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后“剩下来的是什么”

时间:2022-08-15 07:19:03

教育之后“剩下来的是什么”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已经教给了学生什么?能够教给学生什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教育价值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师的价值。著名物理学家劳厄先生在讨论教育问题时曾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时所剩下来的东西。”[1]这句话讲得很好,颇耐人寻味。但是劳厄先生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剩下来的是什么,这就给了我们思索和想象的空间,需要我们去继续探索和研究。那么,当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他们身(包括心)上剩下来的究竟是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恐怕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应该说,劳厄先生已经给出了一部分答案,但是他又言尤未尽。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去思考“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思考学校教育给人“剩下来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教育之后剩下来的究竟是什么呢?下面是笔者对这一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 教育之后能够“剩下来的东西”有什么特点

一般来讲,剩下的东西就是经过一轮或几轮淘汰以后留存下来的东西,既然经过了淘汰过程的洗礼,显然不是轻易就能留下来的。它能够被留下来,肯定有其被留下来的特有品质。否则,它也只能被淘汰。因此,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当学生离开学校时,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各种影响能够在其身心上剩下的东西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

不易遗忘。能够“剩下来的东西”往往比较容易保持,肯定有一些生理或心理的因素在支持它,维持着它的保持。比如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经常得到回忆和再现,得以应用;或者是教育内容本身的特点、个性鲜明,给人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令人终身难忘;或者是教育内容是受教育者亲身体验的结果,与个人经验密切相关,是个人体验的一部分;或者是教学方法十分巧妙,方法独特、新颖、有效,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等。

应用广泛。心理学研究表明,练习、复习和巩固是防止遗忘的重要的条件。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经说过,复习是记忆之母。一项知识或技能越是被广泛应用,越是容易得到有效保持;越是不应用,就越是容易遗忘。正如桑代克所提出的那样,一个已形成的可变的联结,若加以应用,这种联结的力量便会增强(即使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的联结,若不予以使用,这种联结的力量便会减弱(即失用律)[2]。可见,一种东西能够不被人遗忘,得到良好的保持,应用广泛应该是其重要的条件和特点。

具有可迁移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一项知识、技能越是具有可迁移性,就越是容易保持。所谓具有可迁移性,也就是某知识、技能能够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类似问题情境中去。对于这一点,许多心理学家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论述。加涅把迁移作为学习者内部心理活动过程,纳入学习过程的概括阶段之中,并强调“教学生迁移”,给学生提供在不同情境中运用提取过程的机会[2]。布鲁纳也在提倡教给学生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时候,强调学科基本结构有助于知识的迁移。他说:“领会基本的原理和观念,看来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必须学习那个适合于理解可能遇见的其他事物的模式。”[3]布鲁纳的所谓“那个适合于理解可能遇见的其他事物的模式”就是认识和改造事物的原理和方法(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讲,就是布鲁纳所说的学科的基本结构)。因为只要掌握了这些原理和方法,就可以灵活地广泛地运用,也就是具有了迁移的能力。

