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试题的解题技能

时间:2022-08-16 10:18:06

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试题的解题技能

高中历史课程是培养高中生全面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历史学科是高考考查的学科之一,高考历史成绩是高考总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历史课程是同学们接触、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重要源泉。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同学都比较注重短期内解题能力的提高,不会从长远的角度和先进的理念下来提高解题能力。解题能力纵然跟一定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有关,但是这得以熟练和牢固掌握历史知识、具备一定历史思维能力为基础。没有熟练和牢固掌握历史知识、不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即使掌握了再好的解题方法也是白费。历史知识掌握了,思维能力具备了,相应地,解题能力也会自然而然地提高。所以,同学们应该从长期的角度入手,从培养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角度入手,来培养自己的解题能力。

1.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

首先,在高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把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搞清楚,分析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出历史知识结构。其次,在构建完小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之上,还要构建某一历史阶段的大的系统知识结构。例如,对封建社会的每一个阶段应当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理解和认识。这样同学们能够形成对封建社会的整体认识和理解,还有助于梳理历史知识,有利于同学们简化历史知识,比较方便地进行学习和记忆。

2.培养思维能力

(1)培养历史重现的能力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实,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重复性。因此,要想学好历史,应具有历史重现的能力。重现也就是再认和再现。再认、再现就是对高中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的知识形成记忆,在考试过程中能够在题目的提示下回忆起这些知识,并用其解决相关的问题。依据“能力要求”的提示,记忆的诸方面包括:①历史事实;②历史概念;③历史结论。这些要求中,包括能够了解历史事件发生演变的本质性内容,着重说明事件的基本进程及其前因后果;了解历史概念的确切含义;对历史现象作出基本判断和把握。总之,就是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的再现。在平常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借助直观历史图像、历史文字知识等在头脑中再现历史场景,进行直观感受。

(2)培养历史阐释能力

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规定了四个方面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其中,“描述和阐释事物”这方面又包含三个小的方面:客观叙述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对考生历史阐释能力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目标之一。什么是历史阐释能力?简单地说就是用一种历史理论解释一种历史现象。这就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一个大的特点――史论结合。同学们要重视历史证据,重视历史思辨能力。

另外,要培养评价能力。在对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时,要具备一定的“反向”思维。要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能够有一个客观正面的评价,不要超越时代背景,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评价。

(3)培养文字表达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虽然不直接影响解题能力,但是对历史主观题而言,文字表达能力是解题能力的落脚点,将直接影响考试分数。在解答历史主观题时,同学们要依靠文字表达来阐述解题思想和内容。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答好考}的重要因素。在解答历史主观题时,应当使用历史学科语言。语言要准确,逻辑要严谨。语言准确,要求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在概念和术语的使用上必须用词恰当和含义明确,语句要合乎语法,表达的意思要准确。逻辑严谨,要求陈述有序、结构完整和主旨明确,在条理分明的基础上达到逻辑上的一致。

3.培养时间敏感度

在高中历史教材当中,比较常见的时间复习方法就是公元纪年法,比如公元前841年、公元25年等。如果想要表示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一般情况下,都会利用XX世纪XX年代这种表达方式。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经常会出现一个世纪的初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等类型的表达方式,同学们要将这些时期的具体表达规律和方法弄清楚。弄清楚之后,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就能够马上反应出来题目所指的到底是在哪一个时间段发生的。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同学们理清题目要素,而且能够帮助同学们简化题目,为解题提供良好的思路和方法。

另外,同学们还要强化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解释,对历史事实有阶段性认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同学们提高解题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同学们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在学完一个单元或者模块之后,同学们要尽可能地将这个单元或者模块所处的历史时期弄清楚,对该段历史有充足的认识,提高对历史时间的敏感度和认知度。一般情况下,高中历史可以分为古代历史、近代历史、现代历史。

综上所述,解题技能对考试来说,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学们要在注重具体解题方法的同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等。

上一篇:血液透析患者脂肪因子与血管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透明冠结合流体树脂修复乳前牙大面积缺损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