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探讨

时间:2022-08-16 02:15:14

关于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探讨

[摘要]本文介绍了初中化学实验中的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区别,以及如何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教学。

[关键词]化学;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一直被认为是能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初中化学实验过去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将探究性实验作为初中化学的基本教学要求是近几年才提出的,它要求教师应“适当引入一些探究性实验”,“应逐步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适时地安排一些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最近,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编写的新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因此探究性实验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两年多的时间里,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存在的问题有:一、学生只习惯于老师向他们提出的问题,而不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当老师给学生设置了问题情景后,让他们能独立地设计实验去解决问题时,学生多半会到教材中找现成的实验方案,很少有学生能创造性地去设计新的实验方案。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恰恰是探究性实验最重要的两个环节。针对以上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对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讨,并在教学中做如下的实践。

1、教师示范,让学生感知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 刚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对化学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都不了解,要让他们进行探究性实验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好探究性实验报告,内容包括: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和现象、实验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和老师的示范实验,感知实施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例如:课本中关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学生尝试、教师给予帮助和指导。学生在感知了实施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和一般过程以后,我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尝试探究性实验中的某几个环节,例如: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性实验的基本操作。在此过程中, 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安全性,我都要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前仔细批改,及时给予指导。在学生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中,他们在基本操作时的规范性、观察实验的方法、实验现象的记录等出现的问题,我也及时给他们提供帮助。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加深对探究性实验的认识和实施水平。

3、适时独立与合作,发展实施探究性实验的能力。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对设计实验方案和进行实验基本操作的能力有了提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一些现象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进而独立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在刚开始的探究中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教师引导他们采取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的方式来化解困难,一步步展开探究性实验。

4、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发展学生探究能力。教师的演示实验有些是操作难度较大的,有些是有一定危险性的。这些实验如果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是不现实的。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比如:设计反应的装置,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等。既可以避免学生实验的危险性,又同样培养了学生对实验的探究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新教材不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将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扎扎实实做好初中化学课改实验的教学工作。

3、重视跑道外的训练。跑道上的训练固然重要,但绝对不能忽视了跑道外的训练。它对短跑成绩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不受各种天气和场地的影响。跑道外可以进行力量、速度、弹跳力和爆发力的训练。

(1)摆臂技术是短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两腿的频率、动作和用力的方向。可在跑道外进行如下练习:30 50秒的原地徒手摆臂练习5~6组;10~30秒的手持哑铃的摆臂练习3~4th,要求动作由慢到快,摆臂轻松、自然、协调。

(2)单腿下蹲起也是很好的训练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发展腿部力量与爆发力,还可以减少对脊柱的压力。

(3)抬脚尖(提踵)

可以加强踝关节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

(4)俯卧撑的训练可以加强摆臂的力量。在训练时要循序渐进。

(5)蛙跳练习对于爆发力、弹跳力的提高也是很有用的。例如半蹲跳、纵跳、快速蛙跳、负重跳。

三、结束语

掌握先进的短跑训练理论,优化力量训练手段和方法以及放松跑技术的提高是当前我国短跑基础训练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大基础训练教练员师资培训力度、创造基础训练交流平台对我国百米跑基础训练水平提升有高效现实意义。多年的短跑训练表明,要使短跑训练效果得以提高,教师既要加强以技术为中心的全面身体训练.又要突出专项训练,尤其是快速力量和速度耐力训练,并结合跑的合理技术,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短跑训练的观念、指导思想和具体操作全面更新,最终达到提高短跑的训练效果。参考文献:

[1]张英波.田径体能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2(1):35—36.

[2]扈珂.短跑力量素质的一般训练体育世界.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8 (2)

[3]张收进.浅谈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j].中国学校体育,1999.

上一篇:宁夏生态移民新村冬季取暖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下一篇:远程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模式效度的影响和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