二、 教育之后“剩下来的”是什么

关于人们接受学校教育后剩下来的东西是什么,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皮亚杰认为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形成和建构认识世界的“图式”;布鲁纳则认为教育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科基本结构”;奥苏贝尔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瓦根舍因则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学习和研究各种“范例”;赞可夫则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进行理论思考,以“理论知识”为主,了解掌握知识的“学习过程”。这些认识和研究,为我们认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有着十分有益的启示。根据这些教育思想大师的启示,我们可以初步分析和推论出学校教育能够剩下来的东西是什么。概括起来讲,不外乎方法、能力、习惯、态度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方法。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是我们应对一切问题和困难的武器。在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方法正确,往往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常常事倍功半。我们在学校学过的知识很多,如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等。其中策略性知识主要是方法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一部分也属于方法性知识。在学校教育中,陈述性知识往往容易遗忘,而程序性知识,尤其是策略性知识一旦习得,则往往不容易遗忘,常常会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主要是由于陈述性知识更多的是依靠语义记忆,而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则可借助更多感官(如眼看、耳听、手记、脑思,甚至动觉、触觉、平衡觉等)来巩固知识,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生的理解和体会更加深刻,当然有助于知识的保持和巩固。如解题方法、学习方法、操作方法、思维方法等。杜威认为,一个人怎样思考通常比他思考什么更重要。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怎样问一个合适的(有趣的、令人深思的)问题,不要只强调死记硬背[4]。杜威的这一思想说明了方法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一位中学校长让来看望他的他曾教过的已经考上大学的学生重做当年高考的化学试卷,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平均成绩只有16.3分。所得分数主要是与化学思维方法有关的内容,也就是说这些试题中的具体化学知识和运算方法几乎遗忘殆尽。而当年这些学生所在班级的同学在高考中化学的平均成绩是94分。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在科学教学中,是把知识本身作为目的,还是把知识作为工具和手段,以掌握科学方法为目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思想[5],两种不同教育观,教育的结果和效率往往也是截然不同的。

能力。心理学认为,所谓能力就是人们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与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能力不是无本之木,不是无源之水,它是由知识转化而来的。但能力又不是知识,它是知识被消化吸收以后,沉淀而成的知识的“结晶体”,是知识的“浓缩液”。没有知识的积累,也就没有能力。知识好比是花粉,能力好比是蜂蜜。或者说,知识好比是化学原料,能力好比是化工产品。化学原料可以生成化工产品,但化学原料不是化工产品。化工产品往往具有化学原料所不具备的作用和功能。人们经常抨击的“高分低能”现象,实际上就是只注意知识积累,忽视能力培养的教育现象,即一个人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甚至是大量的知识积累,但他的知识只是死的知识,甚至机械记忆的知识,只注重了量的积累,而忽视了结构的改造,没有完成对知识的浓缩和结晶等加工制作的工作。这种知识一方面容易遗忘,另一方面不容易被有效地应用,更难以灵活应用。也就是说,他们的知识没有完成向能力的转化过程,是“夹生饭”,没熟,没有彻底消化和吸收。所谓有能力的人,就是能够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人。无论学校和老师注意与否,他们都要培养学生一定的能力,但培养什么能力,培养多高的能力,在不同的学校之间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学校教育结束之后,在学生身上剩下的东西之一,必然包括能力。当然这是一种存在着很大差异性的能力,是分化了的能力。问题在于,我们给了学生多少能力?是高级的能力,还是初级的能力?是重要的能力,还是次要的能力?是全面的能力,还是片面的能力?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数学教师刘定一也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教什么,怎样教,才能使学生遗忘的东西最少?”这可以推导出一些大大提高效益的教学原则,例如:知识易忘,能力永存,所以发展能力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6]。

习惯。有人说,社会是一个染缸。其实,学校也是一个染缸。学校怎么教学生,老师怎么讲话,怎么做事,老师的一言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和感染着学生。而学生如果天天照着老师的方式说和做,天长日久也就形成了一些习惯。好的老师好的言行可能促使学生养成好的习惯,不好的老师不好的言行可能促使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但不管怎么说,学生在学校生活几年、十几年之后,肯定会养成一定的习惯,而这些习惯或多或少都与学校、老师有一定的相关。当然,习惯有好坏之分,一般来讲,学校都是要努力帮助学生养成它所期望的“好习惯”的。看来习惯也是学校留给学生的东西的一部分。习惯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长远的。因为习惯一旦养成往往难以改变,有人说,“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所以,学校不能不关注学生习惯的培养。

