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控制损失贫化的影响因素

时间:2022-08-16 10:33:55

浅析控制损失贫化的影响因素

[摘要]本矿历经十多年的开采,因产能规模的需求与变化,开采系统工程在不断拓展,整个矿床开采顺序与初步设计相比发生较大改变,特别是活动盘区相互压制,地压活动频繁,隔层垮落严重,导致采充矛盾突出,地质储量消耗过快,大量实施铜铁合采,开采损失贫化高,采矿活动品位不断大幅度下降,如何进一步搞好盘区内损失、贫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控制 损失贫化 指标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TD6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111-2

1损失与贫化的认识

1.1损失对经济效果的影响

矿石损失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往往不被人们重视,但它不仅对国家资源是永久损失,而对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不良影响,如:采准、切割在设计中都会导致矿产资源的损失,而所开掘巷道的成本费用,一般均按月摊到矿石成本中,矿石损失越多,摊销到每吨矿石中的费用愈高,由于各生产环节施工周期较长,故往往不易发现矿量损失对企业成本的直接影响。

1.2贫化对经济效果的影响

贫化对企业的经济效果的影响最大。贫化率增大,回采矿石的品位下降,因而每吨精矿所需的矿石量增加,从而使精矿成本增高,直接影响产品的利润。

2矿石损失、贫化的原因

在采矿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矿石损失贫化不可避免,其主要原因是废石混入,在现场生产活动中,就如何在采矿过程中减少损失、降低贫化,一直都是采矿技术员研究的课题之一,在设计、生产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2.1矿山地质条件的影响

大红山矿主要是缓倾斜矿体,倾角主要在28°--38°,矿石呈伴生状,以多层次的出现,矿区内裂隙发育,断层较多,且断层内含有充填物,充填物多为辉绿辉长岩;当矿体倾角较大时,造成上盘矿石损失严重;当矿体华角较小时,造成下盘矿石贫化严重。

2.2采矿方法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采矿方法是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和矿山的现有设备来确定,无论使用何种设备进行开采,由于矿体在倾向上不是于一个角度,而且波动较大,回采过程中,损失、贫化难以控制,只能在生产活动中,找一个比较切可实际的指标进行采矿方法的设计,由于盘区内结构复杂,特别是次生断层将矿体错成卵巢状,主矿体内会夹有贫矿和表外矿及废石,在回采过程中不可能将其剔除,只能随主矿体一同采出,这样就会造成矿石的贫化,由于受到盘区相邻关系的影响,在预留矿柱时,不可能将矿柱留得十分整齐,只能根据断层的具置和充填巷的具置来设置矿柱。

2.3机械设备的影响

I期使用电耙出矿,在耙巷间距和耙巷长度难于确定,主要受到矿石流动性和电耙设备的控制;

II期使用电铲出矿,深孔凿岩设备是TY1354凿岩台车,为了增加矿石流动性,保证采准干线的稳定性,只能将矿房底部结构爆破为V型槽。在电铲出矿时由于爆破后的矿房顶板的浮石未清理过,电铲不能进入采空区出矿;

2.4职工素质造成的影响

在施工深孔时,由于职工操作技能不全面:A、造成孔深施工不到位和孔超深,B、孔不直接施工在排位线上,C、孔的方位与设计不吻合,造成排间距增大;

3加强现场施工管理,降低采矿贫、损指标

根据以上的原因,应该以“三个环节”和“两个专项管理”为工作重点,“三个环节”为技术环节、施工环节、供矿环节,特别供矿环节是关键;“两个专项管理”为矿石管理、残矿回收管理。

3.1三个环节

3.1.1技术环节

在进行盘区设计过程中,要与地质技术人员紧密配合,在矿体的模糊部位,增加探矿工程,但要考虑探矿工程能为采矿设计所用,根据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地质人员要准确的圈定矿体,为做设计提供可靠的资料和现场服务,采矿技术人员在做设计前,应根据地质、测量人员提供的资料到现场核实,在设计过程中应进行多方案比较,要确保技术可行、安全高效。特别在做深孔设计时,地质技术人员要根据深孔设计进行正确计算矿体的矿量和品位,便于指导下一步工作和综合分析。

所有的设计都必须按程序进行审批,在审批过程中,所有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要聚集在一起,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贫、损指标。

3.1.2施工环节

一个设计必须要有好的施工质量来体现,所以要求施工单位要按设计中的要求进行严格施工,在施工前,设计者要在室内和现场对设计的思路、范围、采场的相邻关系、技术要求、安全措施等进行全面交底,在施工过程中,所有企业的职能部门要随时跟踪检查和指导,工程结束后,要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验收。

3.1.3供矿环节

覆岩下供矿,不可能直接到采空区内观察出矿的效果,只能根据采场数据统计进行分析,在供矿的过程中要有专职部门和人员进行现场跟踪和数据统计。在供矿前期要制定方案、计划和措施,便于在组织过程中,进行合理的供矿。

在大红山矿生产过程中: 一是供矿方案是从采场的一侧向另一侧进行,便于组织施工单位进行供矿,协调好其它施工单位进行配合;二是根据年计划的安排和每月产量的需求,进行供矿计划的安排,宏观调控生产;

3.2两个专项管理

3.2.1矿石管理

对矿石管理是否位,直接会导致二次贫化增大,在大红山矿对矿石管理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

(1)在设计方面合理调整工程,降低废石的产生率;

(2)对所有掘进工作面,每天派专人到现场落实矿、废情况;

(3)在所有溜井口挂有生产指导牌,指定什么地方工作面的矿碴,倒入几号溜井;

(4)每天现场管理人员都到取样室,对取样值班人员进行交底;什么工作面是什么情况,矿碴倒入几号溜井;

(5)取样值班人员会根据管理人员的交待进行安排车辆进行运输;

3.2.2加强残矿回收

每个盘区供矿结束后,针对现场边角会留有矿石,那是电铲无法进行出矿,只能采用特殊方法将矿石进一步回收,保证有效的回收有限的资源,创造效益最大化。残矿回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技术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

(1)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作业前制定详细安全措施,并配有专职安全人员,因在采空区内回收矿石,而采空区顶板浮石得不到清理。在回收过程中,照明一定要充足,作业人员不进入采空区,使用一些特殊设备,特别进行二次爆破时,一定不准在采空区进行;

(2)在残矿回收前,要具有可靠的地质资料,包括相邻盘区的采空区实测资料;

(3)经过长周期掘进施工和多次大爆破的振动,使围岩整体受到很大破坏,残矿回收应采取强有力的组织措施;

4结束语

减少矿山的损失和贫化是长期的任务,首先要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研究复杂地质状况,了解现场矿体和围岩之间地地质关系,在设计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地质资料进行选择合理的技术参数,在实际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不同的采矿方法来弥补生产工艺的不足,减少生产工艺方面造成的损失和贫化。

加强现场管理,完善管理体制,加大考核力度。特别要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工作人员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减少矿石损失和贫化,提高经济效益。

上一篇:青海省祁连县草大坂菱镁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标... 下一篇:北大山铁矿成矿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