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华丽与清新秀丽:潮汕地区与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装饰审美特征比较

时间:2022-08-16 03:40:37

精美华丽与清新秀丽:潮汕地区与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装饰审美特征比较

摘要:潮汕地区与广府地区的传统建筑十分注重室内外的装饰。建筑装饰的自然适应性决定了其装饰类型和表现技法的异同;装饰题材的运用体现各自民系文化特征。因而分别形成精美华丽与清新秀丽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潮汕地区与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装饰;审美特征

同处岭南境内的的潮汕地区和广府地区,有着相似的环境气候,相近的历史渊源,两者之间的建筑装饰有较好的可比性。

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其建筑装饰的制作工艺、装饰部位等,不可避免呈现相互交叉影响又不尽相同的特点。如潮汕和广府的传统建筑装饰类型中,传统的木雕、石雕、彩绘等都得以广泛应用。在表现技法上,两者都讲究丰富的层次感与传神的生动感。但另一方面,潮汕地区近海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咸湿海风、酸性降雨的侵蚀,建筑室外的装饰在工艺采用和装饰部位上都有所选择。如灰塑虽同为潮汕与广府两地的传统建筑所采用装饰工艺,然而在具体的技法应用、风格刻画上却大相径庭。由于灰塑的风化较明显,因此潮汕地区的灰塑装饰以浅浮雕为主,甚至使用更耐风化的阴刻沉雕,使图案稳重厚实。到了后期更结合嵌瓷艺术使用,以灰塑为底,嵌瓷进行加工,提高了室外装饰抗风化能力的同时更赋予其艳丽华美的装饰效果。相比潮汕地区单纯灰塑装饰的简约单一以及结合嵌瓷的复合工艺,广府地区灰塑装饰的突出特点在于立体精巧,并且绘以清新明亮的暖色调,塑造丰富多彩的构图效果。同为屋脊瓦脊的装饰,广府地区主要用陶塑装饰,而同样色彩鲜艳却不怕风吹雨打的嵌瓷装饰则为潮汕传统建筑屋顶主要的装饰工艺。至于在广府地区广泛流行的砖雕更因其易受腐蚀风化而不被潮汕传统建筑装饰青睐。砖雕“在粤中地区较多采用”,“沿海地区因海风中带有酸性,砖质易受侵蚀,故不采用。”由于考虑风雨因素,潮汕传统建筑的装饰集中在檐下、墙楣、门额、凹斗门等遮风避雨处,山花的处理装饰也多出于防风考虑。而广府传统建筑装饰,则广泛用于室内外墙面的补白处理。

潮汕地区与广府地区同属岭南文化圈,有相近的民系文化特征,其建筑装饰既受中原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又有鲜明的民俗特色。在装饰题材上表现出极大的共通性,如采用石榴、牡丹、仙鹤等题材,以谐音、类比和模拟手法,表达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求真向善的价值观念。受世俗文化因子的指引,岭南地区的物产如花木果蔬、鸟兽鱼虫等,以及劳作生活场景也常作为两地建筑装饰取材之处。同时,潮人在重商又也十分尊儒,因而就装饰题材而言,其建筑对能体现君子操守的梅、栏、竹、莲等装饰花纹式样相当偏好。反观广府传统建筑,类似的装饰题材较为零星,更倾向于表现地方特色的岭南风物。作为著名侨乡的潮汕地区,受到更多外来文化的浸濡。在建筑装饰上,舶来纹样的运用比广府传统建筑更典型广泛,西洋装饰中的几何图案、植物纹样在潮汕近代侨乡建筑的门额窗楣、凹斗门等处都有广泛的运用。由于民系文化的差异、审美情趣、审美意识的不同,在整体装饰风格上,潮汕地区与广府地区也各有特色。如潮汕与广府共同广泛运用的木雕装饰其风格可谓迥异。岭南木雕分潮州木雕与广州木雕,在建筑装饰上,潮州木雕雕刻精致繁复,特别是多层楼通雕工艺使其精美细致的工艺本色更上一层楼。再配以髹漆贴金的工艺,造就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以精美华丽的艺术特色而闻名于世。广州木雕则注重保留木料的天然纹理,对其打磨光滑,配合各种粗犷豪放、气势恢宏的形象雕刻。在色彩处理方面讲求素净淡雅,髹漆以明亮透明为主,形成天工与人工相结合的风格效果,追求清新秀丽的艺术形象。(注:图片均为作者实地考察拍摄)

参考文献:

[1]唐孝祥:《近代岭南建筑美学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

[2]陆元鼎 陆琦:《中国民居装饰装修艺术》.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1992

上一篇:岭南园林在现代住宅中的应用 下一篇:环境因素对城市生态体育构建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