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好经济发展的好牌

时间:2022-08-15 11:35:36

如何打好经济发展的好牌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超常规发展,目前真实城镇化水平(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还只有41%,工业化全国总体而言处于中期水平,信息革命大潮却又方兴未艾。

但是,笔者J为中国现在手里可以打的“牌”,还是有许多张“好牌”的。比如说有效投资,对应的是中国社会现在大量的从基础设施到服务业发展,到民生改进、公共工程等一系列具体事项。现在正积极推进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实际上在拉动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资本实力业已雄厚起来的民营企业与政府合作,用政府之外的或者不是政府直接支配的社会资本来一起做公共工程,做民生改进的硬件支撑,乃至做产业新城、综合新区的开发。这些会在中长期支撑中国发展的后劲和升级版的打造。

如果对这类项目稍作考察与选择,会发现可做之事比比皆是,如中心区公共轨道交通体系的建设与升级,各种各样功能区的开发与改进、生态环境的保护,新老中心区建设中诸如综合管廊、立体停车场和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概念下的各类项目。需要的投入要素是什么?就是现在被人们称为中国过剩产能代表性的领域中的钢铁和水泥、机械与设备等。当然还需要有劳动力和基本的管理力量及技术力量。这些我们一样都不少,而且要力求更好发挥其相关潜力。

中国并不缺乏在自己的统一市场之内以及和世界其他经济体互动的生产要素。很多基本要素被指责为现在处于过剩状态,但如果比较快地组织一批有效投资,一定会相当迅速地把一些过剩产能转为有效产能,可体现为结构优化和适应现代化升级发展的需要。当然,必须处理好投融资问题,毕竟有时间差,很多公共工程要建设多年,才能体现效益。如何处理好衔接问题,就是对科学决策和机制创新的考验,但毕竟空间在、机遇在,经验也正在丰富起来。

此外,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宏观经济的走势要继续完成认识、适应新常态的整个过程。打造升级版,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必须匹配好在深水区攻坚克难啃硬骨头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改革。往前走确实会面对一些不确定性。到底我们这样全面的改革、全面的法治化能不能够如愿推进?有种种的挑战、难度和考验。但毕竟随挑战、考验而来的是种种的机遇。如果从事在人为的角度来说,应更多看重机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市场潜力之所在。中国经济的增长空间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高科技化等这些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潮流。对于全球的投资者来说,“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如果只看到三年左右内的不确定性,而未认清三十年之内中国攻坚克难走向现代化的确定性,那么就可能弱化自己的准备意识,而错失参与并共享中国这一方兴未艾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上一篇:私募监管制度仍需落地 下一篇:创新产业扶贫,实现融合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