高于A股流通市值,在A、H股联动性较高时,A股流通市值显著低于H股,一方面预示着H股对A股的价格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预示着A股对H股的杠杆作用。

“这将导致两种可能结果,一种是H股决定对应A股走势,进而H股金融指数期货未来对沪深300指数期货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国泰君安资深分析师彭艳表示,“另一种可能是通过对国内A股的操纵,达到撬动H股价格的目的,进而在H股金融指数期货上获利。总而言之,未来H股指数和A股指数之间的相互影响将提升。”

5只金融股除招商银行外,A股对H股的溢价率大多在30%以上,综观2004年以来所有A+H股的A股对H股的溢价率不难发现,A股对H股的溢价率在2006年11月达到了最低点,而从那之后,A股对H股的溢价率再次不断攀升。从时间上来说,那正是A股市场银行股,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开始大幅上涨的开始,而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的回归更加剧了溢价率的提高。A股对H股溢价率的再次上升正是在金融股引领下的A股对H股的大幅溢价。

如果说A股2006年10~12月份上涨行情是由H股对A股的定价权所致,那么12月份以后的行情A股似乎已经夺回定价权,不再受H股牵制,其中尤其以中国人寿1月份的走势为代表,A股不再看H股脸色。

彭艳认为,H股金融指数期货的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盈利方式,也使投资变得更加复杂。

H股金融指数期货的投资者,要么看多赚钱,要么看空赚钱。如果多头占上风,那么H股价格将上涨,但由于目前A股溢价率已经不低,很难以同样的上涨跟上H股的步伐,所以最后以H股的上涨缩小溢价率;如果空头占上风,那么H股价格将下跌,这对已经溢价率不低的A股,产生很大的压力。虽然A股可能保持我行我素,但其面临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最后可能以A股的下跌来缩小溢价率。

在现阶段,如果境内外投资者都认为自己市场的股票估值是合理的,那么A股很难以下跌的方式靠近H股,同样H股也很难以上涨方式靠近A股,两个市场暂时不会保持过多联动性。

金融权重股会有行情吗

股指期货推出后,具有指数代表性的银行股必将成为衍生品的对冲对象。不过与2006年12月29日相比,银行业在沪深300指数中所占权重下降了3个百分点,而新增了保险行业,其权重约为1.84%。银行板块的权重下降,主要是由于其股价的下跌所致。而整个一季度,银行股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

由于这些权重股在一季度表现较差,所以市场又把希望寄托在二季度的行情中,认为随着股指期货推出步伐的临近,这些权重股一定会有所表现。

综合分析师研究表明,沪深300权重股在未来仍具有上涨的估值支撑。前30只权重股中的70%股票还具有20%以上的合理涨幅,而且这个合理涨幅并非因前期股价调整所跌出的空间,而是分析师在综合最新企业发展、国内外经济发展、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等多种因素分析后,对目标价格的提高。

虽然大权重股的上涨空间仍具有吸引力,但众人瞩目的6家银行股中,只有3家属于有大幅上涨空间的,而权重仍排第一的招商银行以及十大国有银行中的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并不在其列。

不过,机构对银行股的看法产生了分歧,在招商银行公布优良年报后,不少机构还继续看好招行,并预测2007年、2008年每股收益可达0.7元、1.03元,未来3年的复合增长率应不低于40%,给予的目标价位为25元。

基金仍对金融股十分钟情。据不完全统计,基金在一季度建仓金融股近200亿元,表明基金对金融股的成长性持积极的观点。

彭艳认为,随着大量的小非解禁与限售股上市流通,2007年行业集中度可能提升,沪深300中银行业、保险、公用事业权重还将有一定幅度的上升,金融板块中的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以及中国平安的权重可能大幅上升。由此,利用金融等板块操纵指数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

“话语权”赋予了权重股溢价,使得权重股未来在其合理估值上方区间波动,但不会偏离过远,原因在于已大比例持有权重股的基金是当前市场理性的主导机构,也是当前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这类投资者具有价值投资理念,因此当价格偏离价值过远时,它们就会高卖低买,使权重股价格回到理性价格附近。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基金参与程度有限,基金通过操纵权重股去操纵期货来获利的动力不足。

彭艳相信,只要支持股票上涨的基本面未发生变化,随着市场逐渐对权重股价值的认识,以及股指期货的真正推出,权重股行情可能比期货推出前的上涨来得更猛更剧烈,因为期货的推出将使看涨权重股的投资者具有了“两头获利”的机遇――不仅在股票上获利,而且看多期货也可获利。

但不排除市场投资者并不认同对权重股估值的判断,或者并不认为股指期货即将推出,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使得权重股近期内并不上涨。

如果权重股价值回归不在期货推出前实现,那么股指期货的真正推出,将使这次迟到的上涨快速完成。

如何投资金融股

在银行股投资策略方面,申银万国认为,招商银行是零售业务转型最为明确的银行,兴业银行是净资产盈利能力最强的银行,它们也是绝对估值法确认价值较高的银行,维持“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

在A股现有估值中,给予工行和中行这样的大银行以较高的改善空间溢价和中国概念溢价。在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投资人对其混业经营优势深信不疑的情况下,它们会成为大盘的稳定器,给予中行和工行“推荐”的投资评级。

银河证券维持对寿险业“推荐”评级,维持对中国平安“推荐”评级,对中国人寿“谨慎推荐”评级。

上一篇:基金经理“跳槽风”会否波及基金净值 下一篇:有色金属板块:业绩之花继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