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达”变形记

时间:2022-08-17 03:35:47

这是一堂二年级的语文公开课,老师的讲课绘声绘色,课堂内,同学们或凝神静思或举手发言,而成成竟然在众目睽睽下,旁若无人、津津有味地做着他自己的事。一会儿掀起窗帘盖在脸上,对着全班学生嬉皮笑脸;一会儿翻翻铅笔盒;一会儿拿出橡皮在桌上滚来滚去;一会儿甚至有滋有味地啃起了桌角……着实让听课的老师惊讶不已。

的确,在大家伙的眼里,他实在是太调皮了。这不:做作业时一面在本子上快速地书写,一面在不停地玩着橡皮,双脚晃来晃去,弄得桌椅不时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走廊里同学们正在排队,他东挤挤、西拽拽。听成成妈妈说孩子在家里吃饭也不安分,用筷子敲敲碗、划划桌子,还在房间里窜来窜去。总之,像个“小马达”似的,一刻不停地动。

面对“小马达”的异常表现,妈妈一度以为这是智力有问题。于是,妈妈带着“小马达”到医院就诊。可是,经南京儿童医院医生测试,他的智商属于中上水平,接受水平和理解水平都不错,基本上能做到“一点就通”。说来也怪,“小马达”虽然上课时注意力总是不集中,也未好好地听一节课,但每次小测验都能得到40~50分,即便到了期终,他在老师、家长的点拨下,也能顺利过关,分数在60~75分之间。他为什么那么忙?在老师的眼里,“小马达”是特殊的,令人头痛。在学生们眼中他属于“另类”,如何才能找到“小马达”被启动的“开关”?我在困惑中深入地走近这个孩子。

我会悄悄观察上课时的成成,听课不到三分钟就不知不觉躲到桌子底下去了,老师疑惑地问:“人到哪里去了?”他居然从桌底爬了出来,一脸的迷茫,“哎,真拿他没有办法。”老师们摇头叹息。

面对这样的学生着实让家长和我揪心,各科老师频频向我这个班主任“告状”,我为此也焦头烂额,经常辗转难眠,思忖着如何找到转变成成的突破口。多年的班主任经历,使我深深地懂得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长。

原来小时候的成成跟着乡下的爷爷奶奶生活,老人们什么都宠着孩子。到了上小学,成成的妈妈从乡下接回孩子,孩子的爸爸长年在上海工作,教育成成的重任就落在成成妈妈的身上,孩子在幼儿园多动、调皮,没有引起妈妈足够的重视,上小学问题更加突显了,妈妈经常粗暴地打孩子,孩子就更加好动。 “小马达”要发生改变,必须从家长身上寻找原因,力争取得家长全力配合。

经过与成成妈妈的交流,得知孩子在家里也是这样,墙壁上乱涂乱画,做作业三分钟热度,一会儿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要不就是玩铅笔,要不就是在书上乱画。针对这些情况,我指导成成妈妈,从教会孩子整理物品做起,手把手反复训练,自己整理房间,自己整理书桌,摆放物品有序,每天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每天在写作业时,书桌上除了学生用品外,不要遗留任何东西。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孩子书包、物品能做到摆放有序,学习的专注力也有所提高。

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家长和老师往往认为是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反复说教或者训斥,导致孩子破罐子破摔。其实,有时并非如此,可能是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或是学习能力不够等引起,要从根本上转变这种局面,需要遵循科学,学习一些心理学。从成成妈妈口中得知孩子是剖腹产的,我查阅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得知那些胎位不正、剖腹产、难产的孩子由于大脑中枢功能发育不足,更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易兴奋,自我控制能力差,应进行专门的训练和调整。例如拍球、跳绳、滑梯等训练。我教成成妈妈每天在家指导孩子拍200次皮球,一边拍一边数数,每天跳绳训练孩子协调能力,这些训练看起来像玩,实际上是训练孩子不断地用大脑指挥自己的眼、耳、手、脚和躯体等进行协调一致的行动的能力。经过一学期持之以恒的训练,孩子自觉性与自制力明显好转。

我运用 “小步子期待效应”,指导家长和老师逐步提高要求,就是用“只追前一名”的期待策略引导成成一步步进步,最终克服好动的毛病。强化那些距离最终阶段的学习行为较远而十分接近当前能力范围的行为,一旦达标便转入下一个阶段,因此,我为成成设计了合理的“小步子”期望目标。我为成成在班级里找了一名比他成绩稍微好点的学生,让他们形成竞争,从上课听讲、作业书写以及遵守纪律等各方面展开竞赛,获胜者奖励一枚小红花,或者一本本子,或者一张奖状。成成有了合适的竞争对手,从而有了奔头,上进心也增强了。

家长教育子女的观念直接决定孩子的教育水准和成才质量。只有家长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能力,才会减少对孩子的误导,减少孩子成才道路上的阻力,我指导成成妈妈阅读卢勤、魏书生等教育专家的书籍。成成妈妈潜心阅读,陪同孩子一起学习,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围。通过学习,成成妈妈克服了以前对儿子大吼大叫的毛病,能做到心平气和地对待儿子犯错,成成学习越来越专注,也克服自身的种种毛病,变得越来越阳光,同学和老师也逐渐接纳了他,“小马达”变得好学而又文明。我不禁想起了于漪老师的一句话:“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成长的根本在于深度的内心觉醒。”教育那些特殊学生时,我们不妨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思考,多一些阅读,多一些探索,就会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上一篇:宝宝小课堂之我的宝宝缺锌吗? 下一篇:“减负”之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