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责任成本为依据,结合项目特点开展二次经营

时间:2022-08-15 04:02:20

以责任成本为依据,结合项目特点开展二次经营

摘 要:随着建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设项目投资日益紧张,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成本控制,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已成为各施工单位关注的热点。因投标时为保证项目中标一般都会降造,这就给项目施工后成本控制及管理增加了难度,二次经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项目成本控制;项目成本;责任成本;建筑工程;投标;二次经营;控制措施

引 言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项目在过程中的二次经营已慢慢成为保证项目利润的重要措施。二次经营是贯穿于工程施工全过程的重要经营行为。投标竞争是施工企业的“第一次经营”,项目施工中的管理被称为“二次经营”。二次经营是甲乙双方履行合同时发生的一切商务经济行为,因此,二次经营是施工企业经营过程的一个有机环节,同时也是贯穿于工程施工全过程的重要经营行为。本文通过上海某机电安装工程,通过某些实例、案例、数据等分析如何通过二次经营有效的控制施工成本。

1 工程概况

2 投标阶段和合同洽谈阶段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实施方案制定

本工程合同中标价990万元,合同为图纸内容总价包干,图纸内容变更的现场签证累积金额在合同±5%之内不作调整;结算方式为合同价加签证(超合同价±5%的部分,即签证款项总和在±49.5万元以内不予增减)。针对外商投资特定得招标方式(两家外资和我公司共三家议标方式),投标图纸不齐今后变更机会较多,图纸内容包干等特点,我公司在投标阶段和合同洽谈阶段即考虑了成本控制。

在投标阶段,我公司即仔细分析外商项目的运作模式,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在投标报价时适当考虑中标后项目成本控制:考虑业主为外商,对国内建筑业不是非常精通,变更机会较多,我公司仔细分析可能的变更子目,在投标阶段尽量提高可能变更增加子目的单价,变更时我方能有较高的利润。对此在投标阶段我公司放大了管道安装等变更机会较大的项目单价,从而保证了在将来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量增加带来的较大的造价增加。

在议标和合同洽谈阶段,我公司据理力争,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始终保持专业公司的专业水准,在合同洽谈阶段既合理平衡了成本,又体现了我公司的专业水准,取得了业主的信任,为今后的工程顺利开展开了好头。

结合图纸部分内容描述不详的情况,在合同谈判时积极协商并调整施工范围,例如:投标中我方涵盖了10kV高压配电及两台进口柴油发电机的采购内容,对此我方在合同洽谈中先列举我国对电力的管理方式,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难点,使业主真正理解我方施工此部分的难处,并对我国电力施工管理要求表示谅解,同意将此部分施工内容由业主单独委托电力部门施工。对于发电机的采购在合同谈判时我方提出了“发电机由业主自己采购,可以享受进口设备退税的方案”,并且我方承诺以优惠价给予发电机设备安装。此方案一经提出,即得到了业主的肯定和认可。

这两个施工内容的处理既节约了业主投资,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肯定,又体现了我方专业水平的深度,合理的扭亏120万元设备款;通过合同洽谈阶段我公司的优良表现,即赢得到了业主的肯定和信任,也为今后的顺利施工做好了铺垫。

针对本工程以上所罗列的特点,我项目部在进场之初就明确了控制本工程成本的方法和思路,并制定了成本控制实施方案:①针对本项目是我公司在上海的第一次承揽工程,对市场特别是材料市场的不熟悉是明显的第一个难题,因此要求项目物资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上海的材料市场,从多家供货商中挑选出价格合理、质量合格、付款合理的3~4家供货商,并排出名次,留备将来采购时再用。②针对原投标图纸中设计不祥处,例如:FM200系统等,尽量创造变更机会,抓住业主心理将成本合理降低。③利用一切可以挖掘的时机和机会,采用上网采集等手段收集有用信息为合理变更创造条件和依据,合理降低成本。结合以上方案我项目部将此思路汇编写入项目管理手册中,作为项目平时工作的制度执行;这样不管是技术人员还是物资人员,包括项目经理都必须时刻牢记制度,按制度执行成本控制。

3 成本控制实施案例

案例1:严格执行公司成本控制制度,执行项目成本控制方案,全面控制项目成本

对于该工程为我公司第一个单独在上海承揽的安装项目,市场的调研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安装工程材料涉及面广,随市场原材料价格波动比较大;因此我项目部进入现场之初就按照公司有关成本管理的规定、制度和本项目制定的成本控制方法严格控制成本。施工中采用项目管理软件控制项目采购的价格和数量,出现变更及时向公司反馈调整软件中的计划成本。

本工程中材料设备费占工程造价70~85%,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部分,上海福尼克斯项目材料设备费中钢材占14%,其余是设备款。在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充分运用项目管理软件和项目控制成本方法管理,钢材成本节余4.9%,实现利润5.6万元;设备的采购严格按照公司的管理制度,公开招标采购,做到货比三家,逐个厂商多轮谈价。通过全员控制成本,材料、设备采购实现成本降低达10%,具体数额详见下表:

