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睡眠床的艺术

时间:2022-08-15 01:52:00

安睡眠床的艺术

据报载,今年10月21日,在西班牙马德里的一家商场内,举行了一场奇特的“打盹大赛”,众多选手展开了睡觉的比拼,并且有专门的裁判来监督选手是否“作弊”。看看这些新闻照片,真是很有意思:这些比拼睡觉的选手,睡觉的姿势各异,有的仰面躺着,一只礼帽遮盖住了脸;有的为了能安静入睡,用自己的一只胳膊遮挡住双眼;有的戴上了黑皮子眼镜罩遮住阳光;有的就干脆趴着睡……虽然是一场睡觉比赛,这些选手们却睡得非常香,似乎听得见他们轻轻的鼾声和甜甜的梦中呓语。这种安卧眠床的安静、美好,诱人的睡眠享受,真是令人羡慕不已。

读到这样的关于“睡觉”的新闻,首先让我想到了现代著名散文作家梁实秋在他的散文《睡》中写过的几句话:我们每天睡眠八小时,便占去一天的三分之一,一生之中三分之一的时间于“一枕黑甜”之中度过,睡不能不算是人生一件大事,“睡眠是自然的第二道菜”,也即最丰盛的主菜之谓……

的确,细细想来,关于睡眠,关于睡眠的益处,关于安睡眠床的艺术,乃至关于睡眠与文化的关系,尽管睡觉是人生的俗事之一,世界上的一些思想家、作家、生活的艺术家等,也未能忘记思考它、研究它。

谈起睡觉,自然让人想起那个“渔夫与富翁”的人生哲理故事。故事中,富翁说去赚很多钱后再到海边睡觉、晒太阳,渔夫说自己不想赚更多的钱,只在海边睡觉、晒太阳。其实读这个故事的人,也要在海边睡觉、晒太阳和工作多挣钱这两种价值上进行选择。但谁也回避不了睡觉、晒太阳带来的快乐和诱惑。记得英国大思想家、大哲学家罗素,曾经写过一篇《闲散颂》的文章,也写到了一个类似“造夫与富翁”的故事,但你读完罗素的这篇《闲散颂》,就会了解渔夫所感受到的人生快乐――海边睡觉、晒太阳――是符合《闲散颂》的人生快乐精神的。

清代的李渔(笠翁),是生活艺术的大家,他的《闲情偶寄》“颐养部”里,有专门谈论“睡”的章节。他认为,人类的睡觉,首要的功能就是“养生”,“养生之诀,当以善睡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壮筋”。因此,睡觉是能治百病的良药,而且,还告诫人们要利用睡觉养生,睡觉的时间、地方、方式,春、夏、秋、冬何时适宜睡午觉等,都大有讲究。而对李笠翁来说,他最喜欢、消受的睡觉的境界是什么呢?李笠翁说,“予最爱旧诗中,有‘手倦抛书午梦长’一句。手书而眠,意不在睡;抛书而寝则又意不在书,所谓莫知其然而然也。睡中三味,惟此得之”……

笠翁,不愧为我们民族生活文化历史上的生活艺术的大家,他推崇的人类的“睡觉”,是他倡导的生活艺术的重要内容,这样的论说“睡觉”,入情入理,是一种真正的、自然的生活享受,令人悠然向往之。这使人想到林语堂对中国文化里中国人的哲学精神所论,即生活中所体现的中国人的哲学,是一种“闲适哲学”,“一种轻逸的,一种近乎愉快的哲学”,李渔的热爱他渴望的睡觉的境界,不正是让我们从中品味出日常的、世俗的生活中这种中国人的生活哲学的意味吗?

其实,林语堂也是生活艺术的大家,他著有《生活的艺术》一书,而在书中他指出,“安卧眠床”就是生活艺术的一种。那么,作为生活艺术一种的“安卧眠床”,究竟有哪些意义呢?安睡眠床,在身体上,这是和外界隔绝而独隐。人在这个时候,是将其身体置放于最宜于休息、和平以及沉思的姿势。在这种姿势当中,方能达到身体上的极度愉快和心灵上的极度活泼,“不论哪一个诗人即能写出不朽的佳作,不论哪一个哲学家即能改革人类思想,不论哪一个科学家即能有划时代的新发明。”(见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我们在清晨苏醒后,睡在床上听百鸟的鸣声,这其实是何等美丽的境界啊!百鸟的鸣声就是在城市中也大多可以听到,不过我敢说,能够感觉到的人很少罢了……”

大师罗素这样说道:“最重要的是,生活中将会有幸福和欢乐,而不是神经紧张、身体疲倦和消化不良。工作量将确保维持在足以使休闲令人喻悦而又不会使人疲累的程度。因为人在空余时间是不累的,他们不会只要求那些被动的、乏味的娱乐活动。至少百分之一的人可能会把业余时间奉献出来,从事具有公共意义的事务,因为他们无需以此谋生,他们的独创性就不会受到妨碍,也不必刻意符合旧权威所规定的标准。但是,休闲的好处并不仅仅显现在这些个别的情形中。普通男男女女,如果有机会过幸福生活,会变得更加和蔼,不那么难为人,不那么用怀疑的眼光看人。对战争的兴趣也会消失,部分是因为这个原因,部分还因为在战争中要付出长期和艰苦的劳作。在各种德性中,善良的性情是世界最需要的。性情善良是悠闲、安全的结果,而不是艰苦奋斗一生的结果。现代生产方法已给了我们大家悠闲、安全的可能,我们却还是选择让一些人工作过度,另一些人挨饿。迄今为止,我们始终都像机器出现以前那样忙忙碌碌,我们这样做是愚蠢的,但没有理由永远愚蠢下去。”大师的觉悟,当然不同寻常,闲适带给人们的,又不仅是幸福快乐那么简单,甚至影响到世界的和平,甚至影响到人类的德性……

我相信,这是实情。如今,现代人面临的种种“城市病”,带给人亚健康,或睡眠不足,或缺乏高质量的睡眠,不仅不再会睡觉,“睡心睡眼”(李渔语),而且,也在慢慢失去睡觉的合乎自然、快乐之道,看来,睡觉这种小事,的确是不可小视的。

上一篇:冬季进补,也要当心胆同醇 下一篇:老妈的“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