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控

时间:2022-08-15 12:28:29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控

摘要: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综合防控措施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1-0022-0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是侵染繁殖系统和呼吸系统,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断奶仔猪高死亡率、育成猪呼吸道疾病三大特点。由于病猪常表现出耳朵蓝紫,因此又名“蓝耳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在2006年6月,我国部分地区暴发严重的疫情。该次疫情表现为病猪高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治疗效果不佳、饲料报酬降低、母猪繁殖障碍、生长速度下降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下降,对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大多数人把它称为“高热病”,2007年3月28日,农业部正式公布该次疫病的病原为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病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中,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典猪蓝耳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为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辽宁省将其列为强制免疫病种之一。

1 流行特点

该病呈区域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热、高湿季节发病明显增加。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猪均可发病。发病急、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病程7~15 d。在同一猪群中,猪蓝耳病病毒存在持续感染,病毒可在猪群中生存、循环及再次传播。

2 临床症状

该病临床表现为发病率高、发病快、死亡率高。患病猪在短时间内精神高度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体温骤升,可达41 ℃以上;皮肤发红,耳后耳缘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发红,呈斑块状;气喘急促或呼吸困难,喜伏卧,部分猪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部分患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出现结膜炎、眼睑水肿症状;患猪便秘,粪便秘结,呈球状,部分患猪下痢,尿黄而少、混浊,颜色加深;部分患猪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病猪病程短,发病后在几天内死亡,部分患猪死亡后呈败血症变化。

3 剖检变化

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可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肺部出现从心叶近心端开始的灶性出血、淤血、肝样实变病变以心叶、尖叶为主。

4 诊断依据

根据《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规定,病猪表现符合该病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的,可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确诊需要在省级动物疫病控制机构或国家指定动物疫病检测机构进行,可以采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分离鉴定或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检测,两种方法有一种呈阳性者就可判定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5 预防控制

由于动物疫病传播需要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这三个要素,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通过消灭传染源、切断传途径、增强易感动物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控制的目的。

5.1 种源控制

实行封闭饲养管理,尽量做到自繁自养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该病的传播,在必须引种及购买仔猪时,首先要搞清是否来自非疫区,其次要做好检疫工作,第三引入后必须进行隔离饲养,观查4~5周,健康者才可以混群饲养。

5.2 搞好环境卫生,做好消毒工作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对环境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如病毒在温度较高时很快失活:37 ℃3~24 h、56 ℃ 6~20 min。PRRSV在干燥的环境中容易失活。PRRSV在pH低于6和高于7.5时其感染性很快丧失。PRRSV用脂溶剂(氯仿和乙醚)、去污剂处理后,病毒囊膜被破坏,失去感染性。因此,针对病毒的以上特性,应保持环境的清洁、干燥,及时清洗圈舍和用具,可用除污剂、酸性或碱性溶液处理病毒污染物。同时建立健全的消毒制度,选用适宜的消毒液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也能很好地预防该病的传播。

5.3 合理疫苗接种

正确使用疫苗,无病猪场的猪应选用灭活疫苗,对患蓝耳病的猪必须选用弱毒疫苗。仔猪出生后30 d可以进行首次免疫;对母猪和种公猪等生长期长的猪,在进行首免后,每隔4~6个月加强免疫1次。同时还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猪瘟、口蹄疫等疫病的免疫工作。

5.4 加强饲养管理

搭配合理的营养,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质量差的原料最好不要使用,避免е侣性中毒,免疫力下降,诱发猪发病。同时对猪采取全进全出制,猪出栏后彻底消毒猪舍。如果做不到全部猪的全进全出制,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

5.5 定期进行抗体监测

对于规模养殖场,要定期进行抗体监测,一般而言每季度监测一次,对各个阶段的猪群采样进行抗体监测,如果4次监测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变化,则表明该病在猪场是稳定的,相反,如果在某一季度抗体阳性率有所升高,说明猪场在管理与卫生消毒方面存在问题,应加以改善。

对于散养户,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组织辖区内的抗体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免疫计划,组织实施强制免疫。

5.6 对发病猪场进行封锁隔离

目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我国为了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出台了相关的防疫政策。一是实施强制免疫,所需疫苗经费全部由国家财政承担。二是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后,对需要组织扑杀的生猪,国家财政给养殖户(场)扑杀补助。因此发现疫情实行“早、快、严、小”的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封锁、早扑灭。快速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严格控制病畜。按国务院、农业部“四不”处理原则(不准食用、不准宰杀、不准出售、不许转运)处理。

6 小结

虽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但近年来随着政府的重视,养殖业者对该病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以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的开展,该病在辽宁省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为养殖业挽回了巨大损失。

上一篇:发展森林康养 打造衢江林业产业新业态 下一篇:雾霾天气巧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