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下的大学生健身气功教学

时间:2022-08-16 02:01:16

谈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下的大学生健身气功教学

摘 要:健身气功这个项目不但蕴含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完全符合终身体育锻炼的特点,大学生练习健身气功不仅可以健身、健心,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此外,在进行大学生健身气功教学时,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分步骤分阶段进行。

关键词:终身体育;大学生;健身气功;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2.06.020

健身气功新功法自国家体育总局创编以来,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方式进行推广和普及,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目前,健身气功已成为大众喜爱的健身方式之一,但在习练健身气功的人群中,中老年是其主力军,而青少年的比例相对较小。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栋梁,他们毕业后会有多数人直接进入工作岗位,他们肩负着祖国繁荣富强的重担,他们身体的健康极其重要。另外,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说,大学是他们学生生涯的最后阶段,如何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并掌握一项终身锻炼的体育项目非常关键。健身气功这个项目不但蕴含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完全符合终身体育锻炼的特点,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健身气功教学是有重要意义的。

1大学生习练健身气功的作用

从近几年的科学研究资料和实际体育教学中发现,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学生更多的时间是坐在教室上课和学习,而课余时间学生更喜欢呆在房间或者网吧上网,长时间的不活动加上久坐,使很多学生的颈椎、腰椎和心理出现问题。此外,现代生活节奏快、社会压力大,许多学生很浮躁,这是社会通病。这成为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一大难题。健身气功注重调身、调息、调心,对大学生的身心锻炼都有很好的作用。

1.1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

屈文倩在《关于高校开设健身气功的思考》一文中写到:“通过习练健身气功,能够使人的反应速度、肌肉力量、躯体柔韧性、平衡协调能力等身体素质指标得到显著提高,肺活量、心率、血压等生理机能得到明显改善。”

杨学明在《普通高校开展健身气功课程的可行性研究》中也提到:“大学生习练健身气功,能够使反应速度、肌肉力量、躯体柔韧性、平衡协调能力等身体素质指标得到显著提高,肺活量、心率、血压等生理机能得到明显改善。能抑制脂质过氧化,显著增加SOD活性,延缓衰老,抵御各种外界因素对机体的不良刺激,调节免疫平衡机制,改善血脂代谢,延缓身体机能衰老的发生和发展,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由以上资料可以显示,练习健身气功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使身体各方面机能得到改善和提高。

1.2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调心是健身气功练习中重要的一环,是调身和调息的核心。练习健身气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科学研究证明,精神放松、意识平静有助于调节人体的机能,增长智慧,提高人的动作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情绪的稳定性和意志的坚定性。对增强人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自制力、适应力等都有帮助。”

此外,健身气功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如天人合一、阴阳、整体观、传统美学等。大学生在练习健身气功时,一方面心静体松、心平气和、愉快,喜悦的良性心理活动有利于调节心理、心态,使大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与个性发展处在一个动态的调节过程之中;另一方面,健身气功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可以使学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1.3推进素质教育作用

文化的全球化使我国文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大学生们整天看的是韩剧、美剧,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日本料理,穿的是耐克、阿迪,用的是苹果、索尼等等。这种冲击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优秀文化的发扬和继承。如今,国家非常重视素质教育,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健身气功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有中国传统哲学、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精气神学说等。这些都是我国悠久的优秀的文化内容。大学生在练习健身气功的同时,可以从中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学生了解了传统文化,会逐步建立文化自信,文化自尊,可以增强爱国主义的精神,有利于促进我国和谐发展。

2大学生健身气功的教学

健身气功在我校开展已有两年多,分别以专项选修课(针对普通学生)、传统体育养生课(针对体育专业学生)和健身气功队训练(学生社团)三种途径向学生进行讲授。笔者在相关的教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两年多的教学实践经验,将拙见一一陈述。

2.1功法教学顺序要得当

对于没有健身气功基础的学生而言,四套新功法的难易程度不同,为了遵循由易到难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进行功法的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来安排教学顺序。

健身气功·易筋经对习练者的一般身体素质没有过多的要求,主要针对习练者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进行锻炼。动作相对简单易学,易于教学。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习练者的腿部力量要求较高,腿部没有一定的力量很难坚持完成摇头摆尾和攒拳怒目这样静力性时间较长的动作。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动作主要模仿了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形态,其动作相对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对其神韵有更高的要求,对习练者各项身体素质都能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健身气功·六字诀虽然动作简单,但对呼吸的调控有了更高的要求,更注重内动,其难度并不亚于身体的外动。

