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

时间:2022-08-16 11:31:38

浅论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

摘 要: 教师要以崭新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创造性的教学劳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不能滞于传授基本的数理知识,而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初步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师一定要明确教材内容知识的要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自身的业务水平情况,创新使用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关的数学知识为切入点,把数学教学融入生活。因此,教学中要从数学学科的特性和小学生的接受心理出发,注重教学的创新。

一、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敢创造

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之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有对真理执著追求的勇气。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关键是教师为要为学生创造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新课程强调“人”的意识和觉醒,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人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可以任家长和教师加工的材料”,而是可以独立于家长和教师之外而有自己的意志与愿望的人。学生是一个充满情感、有理想、有个性的完整的生命体。教师的任务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促成受教育者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关键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教学中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如在讲《圆的周长计算》一课时,我首先请学生用教具分别测量出大圆、中圆、小圆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时,提出:“圆形水池能立起来滚动吗?”迫使学生不得不另辟蹊径,想出“绳测”的方法。这时一次设疑,将一个白色小球系在绳子的一端,在空中旋转,提出:“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实践证明“滚动”和“绳测”的方法均有局限性。能不能探索出计算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又一次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创造的欲望。学生认真操作、观察、思考、实践,终于发现“圆周长总是比它的直径3倍多一些”的规律。

二、创新是学习的新的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小学生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通常会产生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我们经常看到小孩子对自己的玩具车为什么会自动行走感兴趣时,他们不惜破坏自己心爱的玩具。那是孩子们探索的“天性”,那是一种求知的“欲望”。小学生学习数学更需要自主探索,需要不断创新,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创造研究探索的氛围,开展各种观察、实验、猜想、推理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地发现数学,创造数学。“不会创新,就没有进步”。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创新教学方法外,更应该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比如: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相互倾听、解释、思考、交流,让学生在多元性、丰富性和生动性的学习交流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老师只需要适时点拨、评价就可以了。

三、创新教学方法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背景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过去的社会培养了众多人才,传统教学方式是不可磨灭的。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总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社会不适应,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入和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应该建立在与学生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才有学习动力,才能进行自主学习。

四、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创造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是以多向、逆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思想能力和富于创造的科学态度,是由模仿到创造的转化。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潜力,学生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就是挖掘潜力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一是要注重学生观察力。二是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一切创新的活动都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三是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四是要体验创新快乐,使学生爱创造。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教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极其重要的土壤。我用自己对学生良好的情感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常常体验参与的快乐,思维的兴趣,创造的愉悦。

五、创新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是分组学习的深化,其倡导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分组很重要,教师应该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组,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之前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简单的讲解。学生在明确了学习目标之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六、创新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教学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应试教育阶段,考试是唯一的评价方式,比较片面,不能完整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综合考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坚持平等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这个评价模式可以是成体系发展的,规避单一的评价方式,尽量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关键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教学中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谈谈数学概念的形成 下一篇: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