案例2:善于抓住业主心理,巧妙减少合同内施工内容,降低成本100万元

由于原招标图纸中图纸有部分设计不到位处,因此为本工程的变更留下了伏笔,但是如何善于把握业主心理,如何创造和利用变更机会这才是我项目部在施工中应处理好的关键。对此我方一是提高警惕,一旦机会出现就坚决不放过,二是主动寻找合同和图纸中漏洞,自己努力创造和制造机会降低成本。

(1)FM200系统原来要求三个房间采用气体灭火,后来业主在布置综合布线图纸时将其中两个房间都布置了电话、网络终端,并布置了办公桌椅。项目部利用甲方想要增加办公房间的心理,积极联系设计院向甲方宣传变更增加了安装工程量,同时联系FM200供货商,转达甲方意见增加办公区域减少FM200的覆盖面积。将原设计用FM200的两个房间变更为水喷淋系统;这样虽增加了低造价的水喷淋系统和网络电话的成本,但减少了高造价的FM200系统覆盖的两个房间。仅此一项即节约成本近80余万元(原三个房间FM200报价为108万,现在设备加施工管材及人工为21万)。

(2)洁净区域的消防报警及消火栓系统原来在我公司报价范围内,后来业主又将洁净区域单独发包给了洁净空调专业队伍(我公司没有洁净空调的资质),我公司主动制造机会将洁净消火栓及消防报警工程推给洁净区施工单位,仅此一项节省钢管、报警设备及电线等近20余万元。

案例3:积极主动发挥机电工程总承包作用,合理收取总包管理费

本工程为业主单独报建工程,我公司是机电工程总承包单位,取得了唯一的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许可证。业主对洁净区域安装工程及工艺管道工程施工进行了另行发包,但其施工必须以我公司的名义施工,这样洁净区域施工单位就要受我公司的管理,作我公司的分包单位,以我公司名义向政府部门报建、做资料整理工作。在业主的协调下,两家分包单位向我公司交纳总承包管理费34.6万元(按照分包单位施工费用(扣除设备费)的3%计取)。

案例4:与变配电设备供货商合作,打破供电行业垄断,降低成本近35万元

我公司施工范围内包含3台变压器和23台低压柜的设备采购和安装工程,上海供电公司要求设备及安装工程必须入所(即设备要在和供货商谈好后与供电公司物资部门签订物资采购合同,供电公司收取9%的设备管理费用。安装由供电公司指定的施工单位施工)。我公司在进场后即联系供电公司指定的变电所安装工程公司寻价,此公司仅安装费报价就达36万元,该安装费报价比我公司的其它合格分包商报价高出了十倍。在配电柜询价过程中,我公司了解到配电柜供货厂家与供电公司的特殊关系,要求供货商配合我公司将变配电部分运作成不入所工程,我公司承诺由其供应配电柜。经与该公司及变压器厂家多次协商,又找来了另外一家安装单位(利格工程公司),由我公司施工变电所安装工程,利格只负责做电气试验,我公司向利格支付试验费用5万元。这样我公司就节省近27万元的安装费用,并且比正常程序的变配电施工节约了供电局的9%的设备管理费用8万元。这种运行模式有其特殊性,但我项目部认为也有可借鉴之处:例如如何合理的绕过政府垄断行业的束缚,如何利用各相关方的特殊关系等等。

案例5:利用政府行业网站的指导信息,寻找有利依据,合理变更品牌,降低成本40万元

上海政府的消防网站,定期上海市推荐使用的消防产品。我项目部在查阅该网址时发现设计院设计的消防报警品牌(设计为FM认证产品)不属于上海市推荐产品,我项目部以此为依据,和甲方积极协商:为了保证工程消防验收的通过,应使用上海市推荐消防产品;甲方在衡量之后同意了我方意见。这样在业主同意的前提下,我公司合理的更换了产品品牌,降低了造价40多万元,并且业主还认为我公司非常专业。在无形中我公司既赚取了利润又赢得了业主的信任与赞许。

在成本控制中我项目部严格按照项目成立处期制定的方案执行,在项目施工中严格控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根据工程进行中不同时期不同情况,相应的采取了不同的控制方法,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项目部在公司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有效的控制住了成本,完成了公司下达的任务,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为公司赢得了业主的赞许。这些不仅仅是成本的合理控制,也是项目部正确处理好了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及工期控制的综合结晶。

4 结 语

在该项目的施工管理中项目部从始至终贯彻项目成本控制制度,严格运行成本控制措施,真正做到了有措施,有目标,有方法,严格执行,最终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也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特此总结供大家共读;文中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唐菁菁.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孙震.建筑工程概预算与工程量清单计价[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梁光荣.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J].山西建筑,2004.

[4]彭尚银,王继才.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徐蓉.工程造价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孙强(1976-),男,汉族,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暖通技术。

上一篇:埋弧电焊工艺在桥梁高墩施工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速铁路多跨连续梁桥悬臂浇筑线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