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学道经历探幽

时间:2022-08-15 06:40:53

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近现代改良主义者。光绪二十年(1894),郑观应撰成《盛世危言》,该书以“富强救国”为主题,针对甲午战败以后的晚清社会提出了全面的改良主张,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很多人认为郑观应又是一位虔诚的道家弟子。他从小好道,相信得道成仙之说,自感心性凡庸、体质孱弱,且光阴易逝、生死无常,从而潜心学道,求缘访侣,晚年奉道尤笃。但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认真研究郑观应的学道经历,因而也就难以深入了解道教思想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

在郑观应的学道生涯中,庐山观妙道人戴公复、江西丰城人万启型是两个重要的人物。

《郑观应集》收录了万启型的《盛世危言后编序》,文章说:

迨甲寅季秋,以奇缘得遇仙师陈抱一先生,授以天元秘旨,嘱为广传大道。四方之士踵门而求道者纷纷不绝。陶斋先生闻之喜而不寐,亟托观妙道人为之介绍。乙卯春间,陈师降临,首授先生以玄科秘旨,嘉叹无已,甚惜相遇之太迟。自是先生来扬州受诀,始得一亲德范,而论次之间,倾心吐魄,毫无所隐,乃知先生直道德中人。①

1914年(甲寅),江西人万启型自称“以奇缘得遇仙师陈抱一先生,授以天元秘旨”。 陈抱一,即南宋道士陈显微,有《周易参同契解》、《文始真经言外旨》等。陶斋先生(即郑观应的别号)听说此事,深信不疑,就通过观妙道人介绍,结识了万启型,并向他求道。1915年(乙卯),郑观应到扬州,陈抱一降临,授予玄科秘旨。据此可知,郑观应结识万启型,是缘于观妙道人的介绍。

一、庐山观妙道人戴公复其人及修道经历

将郑观应介绍给万启型的观妙道人,即匡庐山(庐山)观妙道人戴公复。

戴公复曾为郑观应《盛世危言后编》作序,《郑观应集》已收入,题作《匡庐山观妙道人戴序》,文末云:

公复自少好道,幸遇异人,获授真传于南派,用功已三十余年。俾悉郑子所论多引先圣玄机,足为后学梯筏,不胜钦佩。惟自愧无文,述而不作,敬集先圣贤之言以为序。匡庐山观妙道人戴公复谨序于维扬书画舍。时年七十五。

《盛世危言后编》的潘飞声序作于宣统二年(1910),《匡庐山观妙道人戴序》也应当作于此时,在文章中戴公复说自己“时年七十五”,可知他生于1836年。按清末民初有著名画家戴振年,字公复,号白阳子,以字行,大庾人,曾官广东某知县,工山水花果翎毛,有《白阳画稿》。这个庐山观妙道人戴公复,应当就是画家戴振年(字公复)。因为序文提到“维扬书画舍”,表明他是画家;郑观应有《答戴君伯阳论道术书》,“伯阳”取自于《周易参同契》的作者魏伯阳,画家戴公复号“白阳子”,也应该就是“伯阳”的意思。在江浙一带,“伯”、“白”的发音很接近。

在序文中,戴公复说自己“自少好道,幸遇异人,获授真传于南派,用功已三十余年”,故其修道时间起始于1880年。他自称匡庐山观妙道人,主要在庐山修炼。戴公复说自己是明代内丹理论家陆西星的传人,曾反复称引陆西星之说,序文中有云:“谨述先贤陆子潜虚之言以解之。”郑观应《答戴君伯阳论道术书》亦云:“如未获真传,有百思不得其解者,请遵陆潜虚真人所云,购《陆真疏》、《玉皇心印妙经》,苟能口诵心研,百遍千遍乃至万遍,则精神默感,自然心花发明,洞澈玄理。”表明戴公复力劝郑观应读陆西星之书(按《陆真疏》即陆西星《参同契测疏》)。

二、万启型其人

据周海萍《万启型真人事略》介绍,万启型原籍江西,饱学多才,为清末扬州江都县最后一任县令。民国建立后,正入中年的他寄居淮扬,深恨怀才不遇,每日征歌逐酒,数年间弄得一身支离病骨,朝不保夕。后遇一隐于庐山的老道,见其病入膏肓,乃取一粒丹药,令其服之,之后病去无存,与前判若两人。万启型乃拜老道为师,获金丹大道,从此深居简出,每日在家潜修密炼。民国15年(1926)以后,大丹炼成,一日忽谓其家人曰:“余某日某时将去”,届时果无疾而终。②

按万启型为江西丰城人,字雯轩,郑观应有《致万雯轩先生书》。万启型为郑观应《盛世危言后编》作序,题作“同门后学丰城万启型谨序”。《皮鹿门年谱》云:“是岁(光绪二十三年)书院生举江西乡试者,有宋名璋……万启型等。”③ 可知万启型为光绪二十三年举人。中举之后,先任内阁中书,后授江苏省宝应县知县,宣统元年《政治官报》有云:“甘泉县知县谢元洪升补遗缺……以宝应县知县万启型调补。查万启型,江西举人,由内阁中书改捐知县,光绪三十二年八月选授江苏省宝应县知县,是年十二月到任。”④万启型曾以宝应县知县身份禀陈自治议事规则,内有“就原设教育研究会改设地方自治局”的请求。⑤他任江都知县,当在宣统年间。万启型入道之后,号式一子,郑观应有《追忆万式一先生》;万启型亦以“东华正脉式一子”之号评价明代陆西星著作“博而能约,简而弥精”。⑥

三、郑观应、万启型、戴公复三人的师承关系

戴公复的《匡庐山观妙道人戴序》作于1910年,表明在此之前郑观应已经认识了戴公复。在序文中,戴公复详细论述“道”、“术”,其谆谆教导之意,溢于言表,又郑观应《致观妙道人书》(庚戌后稿丁巳补刊)云:“前函论点化服食事,未尽所言。”可知郑观应跟随戴公复学道,两人有师徒关系。

周海萍《万启型真人事略》说万启型遇见一个隐于庐山的老道,服其药而去病,于是拜老道为师,获金丹大道,时当民国初年。可见万启型的师父是庐山的一个老道。这个老道,是不是庐山观妙道人戴公复?仔细考察,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戴公复生于1836年,民国建立时已经76岁,当然是“老道”了;他又经常在扬州从事书画活动,万启型与之相遇在扬州,也与《万启型真人事略》的叙述吻合。郑观应托戴公复把他介绍给万启型,亦可见戴公复与万启型的关系不同一般。因此,万启型在扬州遇见了庐山老道戴公复之后,得到传授,从此入道。其次,万启型给郑观应传授的道教理论,亦基本上源于戴公复,他为郑观应《盛世危言后编》作序,观点与戴序一致,又题作“同门后学”,等于说自己与郑观应“同出一师之门”。戴公复的《匡庐山观妙道人戴序》作于1910年,可见郑观应从戴公复学道在1910年以前;而万启型的《盛世危言后编序》说自己“迨甲寅季秋,以奇缘得遇仙师陈抱一先生,授以天元秘旨”,这可以认为是他最初入道的表述,时在1914年,而将他引入道门的就是观妙道人戴公复。因此,郑观应向戴公复学道比万启型至少要早4年。如此一来,虽然郑观应后来又从万启型学道,万启型亦不敢以师父自居,自称为“同门后学”。总之,就三人的关系而论,戴公复是师父,郑观应是大弟子,万启型是二弟子;而万启型对郑观应有传授之功。

上一篇:苏州何山漫话 下一篇:“四八烈士”黄齐生(连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