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埭强:设计中国风

时间:2022-08-16 02:31:27

靳埭强:设计中国风

靳埭强是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

请注意,这里没有用“香港”这样的限定词,作为香港本土涌现的第一批设计师的杰出代表,靳埭强已经成功杀出亚洲,走入世界,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成为当今国际设计界不可忽视的重要设计师。

迄今为止,他已获得300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其中不乏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包括1991及1994年亚洲广告奖之最佳企业形象设计、美国洛杉矶国际艺术创作展金奖、多项美国纽约CLIO大奖总决赛状、日本字体设计年刊之最佳作品、纽约水银金奖、多项美国《传递艺术》奖、波兰第1届国际电脑艺术双年展冠军等等,数不胜数。1979年,他成为首位入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设计师,1999年,靳埭强因为对设计界的杰出贡献,被授予香港紫荆勋章。

靳埭强曾任香港设计师协会三任主席、汕头大学长江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他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去的设计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如果说设计界也有中国风的话,那么其始创者,就是靳埭强先生。

2006年1月16日,由他设计的“人人重庆”标志被官方(重庆市政府)确定为城市形象标志。“人人重庆”,两个欢乐喜悦的“人”字重叠加成为一个“庆”字,取“双重喜庆,以人为本,携手并进”之意。既简洁现代,又可以让你感受到很明显的中国味道。广西师大出版社最新推出了他的《城市形象:设计实践与教学:以重庆城市形象设计为范例》一书,就详细介绍了此次重庆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的全过程,这是设计中国风的一次成功尝试,也是设计与实践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从裁缝到设计师

靳埭强并非土生土长的香港人,1942年,他生于广东番禺,他父母先移民香港,1957年,在广州十三中学读初中二年级的他和二弟申请到香港和父母团聚,一家人这才定居香港。

他父亲是首席裁剪师,全家靠父亲一人养家。靳埭强排行老大,受父亲影响,他一开始学的也是裁缝,他说:“当时学徒的生活很累,我差不多要从早上8点一直做到深夜零点,一天只有6小时睡觉时间。我离开家庭,一年只有春节与中秋才能回家两次,在外,得自己照顾自己。满师后,我在洋服店当裁缝。我当时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画家、一名艺术家,但没有机会学习艺术,只有每天晚上9点半之后半个小时学习英语,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人生,我才重新追求艺术的理想,并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外部修读艺术和设计课程。”

他刚到香港的时候学业有差距,因为在内地,他没学过英语,所以一开始有点跟不上。但是天道酬勤,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很快显露出他的设计才华。

1967年,他进入香港玉屋百货公司,成为了一名设计师。第二年,他开始在香港中文大学夜间部攻读设计文凭课程(共两年),每周两晚上课,留学德国回到香港的设计师钟培正是其中的一位老师,他很快就注意到了靳埭强在设计方面的天赋。“因为我的功课出色,他邀请我去他的公司,直到1976年我才正式创办了自己的设计公司。”

一干就是8年,可以说,在钟培正公司,靳埭强学到了很多,西方的波普艺术和香港王无邪和吕寿琨的新水墨画,都让靳埭强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我不只是受安迪·沃霍尔的影响,也受整个波普艺术风潮的影响,这个流派对广告、流行艺术的世界发展潮流都影响很大,年轻时,我比较喜欢西方前卫艺术,自然就接触了很多他们的作品,他们的创作风格对我影响很大。王无邪和吕寿琨都不是设计师,他们是现代派艺术家,是香港新水墨画派的代表人物,都是深刻影响我的艺术与设计创作的前辈老师。吕寿琨用禅宗思想来做水墨,将西方抽象派艺术糅合于其中,他是第一代受西方艺术思潮影响的香港水墨画大师。王无邪比吴冠中更早进行抽象水墨的实验。王无邪喜欢做一名艺术家,曾担任艺术馆副馆长,设计方面只做过少量艺文活动的平面设计,他的绘画游走于东西方之间。”

