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家庭“冷暴力”

时间:2022-08-15 02:02:34

聚焦家庭“冷暴力”

(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司法局,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43)

【摘 要】家庭“冷暴力”作为一种隐性暴力形式,日益严重的家庭冷暴力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而且还会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带来心理阴影和各方面的负面影响,其对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全社会必须要重视并重新加以审视。

【关键词】冷暴力;危害;预防

一、浅析家庭“冷暴力”成因

顾名思义,“冷暴力”是相对于“热暴力”而定义的,被人们冠以“精神虐待”之名,是在夫妻双方发生矛盾时,不通过殴打、谩骂的方式解决,而是对一方表现为冷淡,轻视、疏远、漠不关心,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的一种行为方式。从“冷暴力”的字面意义上将其拆解成了三个内在含意,即“冷酷”、“暴戾”、“杀伤力”。那么家庭“冷暴力”是怎么产生的呢?

(一)家庭“冷暴力”的起因或许只是一些琐碎小事

例如一方太罗嗦,导致另一方觉得厌烦;又或者一方对另一方“爱理不理”。很多家庭都存在着或轻或重的家庭冷暴力,中国法学会全国家庭暴力现状的一项社会调查表明:在发生矛盾的家庭中有88%会出现夫妻双方互不理睬的现象,30%多出现负气使劲关门离家而去或摔东西的行为,48%的家庭会出现互相辱骂的现象,还有20%左右的家庭中,丈夫会威胁并殴打妻子。

(二)立法缺陷,导致家庭“冷暴力”处罚依据不足

在家庭“冷暴力”问题上,我国立法相对滞后。家庭婚姻问题专家指出,“冷暴力”对受害人的伤害比显性暴力更大,常常会造成受害人产生严重精神疾患。但由于其隐蔽性很强,法律制裁的操作难度较大,法律界对此还没有明确界定。在以往的法律条文中,对于殴打,残害等武力暴力造成的伤害都有明确、详尽的司法解释,而对家庭“冷暴力”,法律没有明确的、详尽的规定和解释,导致家庭“冷暴力”无法可依。各种调查数据显示,家庭精神暴力最高。由于家庭“冷暴力”的反复性,隐蔽性、长期性的特点,很难甚至不能做伤情伤害的鉴定,这样导致侵害人难以受到法律处罚。然而《婚姻法》没有规定其离婚的理由,又没有规定可以提出离婚精神损害赔偿。

(三)社会认识的偏差,导致人们对家庭“冷暴力”重视不够

在社会上许多人对家庭“冷暴力”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认为限制妻子和朋友来往,长期不和对方说话,拒绝性生活,耻笑对方缺点等精神层面的暴力,不算家庭暴力。此外,工作压力大以及教育,医疗引起的抚养,赡养等也都是诱发家庭“冷暴力”的原因。

二、家庭“冷暴力”的危害

首先,“冷暴力”对家庭的危害最明显的就是夫妻间感情受到伤害,会使受害一方寻求新的感情寄托,易发生婚外恋,致使家庭矛盾进一步恶化。

其次,老人也难逃一劫。由佛山日报刊登的一份调查中发现,遭受精神虐待的老人比例较大,晚辈长期对老人不予理睬的占27.32%;让老人做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事情的占15.3%;不尊重老人隐私,损害老人物品的占11.48%;通过语言让老人痛苦、烦恼、愤怒的占11.48%。

再次,严重阻碍孩子的成长,一项调查显示,冷暴力家庭的孩子,54.6%成绩下降,20.8%不爱回家,12.8%性格扭曲以至违法犯罪。有研究表明,在冷暴力中长大的男孩成年后虐待女性的可能性比非冷暴力家庭中长大的孩子高15倍。有的孩子长期受到“冷暴力”,性格逐渐变得暴躁,内心充满了攻击性,可能会对他人和社会在言行上采取过激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家庭“冷暴力”的覆盖面愈来愈大,随之而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再逐渐增强,它很可能会对整个社会的婚姻伦理关系产生消极作用,人们之间疏于交流沟通,社会关系也会变得混乱。

三、关于如何预防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我国的反家暴法律机制

在立法条件成熟下,可以制定一部单行法,在该法中详细列明家庭成的权利义务,家庭暴力的行为表现及法律责任,国家反家庭暴力的法律保障措施等内容,将精神暴力作为与肉体暴力并列的一个重要方面予以详细规定。

(二)提高全社会对家庭“冷暴力”的认识

要预防和制止家庭“冷暴力”,最关键的是要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逐步转变社会态度,改变人们只重视“热暴力”而忽视“冷暴力”的观念。通过广泛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和教训,让全社会知悉家庭“冷暴力”并非家务事,有时还是一种侵犯人权、违道德和危害性极大的行为。

(三)加强夫妻间的交流与沟通

无论是哪一种暴力方式,无论是谁发起家庭冷暴力,也无论是哪个人的责任,或夫妻之间谁对谁错,冷暴力对每位家庭成员都会是一种伤害,笔者认为究其根本还是存在于婚姻关系内部,有句话说“相爱容易,相处难”,所以,无论社会、法制工作做得再好,如果夫妻之前不注意交流,那问题仍然是无法解决的,因此这才是防治家庭“冷暴力”的根本。“冷暴力”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做法,还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在西方,夫妻一般会接受“婚姻治疗辅导中心”的咨询。在中国,类似的机构很少。即使不去接受心理治疗,双方也应敞开心扉,加强沟通和交流,解开心结,让“冷暴力”不再害人害己我们值得借鉴。

(四)正确应对“冷暴力”

大多数遭遇家庭“冷暴力”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无人可诉,无处可断,无法可依。在这种情况下,婚姻问题专家介绍了三种方式,用以应对家庭“冷暴力”。

平静,如果你发现你的配偶开始出现冷暴力倾向,在任何时候都千万不要大吵大闹,那样会适得其反,你一定要保持冷静,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心情来分析你们之间的矛盾所在。

分析,你需要一支笔和一张纸,把你们生活中有可能激发对方冷暴力的问题一一列出,哪怕是最小的可能也不放过,然后再把跟你无关的因素也列出来,同时再把你的配偶的性格特点也写出来,看看是什么原因刺激他(她)对你实施冷暴力的。

交谈,当你准备好平静的心情和分析好所有的原因后,你就应该主动提出谈话。谈话要在没有第三者的场合下,要开诚布公,把一切有可能的问题都摆在桌面上。

作者简介:张树彧(1987- ),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科员,研究方向:民商法。

上一篇:浅谈医患关系中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下一篇:民间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