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

时间:2022-08-16 07:21:08

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初中学生信息技术意识,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重要教学活动。重视教学环节丰富和教学方法改革,让初中信息技术学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规范课堂教学秩序,教师引领示范

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必须规范课堂教学秩序。例如,课前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一定要保持教室安静和课堂纪律;发言必须举手示意,口齿清晰,声音洪亮,课堂讨论有令则止等。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发音问题,如PowerPoint、Excel等;二是专业术语讲述不规范的问题,如对“选中”的表述很随意,有的说成“选择”,有的说成“拖成黑色”。因此,教师要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教会学生用术语准确而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首先,教师的表达要准确而简洁;其次,教师要随时纠正学生不恰当的表达。

2.精选合适的多媒体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多媒体的使用和推进,冲击了传统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采用动静结合的技术,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初中信息技术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免会出现枯燥乏味的情绪,但是多媒体的使用及时有效地改变了这种状态,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是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引入教学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认真精选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讲授《设置图文的动态效果》时,本节课主要强调的是动态效果,多媒体就显得更加重要,我会选一些多姿多彩的图片将其做成动态的,并且选择一些制作动态图片过程的小视频,在教学过程中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的视觉受到冲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学习气氛会很容易被调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关于三维目标的制定

信息技术课程的三维目标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全过程之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实现三维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衔接三维目标的桥梁,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这三维目标进一步得到升华。也就是说,三维目标实际上是对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这一总目标的进一步分解和细化。另外,每一节课都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目标要把预设和生成和谐统一起来,既要注重目标最初的制定,又要注重教学最终的效果。过多的教学目标往往是理论上的“完美”,而无法真正完全实现。同样,过少的教学目标会直接导致课堂“留白”时间过长。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遵循“适量、适合”原则,使课堂走向高效。

4.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往往操作计算机的兴趣浓厚,愿意动手操作;对于学习计算机原理,兴趣就小多了。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并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书画作品等成果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展示,或利用学校的文化长廊进行成果展示汇报,能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5.巧妙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资料,从而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得明确、合理、科学,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后,从而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识。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真正主动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任务”,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实现,让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6.从不同角度构造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变通性

灵活多变的思维可以有效拓展和延伸学生的知识结构,产生有效的学习迁移能力。因此,教师授课时要突出重点,从不同角度构造问题,促使学生多角度理解问题的本质属性。比如,讲授Excel数据的筛选时,在不同范围条件下对数据进行筛选,多样的练习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筛选的目的,即在数据清单中,对于满足条件的数据被提炼处理,而不满足条件的数据被暂时隐藏起来,而一旦筛选条件取消,原来的数据就立刻恢复原样。又如初学网页设计软件时,可以引导学生将FrontPage与Word操作界面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学生容易进行知识迁移,对于文件操作、插入图像、表格及超级链接的内容都可以比照Word学习,教师无须过多讲解,学生可以自主探究,掌握规律性东西。这一阶段让学生在比较迁移中自主学习,从而完成知识建构。

7.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学习

在优化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上,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扣紧新课标,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艺术加工;二是可把教材内容划分为信息技术基础课和技能课两部分。信息技术基础课主要是信息技术入门知识和基本原理;技能课是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基础课之后,采取任务导向,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要求学生上机动手实践,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由于教材和教学内容是由信息技术教师自己编写的,注重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而且组织教材内容主要采用实例方式,有详细的操作步骤,有利于教师熟练地设计好教学目标,在精讲中做到突出重难点、抓住关键、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有利于充分照顾学生,使学生较快抓住学习要领,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消化、吸收知识。

8.教法要灵活

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教师对备课信息进行构思加工、设计教学方案这个阶段,要突破常规对教材进行处理,以简驾繁、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跳出书本的局限,转换角度,更新内容,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为学生全面发展而服务。有效的备课完成后,再把整个上课思路从头到尾理一遍,设计一个简案,把上课步骤、时间分配、知识要点等简要说明,上课时按简案进程走下来,以便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上一篇: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点滴体会 下一篇:参与 感悟 分享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