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时间:2022-08-16 04:32:35

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在小学阶段,学生智力的开发十分重要,想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对学生智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更是离不开想象能力,语言文字的概括性和间接性使其需要发挥想象去理解再现,想象又需要通过语言文字得以表达,二者结合相得益彰。本篇论文以参考大量文献为主,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想象能力的过程中存在认识不够而导致对教学内容处理不当,对学生压抑过重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语文教师应进一步改进认识,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等对策,以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

想象力问题策略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由此可见,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二者在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想象、记忆、思维等认知因素在课堂上的渗透越来越多的时候,长期以来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仍然束缚着它们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养想象能力时还存在着观念没及时更新,方式方法不合理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必须要扫除的障碍。目前对于想象力的重要性有许多的积极呼吁,培养想象力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但理论与实际存在差距,方法虽多虽好,实施起来却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要想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魅力,进一步完善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过程,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水平,就必须要正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正、改进。

一、想象力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语言文字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则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要获得基础知识与技法,达到传承文明,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培养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目的,要达到这样真正而深远的目的,了解其内容所蕴含的一切,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需要展开想象,跟随语言文字所概括包含的内容,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让语言文字通过想象转换为所概括的事物的原貌,并且还可结合实际情况推陈出新,达到发展进步的效果。想象可以让文字更“活”,进一步拉近人与文字的距离。同时,想象的内容也需要表达。正如想象是思维的翅膀,语言是想象的依托。想象让语文更加亲切,有活力,语文又让想象贴近事实,二者相互促进。

二、想象能力培养的现状

对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视、培养,对智力的开发,人们了解逐渐增多,但离深入人心还很遥远。许多普通学校,由于学校环境,所处地区等客观条件,学校发展的侧重点仍与成绩、升学率等直接挂钩。教师的关注点更多的还是放在学习结果上,而很少顾及到学生学习过程中想象等能力的发展。教师的“专制”现象没有真正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几乎没有体现。教师自身的经验积累、长期以来的思维惯性不愿轻易改变,甚至还限制着学生想象的发展。所以,理论与实际仍有很大的距离。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不仅仅要在理论中体现,更要有实践中的表现。不仅要有教师的安排,更要落实在学生的言行里。不是学生没有想象力,而是被限制束缚了,这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反思的。

三、培养想象能力存在的问题

从想象能力培养的现状来看,语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从学生的知识增长到智力发展的关注,从身体到心理的重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都是最真切的参与者。小学阶段,教师的作用尤显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发展,能让学生从小有一个自由发挥的思维空间和思维习惯,保持好奇心和大胆想象的勇气。让孩子有个比教室更宽广的想象空间,有比课本更丰富的思想内容。要做到这点,教师在这个过渡和引导的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语文教师与想象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教师认识不够

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内容,我们的语文教师如果再像应试教育那样过于注重结果,就会忽略这些发展。对此,教师存在主观上和客观上两方面的问题:

1.主观方面,教师有自身学习经验受限和思维定势的问题

长期以来,教师多年的学习经历、知识积淀,以及成为教师后的专业素养等诸多经验,使得教师头脑中形成了一些固定而严格的标准,工作中被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所牵绊。教师容易着重于对自身经验的依赖,懒于对新事物的进一步探究,缺少放宽眼界大胆尝试的勇气。

2.客观方面,教师要遵循的规则太多

教师从教过程中,一直遵循于各种教育理论和目标,有很多要求和规则。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都有精心安排,致力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一切都过于精密,过于为了学生,却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消化时间,忽略了学生跃跃欲试的感受和主体作用。

(二)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不当

教师对课本内容的熟悉程度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主观和客观上的一些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就形成了两种忽视:有意的忽视和无意的忽视。有意的忽视就是语文教师因为课堂时间或者兴趣问题,不愿意给学生发挥想象能力的机会,这主要归因于教师的态度问题。无意的忽视则是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在培养学生想象力这方面的一些不足,没有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属于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两点:

1.教师只注重结果评价,忽略过程评价

我们的语文老师对文章里的许多定义和内涵都是熟稔于心,一目了然的。在某些问题上,答案根本不是任何的悬念,犹如一种固定而完美的搭配,所以老师看学生练习时就直接看答案的正确与否,习惯了直接用对错评判。然而对于学生,同样一个问题,他们要经过一套自己的思路来得出答案,答案会在情理之中,但过程就不可知了。

2.教师没有个性化讲解,缺乏想象力

教师可以自豪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却不知正是由于这些既定的了解,使教师缺少更多的思考,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个性化的表达。语文教师致力于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描绘情景,想象画面,却没有渗入自己的思想,只是将规定的东西按规定教授给学生,久而久之课堂就越来越缺少生动性。教师缺少自己个性化的讲解和新看法的表达,学生大胆想象的勇气少了一份底气,想象力的进一步发展也少了一个契机。

2.由于开展校企合办新模式,提高技校学员就业率,大大加强了技校声誉。

3.和一般校企联合模式相比,该技校与多家企业合作,且拥有一般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并不过分依赖于单一企业,降低技校风险。根据各企业需求差异,及时调整技校资源,以实现其合理分配的目的,提高资源利用率。

上一篇:试析京津冀循环经济的联动发展 下一篇:浅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