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心与省心

时间:2022-08-15 03:25:35

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个相当费心的工作,即便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也会把班主任老师弄得焦头烂额,疲于应付。因此,如何使班主任工作省心一些,就成为小学班主任老师经常提起的话题。下面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加强班委会、中队委员会的建设,使之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角色

班级的管理,仅靠班主任一人,而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会使班主任非常费心。为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尽可能充分发挥班委会、中队委员会的作用,使他们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角。

(一)建立得力的班委会、中队委员会

我从四年级开始带这个班,带班后我发现,几名班委会成员的成绩在班里都是顶尖的(如班长陈静、学习委员石晓雨),但是班级管理工作能力差。我想,应该选出一些更有工作能力的学生来担任班委会工作。于是,我给原班委会开会,直言了我的想法,并告诉他们,作为班级的一员,重要的不是处在什么位置,而在于发挥了什么作用。他们都表示理解。随后,我在班里进行了民主选举。结果,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上水平的李立凤同学当选班长,陈静被选为学习委员。之后,我又在学校大队辅导员的协助下,强化了中队委员会。由于新班委会是民主选举产生的,因此,在班里很有号召力、说服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自习课上,即使我不去教室,他们也照样把班级管理得秩序井然;学校分配劳动任务、组织活动,即便我不到场,他们也会安排得有条不紊。

(二)加强、扩大班委会、中队委员会的作用

新的班委会、中队委员会建立以后,我马上召开了一个全体会议,明确他们的任务和职责。我特别告诉他们:第一,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同学,关注同学的身心健康,为同学服务;第二,及时向班主任老师提出有利于班级管理的意见、建议;第三,每一个班委会、中队会成员,都是班级学习、纪律、卫生等几方面的管理者。会后,我曾经担心班委会成员不能做到这几点,想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提示、帮助,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同学们履行职责、服务同学的热情令我深深感动。去年,我班姜昆同学的父亲外出打工,秋收时家里的活忙不过来,几名班委会成员在征得我的同意之后,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帮姜昆同学干活,使原打算请假帮家里干活的姜昆同学没耽误一节课。今年刚开学的一节体育课上,王晓瑞同学不小心擦破了手,流了很多血,是几名班干部护送她到村卫生所的。敷药、包扎后,学习委员陈静主动为王晓瑞垫付了医药费。班里的同学无论谁学习、生活遇到困难,班委会、中队会成员都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班干部的带领下,班里的同学互帮互助,蔚然成风。同学们感受到了班干部的真诚和关爱,他们可亲的形象逐渐在同学中树立起来,做起班级工作自然就得心应手了。

二、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氛围,让学生的身心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班主任是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者,而学生则是现代班级建设的主人,要使学生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就必须在班级环境、氛围的建设上下足工夫,多费心。我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之后,首先在班级里开展了“三不”(不说脏话、不乱扔杂物、不随便花钱)、“三多”(多动脑、多锻炼、多助人)活动,将班里二十四名同学分为六个小组进行评比,一百分为基准分;违反“三不”者减分,“三多”突出的适当加分;每周进行一次小评比,每学期进行一次总评,评选出先进小组和个人。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评比,学生打架、骂人的现象减少了,互帮互助的行为增多了,逐渐形成了团结、友爱,比学习、比进步的良好班风。

我觉得,一个班级的卫生情况是这个班级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狠抓集体、个人卫生,也是班级工作的一个重点。搞好班级卫生是第一步。我们把班级中几名有良好卫生习惯的同学组成卫生检查小组,对班级卫生早晚各检查一次,检查值日小组的值日情况,重点检查同学们的卫生保持情况。值日不彻底的、保持差的,罚扫地一次。一周内出现两次,第二次出现时则罚扫地两次,以此类推。同时,由值日组长或值日生向全班同学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一个月后,班级卫生情况大有改观。每天从早到晚,室内环境整洁,空气清新。在班级卫生情况大有变化的同时,加强学生个人卫生的管理,使卫生习惯差的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过近一个学期的习惯养成过程,班级卫生、个人卫生情况都得到了改善。现在,班级卫生检查小组已经取消,每一位学生都能自觉维护班级卫生,每一位学生都成了班级卫生的监督人。自然,在这方面我就能大大地省心了。

总之,作为一个小学班主任,要在班集体的方方面面建设中多花心思,多费心,将班级建设得更完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就可以在日后的班级管理中省心了。但是,作为一个从教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知道,教育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游戏,而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恒久坚持的工作,需要每个人付出年复一年的艰苦努力。

(责编 莫彩凤)

上一篇:关于城乡结合部幼儿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运用强化理论 矫正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