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安全报告”简要分析

时间:2022-08-16 06:54:28

台湾“安全报告”简要分析

5月20日,台当局公布酝酿已久的“2006‘国家’安全报告”,全篇共分5大章23小节,共6万余字,内容涵盖当前台湾所处的新安全环境、面临的内外威胁和相应对策,提出确保“国家”安全、深化“民主”改革、建立永续经济、完善社会公义和追求公民社会5个发展方向。统观整个报告内容,台当局在标榜“民主台湾、永续发展”和“追求对话、寻求和平”的政策幌子下,明确把大陆视为台湾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的最大威胁,通篇充斥着固守“一边一国”、强推“改革”、追求“建国”的阴险图谋。

一、意图分析

选择在“5・20”这个敏感时期“国安报告”,无非想达到三个目的:一是缓解岛内舆论要求其进行政绩检讨的巨大压力,规避施政无能、权力斗争和弊案缠身的多重困境,转而炒作“国安”议题,企图另辟蹊径,巩固政权,转嫁的执政危机;二是在连连遭遇大陆调整对台政策、国共两党推进两岸经贸交流、美国高规格接待和“兴扬外交”惨淡收场的打击下,企图逆势操作,提出以突出“国家安全”为主轴的政经、军事、“外交”全面政策框架,争夺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的操控权,进而彰显自身的权力核心地位;三是凸显台湾“主体性”,顽固坚持“一边一国”、推动“宪改”、压缩两岸交流交往的强硬“”立场,为剩余两年任期甚至2008年后的政策定调,并图谋奠定“教父”的历史定位。

二、内容评析

1、大肆炒作大陆强化对事威胁,要求加速“国防”转型,建立对抗大陆的军事力量。报告指出,当前台湾面对的最主要安全威胁就是大陆军事崛起:一是大陆始终不放弃武力解决,通过增加军费投入、提升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和强化部队联合作战能力,使两岸军力对比日益向大陆倾斜;二是大陆积极运用非传统威胁手段,加快演练超限战、资讯战、瘫痪战等非常规战法,意图对台湾军政首脑或重要战略目标实施“特战斩首”;三是对台实施“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力行“法理争夺、舆论较量、心理攻势”,为对台斗争开创有利条件。为此,报告宣称,台湾必须以“加速国防转型”,通过建立联合战力、提高“国防预算”、加强军事合作,强化全民“国防”、构建资讯安全体系等举措,积极筹建“质精量适”的“国防”武力。

2、恶意污蔑大陆对台实施“外交”压制,图谋以“民主”、“人道”为诉求核心,推动“多元外交”。报告诬称,大陆在国际社会上变本加厉地打压台湾,封杀台湾“国际生存空间”,采取“将邦交国挖光、国际政治生路堵光、对等谈判筹码挤光”的“三光策略”,对台湾“国际地位”和“国际参与权利”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台湾要以“民主”、“和平”、“人道”为诉求,推动灵活务实的“多元外交”,在争取建立“两岸和平稳定互动架构”以稳定两岸关系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外交事务革新”、拓展地缘战略利益同盟、推动经贸互利“外交”、强化与欧盟国家文化科技交流、扩大国际人道援助及民间交流,达到拓展“国际生存空间”目的。

3、极力鼓吹台湾面临严重的“国家”认同危机,强化“海洋立国”和“公民意识”,达成“国家一体”目标。报告认为,随着政治、社会的快速变迁,岛内社会安定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主要包括因选举动员造成的社会对立与族群撕裂、“中华民国”或“中华民国是台湾”或“台湾国”并存的“国家”认同分歧、民众对“政府”与法治的信任危机,这些不利因素“日益冲击社会的稳定与团结”。在此情况下,必须通过建构共存共荣、互为伙伴关系的多元文化社会,落实“族群多元、国家一体”目标,重建台湾“主体性”;通过强化“中华民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属于2300万台湾人民,台湾前途的任何改变只有2300万人民才有权决定”,建立具有公民意识基础的“国家认同”,深化“海洋立国”意识;积极推动“宪改”、“国会”改革、“政府组织”再造,建立“公民社会”,凝聚“台湾主体意识”。

4、刻意渲染大陆对台的经济威胁,强化积极管理政策,争取台湾的“国际经贸空间”。报告在轻描淡写地淡了台湾经济面临的农业改革、能源外供、金融体系健全的压力后,大篇幅地渲染大陆对台“经济威胁”,声称大陆市场的“磁吸效应”已严重掏空台湾产业,大陆阻挠台湾参与国际经贸组织已严重挤压其国际经贸活动空间,大陆未来还极有可能对台实施经济围堵与封锁。基于此,台湾今后除加速产业转型、推进农业改革、贯彻税制改革等措施外,更重要的是要全面落实“积极管理”政策,管控台商投资大陆,引导厂商在大陆以外合适地区进行产业布局,同时应“以更弹性务实的策略、更开放自由的经贸体制,争取国际经贸空间”来应对大陆“经济封锁”的策略。

5、片面夸大中美、中日等国之间的战略矛盾,争取美日等国支持,亟图将国际化。报告指出,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和扩张军备,与邻近国家战略矛盾的日益尖锐化。美国一直视中国为潜在的战略威胁者和战略竞争对手,其对华战略是“合作交往、防制避险”并行;中日两国存在的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东海油气资源争夺、钓鱼台等历史或现实问题,制约着两国关系的结构性改善。在此前提下,台当局不仅在撰写报告过程征求过美日等国意见,并在报告中凸显民主战略是当前美国安全战略的重要要素,“美国的政策是支持每一个国家、每一种文化中建立民主制度”,而台湾的政党轮替、“公投”、“终统”乃至公布《“国家”安全报告》,目的都是为巩固民主的价值与制度,借此突出台湾所谓的“民主价值”,谋求美日等国支持,争取挤入美日亚太安全战略架构,依恃美日抗衡大陆。

总的看,当局此次公布的“2006‘国家’安全报告”,其实就是以往“国防白皮书”的新叫法。当局煞费苦心地通过召开12年来的首次“国安会”正式法定会议,并公布所谓台湾历史上第一部“国家”安全报告,无非就是为了凸显该报告的历史地位和现实重要性。当局企图绕过“立法院”将此报告上升到法律层面,赋予其“法律约束力”,进而达到完整阐述政策、凝聚部会共识和促进国际理解多重目的,却遭到包括在野“立委”甚至籍“立委”的强力质疑,认为其不具备政策约束力和法律约束力。因此,当局图谋将报告确定为未来施政指导纲领的愿望难度很大。

(作者单位:福建省台湾研究学会)

上一篇:台湾政局发展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下一篇:宁台农业合作的宏观环境、优势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