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观中建立联系 构建小数知识体系

时间:2022-08-16 09:00:52

在直观中建立联系 构建小数知识体系

一、初识――以直观模型打开认识一位小数的大门

【教材分析】

学生对小数概念认识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材分两个阶段教学小数。第一阶段在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这一单元(苏教版),简单地接触一下一位小数,定位是初步认识小数。从教材提供的素材中不难看出,教材主要是借助生活经验(人民币、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告诉学生一位小数可以用十分之几表示。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的小数意义学生能否理解,小数是否能融入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

初识小数,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学生进行数系的扩展?小数与已有的整数、分数各是怎样的关系?这是学生能否接纳小数的关键所在。使小数在学生已有数学知识体系中生根,这是至关重要的,但又是抽象的,与学生的思维水平不相符。因此,如何将小数直观化,将小数与整数、分数关系直观化,是学生建立小数概念的重点。直观模型可以起到化抽象为直观形象的目的。

【教学片段一】

师:如果把这个正方形看成是1元,你觉得0?郾3元可以在图中怎么表示?

学生操作,交流。教师巡视。

生:我是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在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

师:看着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个数?

教学中,教师从几何直观入手,让学生通过图形,表示出一位小数,清楚地表示出一位小数与整数1、十分之几的关系。比分数还抽象的小数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了对应的直观画面。学生在操作、想象等活动中,建构了清晰的小数概念,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一位小数就是表示十分之几的数。

二、再识――以直观建立联系,深化认识

深入学习小数是在五年级的上册《认识小数》这一单元,全面建立小数的概念,对已有的整数体系进行扩充,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数位,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小数的改写,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以及后面的“小数加减法”“小数乘除法”单元。教材的这种编排方式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如何将一位小数的认识扩展到两位、三位乃至更多?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整数之间相同的十进关系?抽象的关系离不开直观的表达,越抽象的关系越需要直观的表达。小数的意义,一方面要在通过认识小数与分母是10■的分数的等价关系;另一方面要体现与整数的联系,即小数的计数方法与整数计数方法的同构关系,这样才能完成整数中一整套计数方法向小数的顺利迁移,完成学生已有数系的拓展。小学生即使到了高年级,有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也离不开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持,离不开丰富感性材料的支撑。所以,教学中直观模型对学生理解小数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以直观模型建立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片段二】

1.如果用1个正方形表示1元,如何表示出0?郾3元?0?郾03元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的3份。因为0?郾03元是3分钱。

2.你会探究吗?

教师提供材料,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

3.刚才我们把1元和1米平均分成了100份,可不可以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出示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你想在图中表示出哪些小数?

元、角、分,与米、分米、厘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为10,是十进制的直观模型。相对而言,小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比长度单位要熟悉一些。从人民币模型到长度单位模型,再过渡到相对抽象的正方形模型,学生对两位小数的认识从直观走向抽象,从模糊走向深刻。不容置疑,学生对两位小数的认识经验比三位小数要丰富。只有让学生对两位小数有充分认识后,才能通过想象、类比推理展开数学学习活动,完成把一、两位小数拓展至三位以至更多位数的小数,从而建立完善小数的概念。

【教学片段三】

归纳小数的意义。

出示正方形,正方体。

上面每个图形都表示整数“1”,一位小数选哪个图形?为什么?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呢?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知道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在完成对以米为单位的三位小数的认识后,分别出示平均分成10份、100份的正方形及平均分成1000份的正方体,让学生表示所学的小数,学生要根据小数相对应的分数,再选择相应的图,这就加强了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更从直观上突出了这些纯小数与整数1的联系,学生在用图表示这些小数时,初步体会了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是若干累加构成新的小数,感受小数的计数单位。

需要指出的是,在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时,都可利用正方形(体)模型,数形结合,做到见数思形、以形助数,更直观地理解小数。

(二)以数轴直观沟通小数与整数的联系

正方形与正方体模型都是较具体的直观模型,利用这些具体形象的模型理解小数相关知识后,一下子过渡到抽象的数,学生不易迈过这个坎儿。小数的出现既是数位的反向发展,也是数与数之间粘稠性的填充。因此,在深入认识小数的过程中,还必需利用一个过渡模型――数轴,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建立数序。数轴既以直观的方式加固学生对十进小数的认识,同时也形象展示了数的有序和密集的一面。更加直观地体现出与整数之间的密切联系,小数和整数都遵循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原则,这也是它们的外在形式看上去更为相似的原因。也正因为如此,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小数的改写,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及后面几个单元“小数加减法”与“小数乘除法”(除小数点的定位法则),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四则计算都可以像整数一样进行。利用数轴,使学生认识到小数与整数的相似之处,能使学生更加透彻地把握小数的核心价值。

几何直观是揭示数学对象的性质和关系的有力工具。数形结合应伴随小数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几何直观,利用直观图表征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关系,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获得清晰的数学概念,逐步构建数学概念的视觉表征系统,形成准确感知世界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上一篇:如何在英语教学过中实施素质教育 下一篇: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分析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