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区草莓促成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16 02:59:01

西安地区草莓促成栽培技术

摘要 西安地区是设施草莓的最佳生态种植区,为市民提供安全、优质、营养的无公害食品,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总结了西安地区草莓促成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区草莓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莓;促成;栽培技术;陕西西安

中图分类号 S668.4.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107-02

西安市位于秦岭北麓,属于亚热带季风区,土质中性至微酸性,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草莓生长的最佳生态种植区,其果实含糖量高、果肉细密、色泽鲜艳、香味浓郁,有“水果皇后”之美誉,深受市民的喜爱。西安地区草莓促成栽培面积占生产总面积的40%,平均产量22.5~45.0 t/hm2,平均产值45万元/hm2以上。为进一步促进设施草莓产业的良性持续发展,现将西安地区草莓促成栽培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供草莓种植户参考。

1 6月

以清洁田园为中心。一是彻底清理前茬作物秸秆、枯枝、病残叶,并集中销毁,降低病虫基数;二是拆除棚膜,深翻土壤,高温晒垡,杀菌洗盐[1-2]。

2 7月

以土壤熟化和消毒为中心。一是施农家肥60~75 t/hm2、生物腐熟剂适量,深翻30~40 cm,熟化耕层土壤;二是结合整地,使用化学农药,如多菌灵、福美双、敌克松、高锰酸钾、重茬克星、绵隆、毒死蜱、辛硫磷颗粒剂等,杀灭有害病虫;三是关闭天膜地膜,高温闷棚20~30 d。

3 8月

以前期准备和科学定植为中心。一是重视底肥,即施毒死蜱或辛硫磷颗粒剂75 kg/hm2、平衡型三元复合肥450 kg/hm2、过磷酸钙600 kg/hm2、活性菌肥或微生物肥适量,精细旋耙。重茬田块,化肥用量按比例降低1/3,农家肥不足地块,在垄面条施膨化菜籽饼2 250~3 000 kg/hm2;二是垄向规划,即垄向同大棚走向,垄距90 cm,垄面45~50 cm,垄沟26~30 cm,垄高以品种而定(最少30 cm以上);三是选苗定苗,即选用四叶一心期秧苗,叶片肥厚,叶色稍淡,根茎粗壮,根茎部的一次性根多,无病虫感染;四是适期定植,西安地区一般在8月20日前后,平均气温低于23~24 ℃,持续10~15 d,按照适期偏早的原则,最迟在9月上旬结束;五是科学定植,即提前1~2 d将垄和沟浇透水,秧苗弓背朝外,根系横卧舒展,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六是合理密植,即每垄栽2行,株距15~25 cm,定植9万~12万株/hm2;七是促进缓苗,即定植后立即浇透水,一直保持土壤湿润,直到秧苗中午不萎蔫为止,缓苗后,垄面见干见湿;八是预防病虫害,即定植后第3天,叶面喷施药肥混合液(苗菌敌+代森锰锌+磷酸二氢钾),7 d后2次叶面喷施药肥混合液(世高+丙森锌+植物动力2003+磷酸二氢钾),防治炭疽病[3-4]。

4 9月

以培育壮苗为中心。一是秧苗整理,即扶正根系,弓背定向,查漏补缺,去病换弱;二是植株管理,即摘除老叶、病叶和匍匐茎,保留3~4片完好功能叶,中耕垄面1~2次;三是促进花芽分化,即结合中耕,在垄中间沟施磷钾型复合肥150 kg/hm2,控制氮肥和水量;四是预防病虫害,病害以防治炭疽病、白粉病为主,药剂选用福星、世高、味鲜胺、使克等治疗性杀菌剂和代森锌、丙森锌、代森锰锌等保护性杀菌剂叶面喷施。地下害虫蛴螬和根结线虫,分别选用毒死蜱和敌百虫药液,对着芯部喷淋或灌根。叶部菜青虫、红蜘蛛、蚜虫等害虫,选用吡虫啉、阿维菌素、毒死蜱等叶面喷施。也可同时加入植物动力2003,或碧护,或爱多收,或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合理搭配,现配现用[5]。

5 10月

以促进花芽分化和授粉为中心。一是植株开始现蕾时,结合浇水,追施尿素60~75 kg/hm2;二是现蕾盛期,顺垄沟追施三元复合肥300~375 kg/hm2,随后覆盖黑色地膜(地膜只盖到高垄的两肩部);三是覆膜保温,即当日平均温度在15~16 ℃时,覆盖大棚三防膜,随即浇水,前3 d保持两边通风;四是温湿度调节,即白天28~30 ℃,最高不超过35 ℃,夜间12~15 ℃,最低不低于8 ℃,第一花序分化期,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五是熏棚防虫,即下午关棚后,用敌敌畏乳油对水喷走道,晚上熏蒸一夜,第2天及时通风换气;六是放置蜂箱,即熏棚数天以后,于花期前7 d,大棚放入蜜蜂15~30箱/hm2;七是应用赤霉素防止休眠,即覆膜保温后,配制6~8 mg/kg赤霉素药液喷淋生长点;八是病害防治,即当花蕾第1朵花露白时,开始预防灰霉病,选用速克灵、施佳乐、扑海因、异菌脲、磷酸二氢钾、爱多收或芸苔素内酯等肥药混合液,间隔7~10 d,连续喷2~3次。

