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晚期陶瓷还有市场空间吗?

时间:2022-08-15 08:16:57

清晚期陶瓷还有市场空间吗?

近几年来,清晚期陶瓷逐渐受到藏家关注,其市场行情也日益走高,尽管总体价位并没有太多的上涨,但从收藏的长远方向来看,清晚期陶瓷的市场空间还很大,仍然存在投资机会。

清晚期陶瓷的艺术性

清三代陶瓷是古陶瓷史上最后一个高峰。进入乾隆后期,陶瓷生产已开始出现下滑现象。随后的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六朝所生产的陶瓷已无太多的创新,多承袭清三代的旧制,市场价位也随之下跌。

到嘉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已无督陶官,改由地方官员兼管。嘉庆后期开始,陶瓷工艺日趋衰落,产品多显粗糙笨拙之象。除传统器型外,奇巧华丽的观赏品也逐渐减少,缺乏创新,许多陶瓷在制作上则显得匠气十足。此时期的粉彩装饰则盛行“百花不露地”的手法,单色釉瓷也比以前少了许多,风格与前朝类同,帽筒和鼻烟壶开始流行。同时,许多烧制工艺失传,如珐琅彩瓷工艺失传。

进入道光朝,道光皇帝崇尚朴素之风。道光一朝的景德镇除烧制一些基本用瓷之外,很少再创烧新的观赏用瓷,因此,此时期的官窑精品相对较少见。此时期的陶瓷精品多是带有“慎德堂”款的御用粉彩器皿。“慎德堂”是道光皇帝的堂名,景德镇所产的器皿上以三字直款最为稀少,款多为抹红色,也有描金色,器皿多以折枝花为装饰。此时期的粉彩瓷多流行轧道工艺,比较典型的器型有百鹿尊。

从道光后期到同治时期,清朝历经内忧外患,景德镇的陶瓷烧制也时有停烧。咸丰一朝传世精品极少,大多较为粗糙。咸丰末年,景德镇官窑厂被损毁,陶瓷业被破坏无余,生产几乎停止,更有甚者,一些海外藏家更认为此时期已没有官窑器生产。同治时期陶瓷生产较前朝有所恢复,粉彩器以彩色为地,一般以淡黄、淡蓝。淡绿或淡紫为多见。“体和殿”款瓷器是为朝廷所造的陈设品,器型尚规整但略显呆板。这一时期的装饰图案多采用吉祥纹样以及龙风云鹤等,格调不高。此时期较为有特点是各种花盆,以色地粉彩较为有名。

同治后期与光绪朝的陶瓷生产被收藏界称为“同光中兴”,陶瓷业随之复兴,虽不及康乾旧貌,相对而言,在晚清时期也算是比较繁荣的时期了。这个时期的产品基本上囊括了晚清以前所有的传统器型,同时亦有仿古,亦有创新。但此时期的青花瓷精品极其少见,而且所用原料已为进口的“洋蓝”,青花加紫的装饰手法比较多见。最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期的陶瓷精品多为光绪朝慈禧御用制“大雅斋”款的官窑瓷器,此类器物艺术水平较高,画风细柔,图案精巧,往往有“永庆异平”“天地一家春”“永庆长春”等吉祥语。制品以豆青地黑线双勾花者最多,五彩器物也较多见,所装饰内容多为牡丹、萱花、绣球之类。宣统一朝只有三年,陶瓷烧制多延续前朝,精品并不多,市场价位也受到限制。

清晚期陶瓷的市场现状

在早些年,许多收藏家并不把清晚期的陶瓷放在眼里,甚至连一些博物馆也没有把这一时期的陶瓷当作文物,以至于一些博物馆至今仍没有太多的清晚期陶瓷入库。目前即使像故宫这样的大型博物馆中收藏的清晚期陶瓷藏品也不多。反之,在民国时期,少数有眼光的收藏家早就重视到清晚期陶瓷的市场价值,如当时上海的胡惠春,即后来的香港暂得楼主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就有大量的清晚期单色釉瓷器精品入藏。

近几年来,清三代的陶瓷精品已很难在市场中见到,许多藏家也不愿意将精品拿出来交易。因此,收藏家开始把眼光瞄上了存世量较大的清晚期陶瓷上。清晚期陶瓷的艺术性决定此时期的陶瓷市场价位。

清晚期陶瓷中市场价位较好的要属嘉庆早期的陶瓷,此时期的陶瓷多延续乾隆时期的陶瓷风格,特别是此时期的带有色地的粉彩官窑器。在2005年的香港佳士得的11月秋拍中,一对清嘉庆胭脂红地粉彩通景牡丹花卉纹瓶被拍出了582.5万元,一对清嘉庆黄地粉彩蕃莲纹“如意吉祥”盖罐子2005年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以368.8万元拍出。由于色地粉彩在烧制工艺较其他陶瓷品种复杂一些,特别是那些地色发色好的粉彩器。因此,清晚期各朝的色地粉彩瓷市场价位相对都较其他陶瓷高一些,而富丽大方的此类器物也是多数藏家的最爱。在2004年的香港苏富比10月拍卖中,一件清道光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橄榄瓶以119万元拍出。

乾隆以后出现的粉彩百花不露地的官窑器在清晚期也多有出现,特别是嘉庆一朝的粉彩百花不露地的官窑器,在工艺和艺术上都不落乾隆朝,甚至有的精品超过了乾隆朝。此时期的粉彩百花不露地包袱瓶传世较多,应算是此朝的精品。粉彩百花不露地官窑器,由于制作工艺上较为复杂,目前具有较高的市场价位。

