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

时间:2022-09-01 05:05:11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与非护理干预组各40例。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较非护理干预组的有明显改善,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0-51-02

无创正压通气具有无创、操作简单、同步性好的特点,已成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最有效地方法之一[1]。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与监护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本文对我院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一系列的护理与监护管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住院患者。按中华医学会2002年制定的COPD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或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咳痰能力下降;80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与非护理干预组各40例。其中护理干预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8~87岁,平均年龄(60.5±7.6)岁,治疗前PaCO2 66.9~95.8mmHg,PaO2 33.9~58.3mmHg。非护理干预组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39~86岁,平均年龄(62.1±4.8)岁,治疗前PaCO2 64.7~96.1mmHg,PaO2 36.1~57.6mmHg。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及病程、血气分析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抗炎、平喘、化痰等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选择美国伟康公司S/T-30型BIPAP呼吸机设置参数。通气模式选择PSV+PEEP,起始吸气末压力4~6cmH2O,氧浓度30%~40%,触发敏感度根据患者自主呼吸的强弱调节在1~2cmH2O水平,使用时间依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而定治疗时间为3~5d。

1.3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组给予下列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非护理干预组未进行系统地护理。

1.3.1上机前的准备与护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通气的过程及配合情况,解释通气目的及方法,消除其对呼吸机的恐惧感。耐心对其进行解释与沟通,介绍该治疗的优越性、安全性和必要性以及早期应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规律的放松呼吸。合理选择面罩,常用鼻罩、口鼻面罩,初期多选用口鼻面罩,指导患者用鼻呼吸,减少吞咽和漏气,待病情改善后改用鼻罩,增加舒适。鼻罩不影响发音、进食及咳痰,患者可随意控制是否触发呼吸机等,但张口呼吸时易漏气[2]。另一方面上机的时间和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的选择一般多取半卧位、坐位(床头抬高30~45°),定时翻身、拍背,使头颈肩在同一平面上,头略后仰,保持气道通畅,枕头勿过高,防止引起呼吸道狭。呼吸机使用前需先行检测和接模肺试机,观察有无故障,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和有无漏气,湿化器温度是否相符,参数设置和显示是否准确等,并运行15min后才可决定是否可以使用[3]。准备好抢救器材,如插管用物,吸痰用物,简易呼吸器,氧气等。

1.3.2上机后的护理上机后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指征,有条件最好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一旦出现血压明显下降或低于90/60mmHg时立即通知医师处理。严密监视呼吸的频率、幅度、呼吸肌的运动情况等。护理过程中还要监护病人的精神状态、意识、主观感觉。注意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控制碳水化合物,避免产生较多的CO2、加重CO2的潴留[3]。动脉血气分析在机械通气治疗监护中至关重要。SpO2是指导调节氧浓度,流量的直观指标,使SpO2维持在90%左右,上机30min查动脉血气,根据结果进行调整,4h复查血气,掌握治疗效果,若仍无改善,符合NPPV失败指标,则需考虑停止NPPV并改用IPPV进一步治疗。护理过程中随时听取患者的主诉,观察患者的病情,常见并发症有腹胀、压迫性损伤、刺激性角膜炎、呕吐误吸,因此用鼻(面)罩应尽量紧闭嘴用鼻呼吸,防止吞入大量气体引起胀气.腹胀明显者可行胃肠减压,鼻(面)罩松紧要适宜,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变化及完整性,注意根部有无漏气,防止角膜炎的发生,口咽干燥适当加温湿化,做好口腔护理[3]。

1.3.3撤机的护理撤机选择在患者良好睡眠的上午,由专人进行护理,观察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状况,做好再次上机准备[4]:呼吸机待机,备人工呼吸器,抢救车,吸引器等床旁备用,继续鼻导管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坐位或半卧位,鼓励自行缓慢呼吸,消除紧张情绪,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及意识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数据资料以(χ±s)表示。

2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较非护理干预组的有明显改善,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临床研究已证实,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而随着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宽,无创气道正压通气的范围越来越广泛[5]。COPD并呼吸衰竭的早期,痰液引流问题并不十分突出而呼吸肌疲劳是导致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此时予以NPPV可获得良好效果。Plant等对236例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药物治疗组失败率显著高于NPPV组(27%比15%),NPPV组病死率从20%下降到10%,与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NPPV组患者pH、呼吸频率及气喘症状均有显著改善。而本研究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之后,护理干预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较非护理干预组的有明显改善,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冉英.内科学[M].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1-460.

[3] 朱蕾,钮善福. 机械通气[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36- 337.

[4] 耿文利,郝王凤. ICU护士为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临床观察[J]. 实用护理杂志,2000,1(16):15-16.

[5] 朱晓玲.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观察与护理18 例[J]. 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324.

(收稿日期:2009-12-3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对缓解患者焦虑程度的探讨 下一篇: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综合干预及心理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