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情境创设灵动的低年段品德课堂

时间:2022-08-15 07:43:15

用生活情境创设灵动的低年段品德课堂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小学生的言行举止,都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低年段品德课堂的教育,应尽量的用生活情境创设,这样才可以帮助小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教育培养上,促使小学生的能力积极提升。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生活情境;低年段;品德课堂;创设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品德教育的难度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当代的低年段学生,他们面对的环境和时代,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如果还是应用老旧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得到预期教学效果,还容易给学生的成绩提升、能力巩固等,都造成较大的阻碍。

一、低年段品德课堂的特点

品德教育在近几年的发展上,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同时对于国家的未来人才培养,也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低年段的品德课堂,其特点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日常的品德教育当中,必须对学生的活泼好动现象有效的控制。有些低年段小学生,在课堂上十分不安分,与教师出现了强烈的顶撞现象,同时在行为上特别极端,这就给自身的成长、将来的进步等,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低年段的品德课堂,必须将学生的行为、言辞做出改善,要求他们能够与教师正确的交流,减少固有的问题。第二,在低年段的品德课堂教育当中,一定要积极的联系生活实际。单纯开展理论上的教育,并没有办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还容易让学生对品德的理解出现严重的偏差。

二、生活情境创设的原则

(一)合理性原则

在现阶段的教育当中,低年段品德课程的教学工作,展现出了一定的难度,应该充分的顾及到学生的看法和观点,不能表现的过于超前,否则很容易在教育工作中出现严重的不足。建议在低年段品德课堂的生活情境创设上,要充分的遵循合理性原则。例如,在一年级下册的品德课程当中,《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课的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自身的小伙伴进行罗列,然后分享和小伙伴之间的一些趣事,或者是互相帮助的情况。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当中,经常会结伴而行,由此建立的友谊是比较深厚的。同时,当小伙伴忘记带钥匙的时候,邀请小伙伴到自己的家中做作业、共享晚餐等,都是非常友好的行为,有助于帮助低年段学生更好的树立互相帮助的思想,在个人的品德提升上也非常明显。针对这样的小故事进行分享以后,可以在学生当中形成较多的共鸣。

(二)有效评价原则

低年段的品德课堂当中,教师在应用生活情境创设的时候,不能总是对学生进行夸赞,在部分情况下,还是要进行正确的评价,要让学生对某些行为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要积极的约束自己,不能总是认为自己年龄小,做什么都能够被原谅,这种思想是非常错误的内容。例如,在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课程当中,《我换牙了》一课的学习上,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换牙体验和过程进行分享,有些小学生非常勇敢,没有流泪,没有缠绕父母来求安慰;有些小学生则存在父母帮助的情况,在换牙过程中展现出了一家人的和谐;有些小学生则存在强烈的“公主病”、“少爷病”,根本没有自立的能力。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无论是批评还是赞赏,都应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样才能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在品德的纠正上,不断的得到更好的成果。

(三)阶段性进步原则

在低年段的品德课堂当中,想要让学生达到持续性的进步,一定要对学生做出科学的引导,不能总是让学生按照被动学习的方法来完成。由此可见,生活情境的创设过程中,阶段性进步原则,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二年级的品德课程当中,《我升入了二年级》一课的学习上,教师必须向学生提问,升入二年级代表着什么?大家都有怎样的进步?要让学生积极的去回忆自身之前一年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与父母相处的情况。升入二年级,不仅仅代表着学习内容的增加,还代表着年龄的增长,要学会承担更多的责任,要积极的孝顺父母,要与同学和谐相处,要让自身的学业不断的进步,这样才能不负家庭的关爱和同学的帮助。阶段性进步原则在落实的过程中,重在对学生科学的引导,一方面继续发挥优势,另一方面掌握好自身的劣势,不断的去弥补和纠正,从而减少骄傲的心理。

