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对缓解患者焦虑程度的探讨

时间:2022-08-16 03:40:45

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对缓解患者焦虑程度的探讨

[摘要] 目的 人文关怀和高超的护理技术相结合,完善整体护理程序,从而缓解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程度。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法将140例择期实施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n=70)给予以人为本、以人为依归的整体护理程序;对照组(n=70)给予常规护理程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在入院时、麻醉穿刺前的焦虑程度,术后回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整个护理状况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焦虑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穿刺前焦虑值分别为68.0±8.2(对照组),61.0±9.4(实验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手术室;整体护理;焦虑;焦虑自评量表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0-53-03

Holistic Nursing Care of Operating Room:Effect on Patient Anxiety Relief

WEN Lihua

Operating Room,Yiyang City Central Hospital in Hunan Province,Yiyang 41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olistic nursing care of operating room on the relief of patient anxiety. Methods We divided 140 cases of thyroidectomy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n=70) was given holistic nursing care,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was adopted to assess the anxiety scale of patients on admission and before puncture anesthesia. After operating,the nursing care satisfaction of operating room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nxiety scale of patients on admission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anxiety scale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efore puncture anesthesia were 68.0±8.2 and 61.0±9.4,respectively,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Key words] Operating room;Holistic nursing care;Anxiety;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一种“以病人为中心”的新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在我国已广泛开展,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患者身心需要,提供适合于个人的最佳护理[1]。具体到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手术室护士已不能再局限于手术台上单纯的操作与配合,应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提高其手术适应能力和配合能力,降低焦虑值,确保手术的成功,术后尽早康复出院。如何使患者得到一个完整、系统、连续的护理,我院采取术前深入病房访视、加强等待手术时心理护理、术后随访的整体护理模式,得到了病人的高度评价和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2007年8月~200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均为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瘤无气管压迫症患者140例,所有病人ASA分级Ⅰ~Ⅱ级,其中男68例,女72例;年龄28~63岁,平均年龄(38.2±12.5)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5例,初中以上文化75例,择期全麻气管插管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遵守随机化原则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实验组7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评估方法

采用由W.K.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2],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医务人员及手术有关项目共26项,其中设16项正向评分,10项反向评分,每个项目4级评分法,主要评定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没有或很少时间:“2”小部分时间:“3”相当多的时间;“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在由自评者评定结束后,将26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再乘以1.25以后取得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焦虑;61~70分者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者为重度焦虑。评定时间:对病人入院时、麻醉穿刺前分别进行焦虑程度评估;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及两组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整个状况的满意度情况,分为满意、不满意两级。

1.3护理措施

1.3.1实验组给予以人为本,以人为依归的整体护理程序,包括术前访视,等待手术时的心理护理,术后随访。①术前访视,1981年美国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3],包括术前评估;根据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应用专业知识和有关心理知识进行术前指导。具体做法:手术室接到手术申请单,安排手术时间之后,护士长即安排以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为主组成的整体护理小组,负责术前访视。整体护理小组应先在办公室仔细阅读病历,了解患者具体实施的手术方案,术前的各项检查等相关临床资料,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和病房责任护士一起进入病房,亲切地称呼病人并自我介绍。根据病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生活经历,运用沟通技巧与倾听艺术与患者亲切交谈,了解病人的情况及心理需求,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争取病人及家属的配合。同时也增加病人和家属对疾病的了解,消除恐惧感和陌生感。简要地介绍手术经过,术中甲状腺切除术的特殊,并指导病人循序渐进地练习颈部过伸;介绍麻醉医师、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和麻醉方式的安全性;让病人及家属对整个手术治疗效果有初步的了解,解除病人及家属的顾虑和担忧。②等待手术时的心理护理,进入手术室,是心理最紧张的时刻,多数病人常说“我怕”、“我第一次来”,有的甚至拒绝手术,这些都是患者对手术室恐惧的一种心理反应,也是患者寻求安慰的负性心理,此时巡回护士应脱下口罩,主动亲切称呼病人,搀扶患者进入手术室,并简单介绍手术室情况,消除其恐慌情绪。麻醉前,患者特别紧张,巡回护士应主动握住患者的手,让患者做深呼吸,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同时快速做好术前准备,有研究表明[4],一切准备工作力求在病人入手术室20~30min内完成,此时,能紧接着手术开始,病人在术中生理指标平稳,顺利度过手术关。术中密切观察病情,查看输液部位,以防药液外渗,约束带松紧是否适宜、感受病人手温,做好术中保暖。③术后护理及随访,手术完成后,用温盐水擦净病人身上的血迹和消毒液,盖好被单,注意保暖,固定好引流管和引流袋,由巡回护士同麻醉师一起将病人平稳地送入病房,将病人安置在病床上后,认真同病房护士交接,并告诉病人家属注意、引流管、保温等。术后1~3d,由配合手术的巡回护士去病房随访患者,以了解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术中舒适度如何;是否存在由手术室引起的并发症(如颈部压迫感、气喘烦躁不安、声嘶,喉头水肿等);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了解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填术室整体护理反馈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3.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程序。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统计构成比用百分数表示,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的差异性,采用χ2检验比较分类资料的差异性。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率、血压结果比较

见表1。

2.2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及术后满意度情况比较

见表2。

3讨论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近代来心身医学发现,恐惧、焦虑、悲伤、痛苦、愤怒等情绪障碍,可以加重疾病或使之久久不愈,长期的心理刺激可引起机体内部的不良反应,良好的心理因素、积极配合治疗则有利于疾病康复。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可导致手术病人产生比较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如果过于强烈,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术前焦虑的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会肌肉紧张、麻醉效果不佳、手术疼痛强烈,这是由于手术前焦虑常常降低病人的痛阈和对麻醉的耐受性性。有的病人尽管手术非常成功,但术后一直感觉不佳,这是因为术后仍保持术前的焦虑反应。本组数据表明,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开展,使病人对手术室的环境、手术过程、术中配合及麻醉的实施及配合都有了正确的认识,消除了对手术的各种疑虑,使病人因手术而引起的紧张情绪明显缓解,由于手术应激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增加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1),并通过耐心的解释、开导,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及时解除了病人对手术的恐惧,病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提高(表2),说明了手术室整体护理在降低病人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是一种相当简便的分析主观焦虑感觉的临床工具。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手术室工作的特点新增了有关项目:对医务人员有信心,了解手术有关情况,担心手术中疼痛,进手术室希望多关心,担心手术效果,了解术后注意点等。在评定术前焦虑程度的时间上,笔者选定麻醉穿刺前,有调查显示[5],病人被送进手术室时为焦虑的高峰期,以便更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病人的焦虑程度。

总之,手术室是医护人员共同为病人进行手术、诊察、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所以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及抢救的质量。确保了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孙继吉. 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全科护理,2009, 7(9):2319-2320.

[2] 洪炜. 心理评估.见:姚树礼,孙学礼主编.医学心理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4.

[3] 刘晶,邢昭晶. 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6):759-760.

[4] 周颂华,石凤群,黄雪飞. 循证护理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07,21(6):1553-1554.

[5] 梁妙珍.甲亢手术患者手术床上待手术的时限对生命体征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4):457-458.

(收稿日期:2010-01-27)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弥散加权背景抑制成像在卵巢癌分期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