态度。一个人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知识和能力,而且也会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以用“态度”来概括(这里是广义的)。它们可能是师生有意而为的结果,也可能是师生无意而为,学生在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人们往往对其不够重视,认为它们不直接参与学习和工作,对学习和工作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其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精神动力,它们会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质量产生间接而重要的影响。人们常说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性格决定命运”就是讲的人的非智力因素对人生的影响,当然也说明它们对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和效率的影响。“态度”也是学生离开学校时剩下的东西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必然要剩下的一部分,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是否重视“态度”的作用,我们能够给学生什么样的“态度”,我们已经给了学生什么样的“态度”,是我们每一所学校、每一个老师必须思考和回答的一个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数学教师刘定一在讨论教育内容问题时还提出了一个能大大提高效益的教学原则,即自主学习的东西最难忘,所以要设法让被动学习更多地转化为主动学习[7]。可见,态度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也是教育可以剩下来留给学生的很有价值的东西。

方法、能力、习惯、态度等是教育之后“剩下来”的东西。难道剩下来的就没有知识吗?客观地讲,知识还是会有一些剩下来的。不过,大都是些方法性的知识、能力性的知识、习惯性的知识、态度性的知识,或者说是方法化的知识、能力化的知识、习惯化的知识、态度化的知识。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经久不衰”,成为“剩下来”的东西。而其他许多“知识”都由于容易遗忘、应用不广、缺乏可迁移性等难以“剩下来”。

三、 为什么说教育就是“将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来的东西”

我们知道,我们每个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或早或迟都是要离开学校的,而离开学校时,我们又不可能把老师和学校给我们的东西都带走,难免会落下一些东西,或者说必然要落下一些东西。我们带走的东西,也就是离开学校后剩下来的东西,它们主要是方法、能力、习惯、态度等。这些东西就是学校留给我们的东西,是学校教育存在的价值所在。

为什么说教育就是“将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来的东西”呢?

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为什么要办学校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办学校呢?是为了传授知识,还是为了别的什么?如果说是为了传授知识,这在古代社会似乎还能够成立,但在信息化社会已经来临的当代社会,如果说办学校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我们可以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非常广泛多样,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完成这一任务。在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信息传播速度日益加快的当代社会,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显然不足以说明学校存在的价值,必然还有其他价值赋予学校更重要的使命。那这个使命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就是发展,即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育的真谛在于促进人的发展。”[8]这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发展,特别年轻一代的发展需要学校肩负的历史使命。方法、能力、习惯、态度等核心智力和核心非智力因素都是具有发展价值的东西,是直接影响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离开学校时是否拥有这些素质,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成长与发展,甚至影响他们一生的成就,影响他们一生的幸福。

教育的真谛,即教育的宗旨,也就是教育的目的和价值。学校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什么?有人说是“道德”[9];有人说是求知欲(铃木道雄);有人说是价值创造(牧口常三郎);有人说是“人中人”(陶行知);有人说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10]。笔者认为,学校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11]。所谓教会学生学习,就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生从学校获得了这些东西,也就学会了学习,他就能够走上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创新、自主发展的道路。这也就是周国平先生所说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不愁拥有知识和技能,也不愁拥有道德和信仰。

总之,学校与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发展,在于促进学生迅速健康地发展。一个不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不是好教育,一个不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不是好学校,一个不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只有那些能够给学生带来发展,特别是带来健康、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教师、学校、教育,才是好教师、好学校、好教育。学校教育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培养人才,学校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即使能够教给学生,他们也会遗忘。那么,现代学校、现代教师必须思考:“当学生离开学校时,他们身上应该剩下些什么?”“他们能够剩下些什么?”“怎么才能使他们从学校带走最有价值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杨雁斌.创新思维法.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2):25.

[2] 施良方.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7,340.

[3] [美]布鲁纳.教育过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17.

[4] [美] Robert J.Sternberg,Elena L.Grigorenko.成功智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张庆林,赵玉芳,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78.

[5]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1.

[6] 刘定一.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九个命题.全球教育展望,2004(3):63-68.

[7] 陈焕章.教育原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0.

[8] 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259-260.

[9] 扈中平.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17-20.

[10] 司成勇.学校教育的最高目的――教会学生学习.成才,2000(11):9-10.(责任编辑关燕云)

上一篇:浅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下一篇:教会选择: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