三、用生活情境创设灵动的低年段品德课堂

(一)利用教材素材创设情境

一般而言,低年段品德课堂的教育过程中,在于对学生的一些基础理念更好的健全,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玩耍的过程中,都采用正确的观点来对待,减少一些错误的思想、极端的行为。在生活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利用教材素材来创设,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助小学生,对品德知识更好的理解。例如,现阶段的很多小学教材,都会在课程的课后练习上,出现“想一想”、“考一考”等内容,目的是让低年段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减少固有的不足。我们可以将这些锻炼,与日常生活更好的联系起来。在教育学生要文明用语的过程中,可以设定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互相之间上台表演,在进入到别人家的时候,必须主动的问好,要积极的打招呼;不能对别人的东西随意触碰;要通过一些文明的语言来交流;促使学生在放学后,能够与家长更好的交流,与小伙伴玩耍的时候,达到和谐的目标。

(二)依据生活素材创设情境

在低年段的小学生当中,他们面对的环境和过往有很大的不同,在诱惑因素方面也比较多。我们在低年段的品德课堂教育中,可尝试依据生活素材来创设情境,由此让学生在内心的触动程度上不断的提升,为日后的学习、生活等,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例如,低年段学生非常喜欢玩电子游戏,尤其是当代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盛行的情况下,他们对于这些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较高,同时展现出不爱学习的情况。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报纸媒体上,搜集较多的素材,然后通过班级演练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正确学习习惯、错误学习习惯所产生的后果,由此来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做出约束。当学生在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上较高时,很容易对自身的眼睛造成伤害,在身体的发育上也会产生驼背的现象,还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给父母造成的伤心程度较高,这些都足以在生活中较多的体现,同时也会直接触动小学生的内心,让他们逐步的对不好的习惯做出改正,然后积极的与父母沟通,与教师交流,提高自身的行为约束能力。

(三)根据热点话题创设情境

对于低年段的小学生而言,既往的品德课堂教育工作,都是通过一些灌输式方法完成的,因此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师生互动效果,在具体的教学成绩上,也是有待提升的。建议在今后的生活情境创设上,可以积极的联系热点话题来完成。低年段小学生虽然在思考能力、学习能力上有待提升,但是在好奇心方面是比较重的,他们也会去关注一些与自身相关的热点话题。此时,教师可以将热点话题与生活情境更好的联合起来,让品德课堂的教育,达到流畅、自然的效果。例如,部分低年段的小学生,出现了严重的挑食现象,以至于自身展现为弱不禁风的状态,无法正常完成学业。这样的事情在低年段的小学生身边,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我们通过热点话题的讨论,可以充分的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品德的教育上,做出良好的融合,M而帮助低年段的学生,更好的生活,按照正确的模式来前进。

(四)利用家庭素材创设生活情境

低年段的品德课堂教育中,利用生活情境来创设灵动的课堂,需要在众多的素材上积极的把握,一方面让学生的内心加深触动,另一方面在个人的能力上、成绩上不断的进步,要达到多方面发展的目标。建议在今后的生活情境创设上,要积极的利用家庭素材来创设,这样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小学生是非常淘气的,在思考的内容上非常少,有很多不好的举动、不好的言语,都容易对家长、同学造成特别伤心的情况,童言无忌的现象必须得到纠正,不能任由恶化。例如,在低年段的品德课堂当中,《我很整洁》一课的学习当中,应该教育小学生,要独自收拾自己的屋子,努力的学习生活技能,自己去洗衣服、洗袜子,将被子叠好,将书本规制整齐,不能总是让家长操劳,让自己的房间整洁以后,会得到家长的肯定,减少父母的工作量,同学在来家中做作业、玩耍的时候,也会有更好的印象。这些都非常容易创设的家庭素材,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容易让低年段的学生接受。

四、总结

本文对针对用生活情境创设灵动的低年段品德课堂展开讨论,现阶段的品德教育,基本上得到了较大的进步,过往的很多问题,都在采用积极的方法来解决,未出现严重的问题。日后,应继续在品德课堂教育上,加强生活情境创设。

参考文献:

[1]李倩.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上的情境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4,08:16.

[2]王瑞玲,颜秀峰,赵树廷.《品德与生活(社会)》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34:103-104.

上一篇:浅析在小学中段培养学生习作中读者意识的方法 下一篇:浅析中学数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