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时间:2022-08-16 08:56:30

【前言】鼻炎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变应性鼻炎是鼻部I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涉及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是多因素、多环节的共同作用。 1.1 特应性个体与卫生假说 特应性个体又称过敏性体质,是患者体质异常,对环境中某些刺激物特别敏感,表现为皮肤和粘膜有变应性或渗出性病变倾...

鼻炎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摘 要】变应性鼻炎是鼻炎中较常见的一种,并且近年来患病率显著增加,本篇主要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上做一个综合的论述。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治疗

【中图分类号】R76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74-01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的一种[1],是IgE介导的鼻粘膜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可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种,其中20%为季节性,40%左右为常年性,其余约40%为二者并存。最近十多年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我国的AR患病率显著增加,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增加了社会负担,值得重视。关于本病的研究较多,现就近年来的研究作一综合论述。

1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变应性鼻炎是鼻部I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涉及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是多因素、多环节的共同作用。

1.1 特应性个体与卫生假说 特应性个体又称过敏性体质,是患者体质异常,对环境中某些刺激物特别敏感,表现为皮肤和粘膜有变应性或渗出性病变倾向。卫生假说是指可能与现代社会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和环境有关

1.2 Th1与Th2平衡机制 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既参与对感染的适当免疫反应,又参与对过敏原的超敏反应。而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则主要是由Th2细胞驱动的,变应性鼻炎患者Th1数量下降,Th2水平明显升高,Th1/Th2平衡失调。

1.3 IgE及其受体 IgE主要由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的固有层浆细胞产生,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变应原首次进入机体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导致变应原特异性IgE的产生,当再次接触变应原后,IgE与受体结合交联,激活肥大细胞、嗜碱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介质,进而刺激鼻粘膜引发一系列症状。

1.4 神经调节 鼻粘膜上分布有丰富的神经,研究表明,鼻内镜手术时联合射频点射蝶腭孔,既降低了感觉-副交感神经反射,又改善了鼻腔通气引流,有利于减少血管张力,减少腺体分泌,有助于治疗变应性鼻炎

1.5 变应性鼻炎的相关基因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研究深入,许多证据表明AR具有多基因调控的特征,Zhang等研究发现,在13号染色体13q14位置,存在与血清中IgE水平相关的基因PHF11,另有研究显示,在11q13、5q31及12q13.12q23.3等位置亦存在与IgE相关的基因等等。寻找特异性基因进行基因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1.6 变异性鼻炎与哮喘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并发表了“变应性鼻炎的处理及其对哮喘的影响”,大量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资料已从不同角度说明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关系密切。它们之间的具体关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变应性鼻炎在中医属于“鼻鼽”的范畴,一般认为其病因病机与风寒、风热之邪侵袭鼻窍而致肺脾肾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李国云认为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脾肺气虚,营卫不和及风邪入侵是变应性鼻炎反复发作的内外因素。张梦农[3]强调肺卫的重要性,认为卫气虚、肺阴不足引发本病。邵世荣等提出本病的发生或因于肺气虚寒,或因于脾虚和肾虚。王勇认为其实在病机上应该有阴阳俱虚,且有阴虚在先,后阴损及阳,致阴阳俱损而易感外邪而发病。一般而言,感冒失治或重感或病后所致的,多以肺气虚为主;内伤或围绝经期兼外感所致的,多以脾虚为主;有家族遗传史或日久不愈的,多以肾阳虚为主;在发病过程中三脏证候常兼而有之。综合上述各家观点,AR发于肺,源于脾,根于肾,病情亦渐次而重。

2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2.1 西医治疗 西医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变态反应介质阻断药、激素类,减充血剂、抗胆碱能药及脱敏药等[2]。这些药物见效快,疗效确切,但不良反应多,价格较贵。

