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哥特式风格角度探析《厄舍古屋的倒塌》

时间:2022-08-16 10:52:20

从哥特式风格角度探析《厄舍古屋的倒塌》

摘 要: 美国19世纪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向来因离奇恐怖的情节和悲观的思想而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关注和争议。《厄舍古屋的倒塌》被认为是爱伦・坡最优秀和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之一,不仅强调阴郁衰落的景象,而且造成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和离奇古怪的神秘色彩,使读者产生幻觉,从而揭示其死亡主题。

关键词: 爱伦・坡 《厄舍古屋的倒塌》 哥特式风格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其作品形式精致、语言优美、内容多样,在任何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格。坡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说闻名于世,他是美国短篇故事的最早先驱者之一,被尊为推理小说的开山鼻祖,被誉为后世科幻小说的始祖。

哥特以独特及富有魅力的表现方式,深深影响这个社会。但它并不是一种生活态度,更像一种反讽。哥特文学以美国的埃德加・爱伦・坡为代表。坡的大部分小说都具有哥特传统的因子。其特征主要凸显在小说叙事中所体现出来的细节方面的生活化和具有魔术奇幻性的叙事情节,其中又不失叙事的现实感。他在精细的哥特环境氛围的描摹上和对叙事情节中偶然性的把控上无不流出怪涩恐怖因子这一独特的审美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爱伦・坡的哥特小说极具现实意义,它们映照了当下社会中人们已经异化了的心理状态。孤独而焦虑的人们基于“自体保存”的心理需求自然产生了对崇高感的渴求:人们渴求能处于某种安全地带,在这里具有破坏力的对象对人们展以造成实际威胁和伤害,与此同时又能享受因恐怖、惊险、黑暗等引起的审美。在短暂的一生中,爱伦・坡共写了70多篇小说,主要作品有《红死病的化装舞会》、《厄舍古屋的倒塌》等。

《厄舍古屋的倒塌》描写的是一个古老的具有族内通婚传统的家族中一对具有倾向的孪生兄妹“毁灭”的故事。妹妹多年疾病缠身,哥哥因思想久被压抑而精神失常。当中恐怖章节内容与室外传来的怪异声音凑巧配合一致。此时妹妹破棺而出,披着尸衣站在门口,死在已经晕死过去的哥哥的怀里,挚友仓皇逃出古屋后,古屋在风雨中倒塌在屋旁的池塘里。该故事充满了哥特式小说的元素和风格,光凭其独特诡异骇人的情节就产生了足够的恐怖效果。

一、环境氛围的哥特式情境

作者通过种种方式营造了阴郁凄迷的环境,强化了小说本身的哥特式氛围。这样就为整个小说定下了一个梦魇般的基调,在读者的心里挥之不去,影响整部小说的阅读效果。在文中环境描写的其他侧面也会让读者对此古宅留下死亡和衰朽的印象。比如“表层覆盖了一层毛茸茸的苔藓,交织成一种优雅的网状从房檐蔓延而下,再如由于常年不通风,那些木质结构表面上完好无损,实则早已腐朽了”[1]。总体而言,在小说氛围的营造上没有比死亡二字更能影响读者了。坡同时在日常生活物件的描绘上也强化了哥特式氛围。当叙事人我第一次步入厄舍的书房时,对屋子里简单的物件独特的描绘方式强化了小说叙事的阴郁和神秘的氛围。“黑色的帷幔垂悬四壁,室内家具多而古雅,但破旧而不舒适。房间里有不少书籍和乐器,但却未能给房间增添一分生气。我觉得呼吸的空气中也充满了忧伤。整个房间都弥漫着一种凛然、钝重、驱不散的阴郁”。叙事人的这种描述,给人的感觉就是房间是个停尸房[2]。根据情节的需要、事态的发展,点点滴滴的环境描写已经将整个小说的忧郁、病态、恐惧气氛进行了升华。尤其是把玛德琳小姐放入地窖后的第七天或第八天,作者对一个难眠的夜晚妹妹破棺而出那一段的环境描写,将恐怖气氛一步步推向了高潮。“黑色的帷幔已经破烂,被风吹动,拍打着四壁,一碰到床榻四周地饰物时,就沙沙作响。”这是幽灵或冤鬼出现的场面,形象具体的环境描写再次引起读者的联想,视觉上的恐惧带来心灵的恐惧。

二、外在事件对人物内在心灵的投射

作者最终容许阴郁的外部环境以某种方式进入了内心世界,这在心理上会产生相应的情绪投射,最终影响到作为接受者的读者阅读小说的心境。读者会发现文本色调越发显得恐怖,因为人类的心理所能激发的想象力远远超过外部事相本身。这表明存在于《厄舍古屋的倒塌》中的恐怖主要来自文本中的人物自身。故事中的叙事人甚至承认了房子的阴抑气氛实际是由他自身的想象力所决定的。“我当时是那么地沉湎于自己的想象,结果我真以为那幢房子及其周围悬浮着一种它们所特有的烟雾,一种不与自然之空气亲合的雾气,生发于那些枯树、茅薹和那一潭死水,那是一种神秘而致命的雾霭,阴郁、凝滞、朦胧、沉浊如铅”。笼罩于厄舍府的气氛由于其真实的景观严格说来不应该是让人感到恐惧的,却确实是让人害怕的,那是因为叙事者在其中加入了想象力。心理所产生的恐怖远远超过外部事相所能制造的恐怖,这就是人类为什么如此害怕黑暗,由于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相信在黑暗中存有某种东西能够伤害他们、吞噬他们。

爱伦・坡的小说继承了英国哥特式小说的怪诞与恐怖。一系列贯穿小说的环境、景物描写都是作者的独具匠心,营造出的恐怖氛围更是入木三分,畅快淋漓。爱伦・坡将人物和故事情节放置在精心安排的场景中,每个细节的环境描写都是为营造恐怖气氛而设的,以其丰富的形象思维和高超的叙事能力,展现了一个个令人心惊不已和怪诞恐惧的场景,完美地达到了恐怖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良廷.爱伦・坡短篇小说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08.

[2]张守华.《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哥特体风格透析[J].长城,2010.

[3]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2001.

[4]李伟.黑色经典:英国哥特小说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王星.爱伦・坡短篇小说精选(英汉对照)[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杜甫诗歌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下一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学”教学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