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术中应用比较

时间:2022-08-15 07:27:53

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术中应用比较

【摘 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对产妇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名,随机分为A组(布比卡因9mg)和B组(布比卡因10mg),观察其术前麻醉后(T1),注药到胎儿娩术前(T2),胎儿娩出到手术结束(T3)SAP、DAP、MAP变化及麻黄碱使用比较,结果:A组SAP、DAP、MAP变化小于B组,术中使用的药量及频数A组小于B组。说明:小剂量布比卡因9mg腰麻即可满足手术需要,且术中生命体征平稳。

【关键词】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剖宫产

随着近年来医疗条件的不断进步和改善,剖宫产选择率逐渐上升。由于产妇的特殊生理性变化及兼顾到母婴安全,近年来,CSEA(腰-硬联合麻醉)作为了产科麻醉的首选麻醉方法,因其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本文就CSEA用药量大小做进一步研究,力求用更小的药量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期间,ASA-Ⅱ级,产妇60名,年龄25~35岁,平均年龄29.5岁,体重60~75kg,,平均体重67kg,按住院单双日分为A组和B组(排除术前即有仰卧位低血压症状的产妇和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产妇)。

2 麻醉方法

产妇术前禁食、禁水,入室后建立静脉输注通道,快速输注羟基安粉200~300ml,监测病人NIBP、HR、ECG、SAP02,左侧卧位行木室管内的麻醉穿刺,l3-4间隙,A组:0.75%布比卡因1.2ml+10%GS0.8ml,B组:0.75%布比卡因2ml+10% GS1.0ml,蛛网膜下腔推入混合液2ml,改仰卧位,消毒铺巾开始手术。血压下降至基础血压的20%或病人诉有仰卧位低血压症状时,辅用麻黄素。

2.1 监测方法 监测产妇麻醉前最高血压(T1),注药到胎儿娩出前血压最低值(T2);胎儿取出后至术毕前血压最低值(T3),病人SAP、DAP、MAP最高-最低的变化及麻醉手术中麻黄素使用情况和麻醉平面阻滞变化。

2.2 统计学原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组间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时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重方差分析,P

3 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并无统计学差异意义,T1时两组患者差异统计学意义,T2产妇SAP、DAP、MAP变化A组明显低于B组

P0.05),B组胎儿娩出前使用麻黄碱纠正你血压的频率比A组高,麻黄碱的总用量同样比A组高,两组术中麻醉阻滞平面相同。

4 讨论 产妇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而使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即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是剖宫产术中常见的症状[ 1 ],病人胸闷、呕吐、大汗,非常痛苦,很难避免。CSEA虽说是剖宫产术的一种比较合理的麻醉方法,却同时也抑制了交感神经,加重了这一反应[2]。布比卡因在临床上应用较广,但是由于其对于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损害较大,因此对于合并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应用十分受限,如何通过其他方式来减少布比卡因的不良反应的同时来满足麻醉效果是目前的一个研究课题。我们通过本文的研究方法,减少麻醉用药量[3]、[4],以期减轻上述症状,在满意的麻醉效果前提下,通过对两组产妇仰卧位时相同阶段BP、HR、SaPo2等体征的比较观察,发现小剂量布比卡因(9mg)A组较B组变化小,而用升压药的量也相对减小,产妇感觉相对更加舒适,仰卧位综合症更易于纠正。因此,小剂量布比卡因(9mg)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即可满足手术需要,又减缓了仰卧位综合症的症状,同时,量的减少,也减少了神经系统的潜在风险[5],安全可行。

参考文献

[1]娄锋 《产科麻醉与镇痛》,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8;

[2]吴新民 《产科麻醉原理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

[3]黄宇光(译) 《实用产科麻醉》,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

[4] 黄宇光 《妇产科麻醉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

[5]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2。

上一篇:中药汤剂联合手法治疗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氟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