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模拟实验组织方式探讨

时间:2022-08-16 07:29:45

会计模拟实验组织方式探讨

摘要:会计模拟实验是会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实验的组织方式有混岗和分岗两种,寻求两者的结合点,实现会计实验组织运作方式创新,成为会计实验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会计模拟实验;组织运作方式;混岗;分岗

会计学做为一门应用性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会计模拟实验在会计教学改革、实现会计培养目标、完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在会计实验教学实践中,仍然有诸多问题需要研究改进,组织运作方式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会计模拟实验的两种组织方式入手,提出会计实验的改进策略。

一、会计模拟实验的组织运作方式

会计模拟实验是以某个企业(一般是工业企业)某一个月(或者一年)完整的会计资料做为依据,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的总体要求,按照一定的账务处理流程,从填制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到完成实验报告,进行的一系列全面系统的会计模拟演练。通过这种演练辅导,结合理论知识的传授,能够使学生明了会计实务流程,更好地适应今后会计工作岗位的需要。

会计模拟实验的组织运作方式,有混岗运作方式和分岗运作方式两种。

1.混岗运作方式

混岗运作方式,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全部实验内容,也就是说,每位学生最后都要上交一套完整的账。这种运作方式的优点是,学生对实验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全面掌握,对于做账中可能出现的所有细节问题,都能较好地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而且,如果实验人数比较多,而指导老师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便于组织管理。但是,在企业内部,会计机构各个岗位是分工合作的,不相容的岗位应由不同的人员分别担任,不能由同一个人兼任,以防止舞弊情况发生。如果实行混岗方式,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企业内部的会计分工以及凭证的传递过程。而且,一个人完成一套账,工作量大,中间还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的过程,学生重复进行枯燥的业务,又缺少外部交流,会逐渐打消他们刚开始对模拟实验的热情和积极性,不免会出现抄袭甚至放弃实验的现象。

2.分岗运作方式

分岗运作方式,要求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类似于一个完整的会计机构,按照不同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进行分工,分岗位进行操作。实验完成后,每个小组上交一套完整的账。实行分岗运作方式,能够很好地弥补混岗操作的缺陷,使学生明确各岗位的基本职责,掌握凭证在各个岗位之间的传递程序和方式。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岗位明确,直观性、真实性强。分岗组织方式虽然能够很好地模拟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但是,高校培养的是综合型的会计人才,要求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够适应各个岗位的需求,对任何工作都能够从容应对。分岗操作,每个学生只能够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比较熟悉,而对于其他岗位,只能有表面认识,不能深入了解。而且,实验的组织协调难度比较大,如果师资力量缺乏的话,很难做到协调统一。

二、会计模拟实验运作方式的改进措施

1.专项训练与分岗运作相结合

专项训练与讲授理论课同时进行,在开设每一门理论课的同时,对其中涉及到的实务进行专门练习,以加深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如《会计学基础》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这门课的内容涉及到原始凭证的格式、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和报表的基本结构等。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就让学生进行专门的针对性练习,这样,这门课结束的时候,学生已经能够独立地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启用和登记账簿,正确地运用错账更正规则,明确报表中各项目的勾稽关系了。再比如,《中级财务会计》是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讲授的都是日常最基本业务的会计处理,在讲课过程中,可设计一些涉及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负债、收入、费用以及利润结算和分配等的经济业务,让学生全面掌握企业的经济业务流程。

专项训练进行完毕之后,每位学生基本上都已经全面掌握从最初原始凭证的取得,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有关总账、明细账登记及编制报表等一整套账务处理方法了。然后就是分岗运作。可以单独开设一门课,或者抽出几周的时间,让学生集中起来,分成若干个组,分别指派不同的岗位,协调配合,分岗操作,每小组最终提交一套完整的账。

通过专项训练与分岗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每个学生既能够掌握实验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操作要点,又可以全面深入地理解企业内部的分工和牵制制度。同时由于学生都已经进行过专项练习,也可以降低实验指导教师的协调压力。

2.交互轮岗运作方式

轮岗运作方式是要求每位学生轮流做一遍会计机构中的所有岗位。但如果采用纯粹的轮岗方式,会计机构中有几个岗位,就要进行几次实验,太耗时耗力,而且重复的单调性实验也会挫伤学生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交互轮岗运作方式,就是在一套账内让学生把所有的岗位轮完。假如说,做一套账需要5个人,分别为会计主管、出纳、制单、审核和记账人员,分别由A、B、C、D、E5人担任。每人都要准备一套账的材料。在A的一套账中,A做会计主管,B做出纳,C做制单人员,D审核,E记账;而在B的账中,B是会计主管,C是出纳,D制单,E审核,A记账;如此循环往复。这样,5个人一组,5套账同时登记,每个人既能够做完全部流程,又能够与他人协调分工,也便于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合作、互相促进。

3.手工实验与电算化实验采用不同的运作方式

会计模拟实验分为手工实验与电算化实验两种方式。手工实验是要求学生实际动手完成一套完整的账,而电算化实验是要求学生上机操作,用计算机输出一套完整的账。这两种实验虽然是培养学生不同的实务操作能力,但联系非常紧密,应该两者并行,把从设计账套、设置科目和账簿、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至编制报表的一整套流程,用手工和电脑同时进行操作。两者可以共用一套模拟资料,采用不同的运作方式。这样,实验完成后,学生不但掌握了手工记账和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也理解了混岗操作与分岗协作的精髓。

三、创新运作方式对教师的要求

1.提高实验指导教师的综合能力

采用新的实验运作方式,对模拟实验指导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这既需要指导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灵活的实践运用能力,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指导教师可以指派专职人员担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具有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同时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可以担负起学生模拟实验讲授和管理工作。

2.理论课教师的积极配合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无论采用哪种实验运作方式,都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训练就是重在平时,如果专业课老师在讲授理论课的同时,能够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综合实验的协调组织难度就大大地降低了。

3.学院主管领导的大力支持

采用创新运作方式,较之一般的混岗或者分岗方式复杂,要配备更多的具有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要增加硬件,要调整整个专业的实验安排,要防止教学实验室使用的冲突,更要投入大笔资金,这对院校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实行改革运作方式之初必定会出现一些问题,只有得到主管领导的大力配合,创新的运作方式才能取得成功。

实验运作方式直接决定实验效果。无论是混岗还是分岗运作方式,由于其本身的缺陷,都不能取得最佳效果。探讨创新实验组织运作方式,寻求两者的结合点,对于提高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应用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艳,王金艳.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2] 王树雄.对当前高校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2).

[3] 阎林凤.谈高校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改革[J].北方经贸,2004,(5).

[4] 杨春华.高校会计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1).

上一篇:计算机专业教育中的能力型教育探讨 下一篇:物流行业振兴与物流专业教育发展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