带有轧道工艺的官窑器也是从乾隆后期出现的。在清晚期,此工艺较多的在陶瓷上出现,以立件器物较多,此种工艺多用于绘制有番莲纹和勾莲纹的器物。清晚期的粉彩瓷器大多都会出现此种轧道工艺,其制作工艺比单纯的粉彩器更复杂,因此市场价位较其他粉彩器更高,但轧道纹饰多作为辅助纹饰出现。此外,还有少量的带有轧道工艺的单色釉瓷器,轧道纹饰在器物中是作为主体纹饰出现,此类官窑器在清晚期很少出现,因而市场价位较高。在今年的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中,一件清道光白地绿彩缠枝番莲纹瓶以178万元拍出,成为清晚期陶瓷市场的一道亮点。

斗彩、青花五彩、青花粉彩瓷在清晚期出现得较少,但由于此时期釉上彩的品种增多,青花与之共存,更显得釉上釉下斗艳,更显得富丽。在今年的春拍中,北京华辰也推出了一件与此类似的光绪斗彩描金玉壶春瓶,估价在35-40万元之间。清晚期的青花五彩瓷和青花粉彩瓷相对较少,且欣赏价值较高,极适合于室内摆放欣赏,因而市场价位极高,不输于清三代陶瓷。在2005年的上海信仁的春拍中一件清嘉庆青花粉彩灵仙祝寿赏瓶以225.5万元拍出。

清晚期粉彩瓷除了以上几种以外,还有的就是单独的山水、人物纹饰的官窑器。此类粉彩器在纹饰上流传有绪,而且烧制的数量较多,艺术水平高低皆有,总体市场价位在清晚期的陶瓷中并不是很高。但是,此时期的粉彩瓷还是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器物。如清晚期流行的百鹿尊因器型较大,艺术性较高,烧制工艺也较难,因此传世品并不是太多,市场价位较高。在2005年10月份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中,曾有一件较为典型的清道光粉彩百鹿尊以214.5万元拍出。

清晚期的御用精品瓷多为带有堂名款的瓷器,道光朝的“慎德堂”款瓷、同治朝的“体和殿”款瓷、光绪朝的“大雅斋”款瓷及“储秀宫制”款都是清晚期精品中的精品,不论是从做工还是从画工上都比同时期的陶瓷精致许多。特别是光绪朝的“大雅斋”款和“储秀宫制”款的光绪瓷,在2002年上海敬华的春拍中,一件带有“储秀宫制”款的清光绪黄釉地粉彩“万寿无疆”纹大盘以1107元拍出。

清晚期的青花瓷多做工粗糙,画工不精,胎质较粗,从艺术价值上来看,大大不如清三代,但此时期的青花瓷中唯独赏瓶制作仍较规范,在市场也受到买家的认同。其他类青花瓷无多大创新,艺术价值也不高,光绪青花瓷虽有心仿乾隆时期风格,仿制较好官窑器虽然市场价位不错,但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清晚期青花瓷的总体价位不高。在投资清晚期青花瓷时仍要注意艺术价值。

此外,清晚期景德镇出现的浅绛彩瓷应当是清晚期的一个创新。由于此工艺有文人的参与,艺术价值较高,此类瓷器受到买家的追捧。但是此类瓷器的鉴定较为不易,而且仿制较为容易,因此在投资时不仅要注意制作人的名头,更要注意浅绛彩瓷的真伪。

清晚期陶瓷的增值空间

在2006年香港佳士得北京预展时,在笔者与香港佳士得陶瓷部负责人曾志芬小姐谈到清晚期陶瓷的增值空间问题时,曾小姐认为:“在目前的陶瓷市场中,清晚期的瓷器的升值空间相对大一点,主要原因是目前清晚期陶瓷的市场价位很低。许多收藏家认为此时期并没有精品出现,我觉得这是不对的,虽然这个时期的政治上有点混乱,景德镇也受到战乱影响,但是清廷对景德镇的影响并没有减弱,景德镇在此时期还是有大量的官窑器产生的。虽然清晚期陶瓷的升值空间较大,但是其市场价位不会超过康雍乾三朝的,主要由此时的技艺决定的。其实对清晚期瓷器的认识,西方人的认识要比我们早,在此次香港佳士得的拍卖中,有一件清道光白地绿彩缠枝番莲纹瓶曾于1997年在新加坡拍卖过。在那时的情况下,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收藏界都还没有认识到清晚期瓷器的市场价值。当时此拍品的成交价还不足70万港币,此次再次上拍时,它的起拍价已达到了70万港币,而且这个价格很难将其拿下。在当时我们并不注意清晚期瓷器的时候就有人看到清晚期瓷器的升值空间,这是很了不起的。”果不其然,在随后的香港佳士得的拍卖中,那件清道光白地绿彩缠枝番莲纹瓶最终经过多次竞拍以178万元拍出。

清晚期陶瓷目前的市场价位仍然较低,藏家普遍认为清晚期陶瓷的升值空间还很大,但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为此时期的陶瓷质量良莠不齐,市场价格也相去甚远,但是衡量其市场价值的最基本要素就是此时期陶瓷的艺术性。

上一篇:砚的鉴赏与修复(上) 下一篇:2008春拍玉器渐趋品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