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图书馆发展现状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2-08-15 08:52:54

中职学校图书馆发展现状及解决策略

摘要:图书馆是中职教育办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当代图书馆包含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文化娱乐的功能。拥有高素质的馆员和高素质的读者,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是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机构。无论在学校教科研工作,还是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巩固专业知识,提高教师、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 信息资源 发展现状 解决策略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传递的加速,已成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有效途径。随着知识信息“爆炸式”增长,知识信息传递更新速度加快,学校师生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图书馆作为贮存人类知识的宝库,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已成为现代社会主要信息机构之一。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图书资料情报中心,是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重要辅助机构,一所学校的科研及教学水平与该校的图书馆规模息息相关。

一、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1.信息资源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大部分中职学校罔书馆在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时都缺乏整体规划,没有一个长期的文献信息资源采购计划。文献信息资源较泛滥,质量不高,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的信息资源得不到及时补充,或者说更新慢,不利于中职学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2.信息资源及管理设施落后。中职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大都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上,采、分、编、图书加工、借阅流通一系列业务工作仍以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劳动量大、速度慢,不规范,造成了图书馆基础工作效率的低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出版物大量涌现,已打破了传统的印刷品一统天下的局面。中职学校馆的绝大部分设备相当落后,深层次的参考咨询和情报检索开展不起来,信息资源及设备落后,使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图书馆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

3.术人才相对缺乏。实现中职学校图书馆现代化,管理人员的素质是首要的因素之一。随着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手段不断在图书馆中得到应用,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知识结构。但中职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人员比例较小,图书馆专业人员更是寥寥无几,以致馆员对业务学习和馆际交流学习机会较少,业务学习一般停留在馆内交流上。

4.图书馆数字化水平低。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全社会对数字图书馆的重视,高校和大型图书馆的数化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重视,在资金和技术上都加大了投入。然而,与此相反的是,中职学校图书馆大都成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旁观者。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对图书馆员要求很高,中职学校图书馆一般不具备从事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技术力量。网络建设的进行,需要有专职部门负责管理全馆的系统网络并进行维护和应用开发。而传统的中职学校馆系统维护部门往往为兼。

5.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体现在图书馆服务中,就是要以读者为本,把满足读者需求作为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图书馆要始终坚持以人本,以读者的利益为向导,切实维护和保障读者在利用图书馆中的各种合法权益,尊重读者、平等享受图书馆服务、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的权益。要尊重图书馆馆员成就事业的和谐的人文环境,形成全体图书馆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对策

1.合理地规划信息资源建设。要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经费充足的前提下,网书馆管理人员要做好科学的计划,依据“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建用并重、逐步完善”的原则进行信息资源的建设。每年年初和月初应做好当年和当月的采编计划,在计划内应科学、全面地进行采编。逐步形成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比例协调、实用性强的中职学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结构。

2.中职学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馆藏规模,各中职学校图书馆根据学校专业设置,专业特色建立了完整的馆藏体系。随着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传统图书馆的印刷型文献已经不能满足读者对文献资料的需求,因此要加大现代技术的投入,网络下的图书馆建设离不开先进的软硬件环境的支持和不断的更新、维护,因此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在图书馆内部有条件地逐步将本馆的特色馆藏数字化,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将文献载体形态由印刷型向数字化电子化方向发展,建立自己的馆藏书目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和网上信息资源导航数据库,使中职学校图书馆馆藏保持自己的完整性,连续性和使用性。

3.特色馆藏,打好信息网络化基础。面对大量的印刷型文献、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建设特色化馆藏对中职学校图书馆得尤为重要。网络资源大大丰富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取代馆藏资源,一是网络信息资源多是在印刷型文献基础上形成的,以二次文献居多,利用价值低,二是网络信息杂乱无序,任何人都可在网上消息,可信度低,另外,有价值的信息都需要付费,一般的小型馆难以支付。从现实来看,“无纸社会”时日尚早,电子文献不能完全取代纸质文献。印刷型文献浏览方便,还是很适合大多数人,是信息交流的主要资源。在21世纪,实体图书馆是不会被取代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将会并存互补。小型图书馆应该继续以搞好自己的特色馆藏为主。

4.队伍建设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图书馆的采访、分编、典藏、流通、咨询等每项工作都需要有经验的人员去完成,特别是互联网在图书馆应大力应用,如果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图书馆学术研究队伍是无法稳定支撑图书馆这座大厦的。在当前的图书馆工作中,除了要认真完成一般的借阅服务、情报服务等外,网络下的图书馆员,还应当努力掌握网络知识,掌握不断深人的情报检索技术,适应网上人机对话的需求。在工作中除了应掌握图书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当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主要读者群的专业知识,新兴学科的发展动态,边缘学科、交叉科学等知识,并积极开展继续教育,不断充实新知识,使图书馆员的知识与技能不断得到补充、拓宽、提高。要形成以图书馆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多方参与的信息资源建设队伍。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重点工作,关系到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中职学校图书馆在进行史献信息资源规划时,要努力克服现状中的不足,结合本地和本学校的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丰富、优化馆藏资源。

5. 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图书馆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平台。“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是图书馆生命之所在。在当前信息时代,图书馆不能只满足借还图书,应更新观念,改变传统服务模式,开展创新服务。

总之,在全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形势下,中职图书馆也应该力求发展,与职业教育齐头并进,力图做到有所作为,为中职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浅谈道岔故障处理与分析 下一篇:对提高几类护理工作效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