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软工具?

时间:2022-08-17 02:13:58

我们为什么需要软工具?

坦白地说,“软工具”是一个很多人不愿接受的东西。首先,第一印象,像表格、图形这样的“软工具”,又有多少技术含量呢?其次,很多人根本就不相信,一个小小的表格会有那么大的作用。

我们不妨来看一种有趣的“软工具”――九宫格,就是我们平常用来玩数字游戏的九个小方格。它看起来就毫无技术含量,但却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很多人不会写日记的问题,从而风行一时。要知道,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让很多人虽然想留下自己一天的精彩,却既没有时间,也不知道该怎样下手。这小小的九个格子却帮人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给九个小格子命名,如“开心的事”“沮丧的事”“触动我心灵的事”“给他人的帮助”“今天最大的进步”……来记录一天里最有意义的瞬间。小小的九宫格,竟然把写日记变成了一件简单到几分钟就能完成、充满趣味甚至还颇为时尚的事情,难怪九宫格日记成了上班族和都市白领的最爱,甚至很多已经多年不写日记的人又重新开始记录自己的人生了。而只需把九宫格的内容一变,如变成“今天课上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今天课上的一次意外”“今天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学生”……九宫格日记马上就变成了教师反思的一个好工具。

如果你觉得九宫格太过简单,那么,下面这个软工具可算是不折不扣的专业利器了。那就是SWOT――一种面向未来的决策分析工具。大到一个企业,小到个人,都能用它来制定自身的发展策略。SWOT分析图让你全面、理性地把自己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分别填写在一个矩形的四个方格内。有了这张图,就能综合、系统地考量这四个要素,发挥优势,规避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从而科学、合理地给出一份决策的“行动处方”。教师同样可以用它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分析、总结,并给出改进方案。你会发现,SWOT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工具了,在工具的外衣下它还包含了一整套的思想方法。这里,工具与方法已经密不可分了,你还能小瞧它的作用吗?

很多人会说,就算软工具能帮助我们有效地解决问题,甚至能带给我们全新的方法,但那毕竟和信息技术不沾边啊!我要说的是,很多软工具其实和信息技术“硬工具”在技术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甚至从用硬工具逐渐过渡到用软工具才是技术使用的应有之意。就拿思维导图来说吧,当我们在电脑上用MindManager、FreeMind、MindMapper等软件来画思维导图的时候,它无疑属于硬工具的范畴。但这些思维导图软件背后的技术思想其实就是用文字、符号、线条、图形等方式将人的思维可视化,我们完全可以不借助计算机软件来实现。要知道,东尼・博赞当初发明的思维导图,就是用来记笔记的。如果我们再深思的话,既然思维导图是一种促进人思维的工具,那么它的最高境界就既不是用软件来画图,也不是用纸和笔,而是用我们的大脑,让它自然成为我们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样理解下来,工具使用的脉络已经一目了然了:最初,我们通常需要借助一个“硬工具”来帮我们完成任务,随着对技术思想的理解,我们可以在“不插电”的方式下,只凭借软工具来辅助我们的思维,当我们能完全熟练使用软工具之后,技术思想就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思维之中,内化为一种思维方式,变成我的一种能力了。这时候,工具本身反而“隐而不见”了。既然技术是人类的助手,那么从硬工具到软工具再到不用工具,不正是技术使用的必由之路吗?在这个链条中,你能生硬地把软、硬工具截然分开,说软工具和信息技术无关吗?

软工具能帮我们有效地解决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放在信息技术的大框架内,也依然是工具使用链条中的重要一环,这就是我们无法忽视、排斥它,而必须很好地去应用它的理由。

上一篇:上海市普通高中信息科技课程实施现状及思考 下一篇:足优惠政策扶持木炭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