综上所述,在对学生进行功法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把握由易到难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将教学顺序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的学习内容以健身气功·易筋经和健身气功·八段锦为主。首先,这两套功法动作简单易学,健身效果好,学生易于掌握并且能够体会到健身气功的作用和魅力;其次,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腿部力量得到了锻炼,为后面其他功法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使学生初步掌握呼吸方法和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

第二阶段的学习内容以健身气功·五禽戏为主,五禽戏动作相对易筋经和八段锦来说,动作变化多,每一“戏”都独具特点,没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和功法基础,很难完成动作,也很难表现出五禽的神韵。

第三阶段的学习内容以健身气功·六字诀为主,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学生的协调性、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已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在练习六字诀的过程中,不必花过多的心思在动作上,而是放在呼吸上,可以更好地体会每个字诀的气息流动路线,逐渐达到以形导气、意随气行。

当然,功法教学的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习练者的基础和掌握情况而灵活改变的,本文只是根据个人的心得体会对功法的教学顺序做排序。

2.2功法教学步骤及常用教学方法

2.2.1基本手型、步型

每套功法都有一些基本手型、步型,如易筋经中的基本手型有握固、荷叶掌、柳叶掌、龙爪和虎爪;六字诀的基本手型相对简单,多为自然掌;八段锦的基本手型为拳(即握固)、掌、爪;而五禽戏的基本手型最为丰富,每一“戏”都有不同的手型,虎戏的基本手型是虎爪,鹿戏的基本手型是鹿角,熊戏的基本手型是熊掌,猿戏的基本手型是猿钩和握固,而鸟戏的基本手型是鸟翅。

四套功法中常用的步型倒不多,主要为弓步、马步、丁步和虚步。此外,除了基本的手型和步型,在五禽戏中,还出现了两个平衡动作,即提膝平衡和后举腿平缓。从基本的手型步型和平衡动作来看,五禽戏的变化较为丰富,这也正说明了在功法教学顺序的安排中,将五禽戏放在第二阶段进行教学遵循了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

2.2.2常用经络穴位的介绍

在健身气功的锻炼中,很多动作需要适当地配合意识活动。如易筋经的预备势要求百会虚领,“摘星换斗势”要求目视上掌,意存腰间命门处;五禽戏的起势调息要求意守丹田,两臂上提和下按,要求意在两掌的劳宫穴;此外,易筋经中的虎扑之势,身体的后仰,胸腹的伸展,可使任脉得到舒伸和调养。再如八段锦中的 “左右开弓似射雕”,展肩扩胸,可刺激督脉和手太阴肺经等经脉。如果不将经络和穴位给学生讲清楚,在进行学习时就很难将动作做到位,更无法体会到每个动作的要领,达到好的健身效果。

2.2.3动作的示范与讲解

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手型、步型,了解了常用的经络穴位后,接下来就是对功法基本技术动作的教学了。在进行健身气功的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莫过于示范法和讲解法。示范法有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两种,这两种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也非常必要,在学习某个动作或者某套功法前,应该以完整示范法向学生展示完整的动作或功法,使学生对动作或功法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便于学生了解和学习,在学生具有完整的技术印象之后,再逐渐用分解示范法结合讲解法把动作或功法的细节向学生展示和说明,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

此外,大学生处于渴望学习各种文化的阶段,在进行动作的讲解时,除了对动作的技术进行讲解外,应加强对动作或功法的文化内涵进行讲解。如在讲解易筋经韦陀献杵时,因为动作技术非常简单,学生几分钟就可以掌握,因此应该更多地讲解技术动作的文化内涵,这样学生不仅会对动作感兴趣,更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

2.2.4领做法结合学生自我练习与感悟

当学生初步掌握所学动作时,教师应该继续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记忆,运用领做法带领学生集体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动作,待学生较熟练地掌握了技术动作后,让学生分组或独自练习,一方面进一步熟练掌握技术动作,另一方面仔细体会每个动作要求的细节,同时结合意念活动,进一步用身体来体会动作的功效。

3结语

健身气功在大学生中间进行推广和发展是全民健身的需要,是健身气功进一步推广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通过对大学生习练健身气功的作用和健身气功的教学两方面的分析,本文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健身气功的教学,要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遵循科学性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大学生更好地吸收健身气功这项富含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的大餐。

参考文献:

[1] 姚琼等.体育院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11.

[2] 刘安民.健身气功·易筋经的产生及价值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1.

[3] 李炳红.谈健身气功在高校中开展的作用及发展策略[J].内江科技,2010.12.

[4] 屈文倩.关于高校开设健身气功的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5] 杨学明.普通高校开展健身气功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职业时空,2010.9.

(河南省体育局课题一般项目,课题编号2012023)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新院)

上一篇:试论体育舞蹈对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促进作用 下一篇:初中数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