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16 04:31:16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是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顶岗实习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为就业打下基础。本文从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解决措施,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提高实习质量和效果,培养出高素质、全方面应用型人才。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的重要性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进行顶岗实习是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个人职业素养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实习对于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酒店行业,积累服务经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对于学校,可以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补充扩展课堂教学;对于酒店,可以缓解用工压力,储备后备人才。顶岗实习可以说是学生生涯与职业生涯无缝对接的最佳途径,如何提高实习质量,取得良好效果,是需要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实习目的不明确、实习内容缺乏了解

部分学生对实习有错误的理解,认为实习是得学分、拿文凭;是工作,挣工资;是端盘子,叠被子;是酒店的廉价劳动力,占用了较多的学习时间。还有很多学生对实习内容缺乏了解,认为实习就是一个校外课堂,会有老师手把手教,不会可以反复学,错了可以重来。

2.思想准备不充分,心理上、环境上不适应

很多学生心理波动较大,陌生的生活、工作环境无法适应,想回家回学校,不愿意实习。还有些学生怕吃苦,无法适应倒班,对实习住宿条件不满意,无法接受平房、地下室的住宿条件,无法适应与正式员工、外校实习生同住一个寝室。

3.对实习机会不重视、不珍惜,抱怨多

实习过程中一遇到困难,就想放弃,不懂得珍惜这是一次利练与成长的机会。对实习工作岗位挑三拣四,偷懒,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抱怨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心态不端正,工作态度不积极,对酒店辛苦工作感到厌烦,成就感降低,有的甚至顶撞客人与领导,出现迟到、早退、矿工的现象。

4.人际交往能力差,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多数学生不善于沟通,人际交往能力差,工作协调能力有待提高,缺乏与人交谈、倾听的艺术和技巧。对老师依赖感强,遇到问题找老师,独立能力较差。

(二)学校方面

1.对学生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足

实习前教育培训不到位,仅仅依靠实习前的动员大会。学生法制观念不强,不懂劳动法,心理健康教育缺乏。

2.缺少高水平的专业指导教师队伍

多数指导教师任务繁重,既要保证学校的课堂教学,又要分身指导实习,实习效果难以保证;有些指导教师负责几十个学生的实习工作,沟通交流不及时;有些指导教师缺少实习管理指导经验,或指导方法不科学,遇到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把指导责任推给酒店。对实习指导教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奖励机制,有些指导老师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实习生疏于管理。

3.实习基地的选择和合作机制不理想

选择实习基地时片面强调酒店的星级、品牌、所处城市等硬性指标,没有考虑到酒店的软性指标,如酒店文化、内部管理是否人性化、是否接收过实习生,是否有专门的实习生管理规章制度与福利制度等。经常更换实习基地,合作缺乏稳定性,酒店从经营效益考虑,对实习生的数量要求变化大。

4.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不够完善

实习计划与实习管理、考核制度是实习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尽管很多学校都有实习计划,但很多都不够周详,完善,缺少应急预案,具体实习期间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也够完善,实习管理的主动权多是在酒店手中,学校较少参与。

(三)酒店方面

1.对实习生不够重视,缺少系统的实习培训体系

有些酒店对学生培训时间过短,仅仅培训两天就上岗;有些酒店将实习生培训与新入职的正式员工一起培训;学生对酒店历史、文化、部门规定等不是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上岗,没有循序渐进地进入工作岗位。

2.对实习生的管理不够系统完善,缺乏激励机制

没有充分调动实习生工作的积极性,当实习生的工作受到肯定与嘉奖时,积极性、示范作用才会起到作用,才会更愿意出色的、积极地、主动地去完成工作,缺少针对实习生的奖励与激励机制。

3.对实习生的考核不到位

考核项目不全面,仅有硬性指标,缺少个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发展潜力地考核。酒店认为实习生实习几个月后就离开,没必要浪费人力物力去对实习生进行全面的考核。

4.人力资源潜流失

相当一部分实习生认为在酒店实习时很苦很累,只看到了辛苦的一面,对未来从事酒店行业信心度低,毕业后不愿选择酒店行业,造成了潜流失。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优化对策

(一)学生方面

要调整心态,转换观念,合理、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明确实习目的和实习意义,认识到酒店实习是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的一种升华和补充,加强对酒店行业的认识与理解,准备迎接各种挑战。

在实习期间要有吃苦的精神,树立大局观,摆正心态,不患得患失,不怕脏不怕累,爱岗敬业,多看多学多问,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积极参与酒店的各种活动,如参加酒店技能比赛、足球赛、联欢会等,融入酒店这个大群体,理解酒店的企业文化。工作中要学会思考,思考如何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如何更好地服务客人,培养酒店职业人的意识、能力,不断思考、总结,提高实习收获,通过自身的不断总结与教师指导分析,找准职业发展方向。

(二)学校方面

学校承担着重要的管理和教育的职责,应帮助学生顺利实现身份的转换与过渡。关注整个实习阶段学生的心理成长、专业成长,关注学生的职业选择心态和职业规划。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管理体系,提升实习效果,优化实习质量。要选择有经验、认真负责的专业指导教师,做好酒店与实习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要精选实习基地,选择有接收实习生经验、有实习生培训系统、管理制度、重视实习生发展,软硬性条件均适合的实习基地。

在实习准备期,做好周密的实习方案,包括实习目的、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成绩的考核、突发事件的预案等等。让学生客观、全面、准确地了解酒店行业的工作性质与具体工作内容,培养学生的行业意识,服务意识,在日常的教学生活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酒店行业是一个需要从基层做起的行业。坚定学生顶岗实习的信心,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化被动为主动,既要避免过份自卑又要避免盲目乐观,要帮助学生预见实习中的各种困难,知道如何应对、如何处理。

在实习初期,指导教师要与酒店、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帮助学生心理上、身体上适应酒店的环境,学会与人沟通,微笑乐观面对工作。学校要健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来考核、管理学生。

实习中期,要加强过程指导,此时学生们已适应工作环境、工作岗位,对工作可能会有新想法,如想轮岗换岗,想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想参与技能比赛等,学校应鼓励、支持学生的新想法,不要怕麻烦。

实习末期,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浮躁、偷懒、想家等的心理,要加强引导,珍惜实习机会,为将来走上社会,积攒更丰富的社会经验。

实习结束时,要注重实结,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在以后的实习避免这些问题与改进。

(三)酒店方面

要重视实习生的入职培训,不要与新员工入职培训一起,要针对实习生有专门的培训系统,通过入职培训,介绍酒店发展历史、企业文化、服务理念等,使学生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行业自豪感。培训时观察学生们的职业潜力,安排实习岗位时,尽可能做到学生意愿与能力相统一。

正式入职后,要多关怀、关心实习生,知道他们缺少社会经验,给他们一个循序渐进地适应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他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是酒店的一员,顶岗实习是要能独挡一面,尽快完成身份的转换。在实习中期,可实行实习生轮岗制度,发现实习生中的人才,满足实习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时刻培养实习生酒店职业人的意识,形成强烈的服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为酒店储备人才,鼓励实习生毕业后回到酒店继续工作。

总之,顶岗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是学生提高个人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酒店解决用工困难,培养储备人才的重要办法。虽然现在旅游管理专业酒店顶岗实习存在很多问题,但只要学生、学校、酒店三方共同努力,一定能使顶岗实习收到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上一篇:浅谈初中物理课堂透视和改进办法 下一篇:浅议“ 农家乐”旅游经营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