2.1.1 抗组胺药 第一代抗组胺药有乙醇胺类,代表药苯海拉明、茶苯海明;丙胺类,代表药扑尔敏、抗感明;乙二胺类,代表药去敏灵、安替司丁;吩噻嗪类,代表药异丙嗪(promethazine)、;哌啶类,代表药苯茚胺、塞庚啶;哌嗪类,代表药羟嗪、去氯羟嗪。第二代抗组胺药:特非那丁,非镇静性抗组胺药,毒性很低,无致畸、致癌作用,较为安全,但抗组胺效应可能相对较低。息斯敏,即阿司咪唑,是一种非镇静性抗组胺药,不具有传统抗组胺药的不良反应。波丽玛朗,即美喹他嗪。克敏能,即氯雷他啶,抗组胺作用较强,药效较为持久。第三代抗组胺药:左旋卡巴斯汀,商品名为立复汀(livostin),可以局部应用。

2.1.2变态反应介质阻断药 机制可能是抑制肥大细胞的磷酸二酯酶,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稳定肥大细胞膜,使钙离子流入减少,从而阻止了脱颗粒过程。包括色甘酸钠、甲派噻庚酮又名酮替芬等。

2.1.3 皮质类固醇 肾上腺皮质激素,尤其是糖皮质激素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已取得很好疗效。皮质类固醇局部应用是鼻炎治疗的一大进展。由于它的抗变态反应和抗炎作用,对缓解鼻塞症状效果较抗组胺药更满意,从而补充了抗组胺治疗的不足,缓解鼻塞不如减充血剂迅速,但无减充血剂明显的反跳血管症状。局部用药不易发生全身性类固醇样副作用,但起效缓慢。

2.1.4 减充血剂(decongestants) 减充血剂是一类可收缩血管、减轻充血状态的制剂。鼻局部应用减充血剂可使鼻粘膜血管收缩,水肿缓解,减轻鼻塞症状。麻黄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衍生剂均具有收缩血管的效应

2.1.5 抗胆碱能药(anticholinergics) 抗胆碱能药具有拮抗胆碱类药物的作用,全身应用可以降低迷走神经张力,抑制肥大细胞介质释放以及平滑肌收缩和外分泌活动亢进等反应。由于其全身副反应,一般不用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病,仅偶做辅助用药。如异丙托品、溴化异丙托品。

2.2 中药治疗

中医依照辨证施治原则,选用益气固表、温阳固表、温脾补肾、益气活血养血的综合方剂或单方验方治疗,经研究证实总有效率在80%-90%。常用的抗过敏中药材133方中[4],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有黄芪、徐长卿、黄芩、蝉蜕、粉防己、鹅不食草、辛夷、苍耳子、甘草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方剂有鼻塞通滴鼻液、七零三滴鼻剂、滴鼻液6号、复方辛夷滴鼻液、克鼻敏滴鼻液及辛芩颗粒等,它们均是由上述生药作为主要成分,根据辨证施治原则,辅以其他组分而成。在传统的本虚标实四种证型治疗的基础上,现代学者也提出了新的观点。田道法以益气温阳活血治疗法则,严道南等研究分析干祖望教授治疗经验以清浮邪,攻夙疾为治疗大法,樊冉等在传统辨证基础上,对于久病不愈患者,加以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还有针灸[5]、穴位贴敷、鼻丘穴封闭结合中药等治疗方法,其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综上所述,变应性鼻炎发作期可使用西药(口服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症状,同时配合针灸、推拿及雾化吸入等方法改善症状;症状稍缓解可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服用中药调理体质,并配合特异性免疫治疗等方法,以减少发作。中医与西医在AR治疗的不同环节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后应将中西医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忠植, 张小伯.耳鼻咽喉科治疗学[M].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

[2] 徐志鸿,杨成章.Th1/Th2失衡与变应性鼻炎[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8(8):510-512.

[3] 张梦农.临床会要[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324.

[4] 柳献云,夏锦平.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用药规律探讨[J].山西中药,1999,15(3):45-46.

[5] 赫波,宋立群.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35例.中医药学报.

上一篇: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及评价 下一篇:支气管肺炎合并营养不良与单纯支气管肺炎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