反思传统

留学德国的钟培正和奥地利出生的犹太人石汉瑞是香港第一代设计师,但要说香港本土学习长成的设计师,则从靳埭强开始。

靳埭强说他一开始并没有想到将中国元素融入到他的设计中去。王无邪的包豪斯构成主义理性审美观深深地影响了他,那时候,他与其他的香港设计师一样,也追求全盘西化,觉得中国文化很落后。

当时,他做设计,5年内在香港本地拿了不少奖,可是一到国际比赛就常常折戟而归。他也常在想这是什么原因。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文化,美国、德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乃至东方的日本,他们的设计,常常具有身份的辨识度,可是香港设计师的设计呢,点线面都是国际的元素,就是看不到自己的文化元素。他问自己:“为什么看不到中国的文化?是不是可以将中国文化融入到设计中,使得我们的设计不同于西方国家设计师的作品,变得更容易辨识?”

1972年,他以算盘珠子为设计主体,创作了AIC投资公司的商标,结果拿到HKDA金奖,也入选了国际设计双年展。也就在这一年,他开始反思他的设计之路,开始慢慢学习中国文化。“那是因为我到那时候觉得追随西方潮流不行,才回过头去看中国。”靳棣强说,“我的国学功底其实并没有那么好,只念到初二,但1956-1957年,中国大陆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百花齐放’运动,所以中国古典文学多少还读了一些,1970年代之前,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是很表面的,到1972年之后,我开始从儒释道思想来探讨中国文化。”

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收集中国的尺子(唐尺),这既是他对裁缝这个早年职业的感情流露,又想通过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工具,来思考设计的作用。他说,把尺子作为一个标准,可以进行很多探索,思考如何在设计中加入中国的概念。

看过靳先生的作品你就知道了,他善于将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印章、家具等元素,与富有现代感的西方平面设计相结合,比如中国银行的标志,整体简洁流畅,极富时代感,标志内又包含了中国古钱,暗合天圆地方之意。中间一个巧妙的“中”字凸现中国银行的招牌。这个标志可谓是靳埭强融贯东西方理念的经典之作。

城市形象:一个大的设计工程

平面设计正在经历变革。

靳埭强的“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之前做的当然以平面设计为主,但现在他们的触角越来越突破平面的限制,从展览到场馆设计,再到企业品牌设计,他们公司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靳埭强觉得,他们有能力胜任重庆的城市形象设计。

所以当2004年重庆市政府邀请“靳与刘公司”参与重庆城市形象的设计竞标时,靳埭强慨然应允,并势在必得。结果也天遂人愿,靳与刘公司顺利中标。

重庆城市形象,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大的设计工程。他们之前的企业形象设计,还只是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的形象归纳,而城市形象关系到整座城市市民的归属感。“我用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做这个设计。”靳埭强说,“有人说,政府部门领导喜欢不就够了?我觉得不对,应该让重庆市民喜欢才对。我关心的是重庆市民重视什么、喜欢什么,他们的参与、讨论和投票,这很重要。最后我们用‘人’来设计重庆的城市形象,表现重庆人外表刚烈,内心温和善良的两面性,结果很受欢迎。”

他觉得内地的城市形象设计和香港一样,最大的问题就是领导说了算,不太重视市民的感受。一些城市的形象设计,他也曾作为评委参与评选,可是他们选出的设计方案当地领导不喜欢只好被否定。他认为这样一种评选,就变成纯粹官方的渠道,但这不仅是中国大陆的问题,香港地区的城市设计同样如此:“他们找了一家海外的设计公司,他们并不了解香港的情况,结果用龙来设计香港的城市形象。龙是全中国的代表,怎么会变成香港的形象?这不是很滑稽的一件事吗?”

香港城市形象设计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使得城市形象设计这一之前比较乏人关注的设计形式成为热议的话题,靳埭强觉得这一设计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如何既体现设计师的巧思,又能契合普罗大众的心理归属感,让两者巧妙结合,抽象归纳出城市的独特精神,这需要设计师对这座城市有犀利的观察,而这小小的形象设计,则是所有观察和思考的浓缩,一击即中,或者,满盘皆输。

上一篇:庞茂琨:乡土滋养的古典叛逆者 下一篇:银河丽湾 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