6 11月

以肥水管理和温湿度调控为中心。一是当70%草莓果实呈拇指大时,借助水肥一体化系统,随水追施氮钾型复合肥105~120 kg/hm2,连续追施2次,间隔10~15 d。二是再次应用赤霉素,即当第1茬果转白,第2茬果现蕾,心叶长到3~4 cm长时,对着生长点喷淋5~6 mg/kg赤霉素。三是防寒保温,即现蕾前白天26~30 ℃,夜间12~18 ℃。现蕾期,白天25~28 ℃,夜间10 ℃,不可超过13 ℃。开花期,白天22~25 ℃,夜间8~10 ℃。开花期,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若夜温低于5~6 ℃时,加盖二棚膜至三棚膜,尽量维持棚内夜间温度在5 ℃以上。四是疏花疏果(多级花序品种,在疏花时只留前3级花序,单花序品种,前2级花序不疏花。前期留5~7个果,后期留3~5个果)。五是病害防治,即花期以防治灰霉病为主,膨果期以白粉病为主,药剂依次选用速克灵+医用青霉素+医用链霉素+碧护、异菌脲+福星+爱多收+磷酸二氢钾、施佳乐+ 微补果力+磷酸二氢钾,间隔期10 d。若遇连阴雨天气,选用腐霉利、百菌清、硫磺等烟剂防治。

7 12月至翌年1月

以水、肥、气、热、害协调管理为中心。一是保温防寒,即果实膨大期,白天20~25 ℃,夜间6~8 ℃。果实采收期,白天20~23 ℃,夜间5~7 ℃。随时收听气象预报,当灾害天气来临,棚内温度降至0 ℃时,及时采取保温增温措施,严防冻害。二是人工补光,即安装植物补光灯600~750个/hm2,灯高1.8 m,每天补光5 h(17:00―22:00)。三是水肥管理,即果实始收期、盛收期,随水追施高钾型复合肥各1次,每次60 kg/hm2,间隔8~10 d。四是换气补气,即适时通风,排出有害气体。棚内悬挂二氧化碳气肥,冲施生物有机肥,补充棚内二氧化碳。五是病虫害防治,以灰霉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和蓟马为主。白粉病选用双苯环唑水分散颗粒剂、嘧菌酯、醚菌酯等药液交替叶面喷施。灰霉病选用甲霜灵可湿性粉剂、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等药液交替叶面喷施。蚜虫选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毒死蜱、苦参碱水剂、三氟氯氰菊酯乳油等药液交替叶面喷施。红蜘蛛选用阿维菌素乳油、灭蝇胺可湿性粉剂等药液交替叶面喷施。蓟马选用多杀菌素乳油、甲维盐乳油、阿维菌素乳油、啶虫脒乳油等药液交替叶面喷施。

8 翌年2―5月

以控温防旺管理为主。一是温度调控,即随着春季气温逐步回升,中午尽量控制在30 ℃以下,当外界最低温度稳定通过7~8 ℃时,昼夜通风;二是肥水管理,即追肥以磷钾型复合肥为主,土壤水分见干见湿;三是应用抑制剂控制营养生长,即若苗子有徒长迹象时,选用多效唑或矮壮素,叶面喷施;四是病虫害防治,参照12月至翌年1月的工作方法。

9 注意事项

一是保护授粉蜜蜂。每次施药时段,将蜂箱移出棚外,待药味散尽放回原处。二是精配营养液。膨果期追肥,每次追施复合肥120~150 kg/hm2,浸泡7 d后,再二次稀释成0.2%营养液,同时加入一定量微量元素肥,匀速注入滴管带内。三是植株调整。全生育期多次整枝,应摘除老叶,保留4~5片功能叶;摘除病叶和匍匐茎;摘除多余侧芽,每株保留健壮侧芽1~2个。

10 参考文献

[1] 陈一飞,路河,刘柏成,等.日光温室草莓立体栽培智能控制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13(增刊1):184-189.

[2] 纪开燕,郭成宝,童晓利,等.设施草莓立体无土栽培的主要模式与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3(6):136-138.

[3] 张豫超,杨肖芳,苗立祥,等.三种草莓立体栽培架型及生产性能比较[J].浙江农业学报,2013(6):1288-1292.

[4] 邢文鑫,赵永志,曲明山,等.草莓立体栽培概况[J].河北农业科学,2011(7):4-7.

[5] 张豫超,杨肖芳,苗立祥,等.草莓立体栽培模式研究初报[J].浙江农业科学,2012(2):170-172.

上一篇:铁岭地区樱桃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下一篇:以工程应用为导向的JAVA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