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2-08-15 05:04:31

肥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1月19日在肥城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市长殷锡瑞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回顾

市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团结依靠全市人民,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五年来,我们积极应对困难挑战,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科学组织运筹,经济实现稳健运行,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6年,预计完成市内生产总值725亿元,年均增长8%。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2亿元,年均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602.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3.2%和12.2%。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461.9亿元、286.8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1.8倍和1.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2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99元,年均分别增长7.8%和8.5%。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列第56位,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分列第45位、16位,分别比2011年提升5个、8个位次。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平安建设先进市、文化先进县、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中华环境奖、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模范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市、绿荫行动示范市等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

五年来,我们着力稳增长调结构,发展质效同步提高。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2:49.7:43.1。高度关注工业转型升级和经济运行,主动作为,攻坚突破,科学调控,精准施策,准确把握基本面,有效化解风险点,保持了稳健发展态势。明瑞集团靠碳酸锂项目“起死回生”,原恒基新材料重组启动,阿斯德科技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肥矿集团剥离办社会职能稳妥有序推进。累计实施技改项目387个,完成技改投入675亿元,83个项目列入省企业重点技术改造导向计划。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12家。成为省优质纤维素醚生产基地和土工合成材料示范基地,工程机械及汽车配件、精细化工被认定为省重点产业集群。推动“四新一高”产业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到32%、24.5%。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31亿元,年均增长6.7%。服务业增加值实现312.5亿元,年均增长9.8%。旅游业加快发展,3个景区创建国家3A级景区,肥城桃木雕刻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确定为省桃木工艺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20%,被列为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农业特色优势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三品一标”认证总面积97.7万亩。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6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16家,家庭农场521家。成为部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省首家海峡两岸有机农业合作交流示范基地,现代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肥城桃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32.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6万亩。全市规模饲养比重达到87%。农机化水平提高到89.2%。

五年来,我们加大优质高效投入,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抓住先进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坚持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园区招商“三位一体”,突出招大引强,成功引进中节能、中国华电、京粮集团、中铝等一批央字号、国字号、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到位资金493.7亿元,年均增长9.3%;实际利用外资3.96亿美元,年均增长35%。探索实施代办服务、模拟审批,加快推进天津渤化120万吨盐化基地、瑞福锂业2万吨碳酸锂、中铝集团高性能强磁材料等632个过亿元项目,完成投资842亿元。矿石综合提锂、国家土壤修复计划示范基地、鲁中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3个项目列为省重点项目。成功争取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首批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全省农村公路网化示范县等一系列区域性政策,累计争取各类资金108.9亿元,年均增长19.9%。青兰高速肥城段开工建设,泰肥一级路西延、济微路东移、泰梁线肥城段改建、泰聊铁路等重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五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树立全域肥城理念,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城镇化率达到58%。加快推进古店新区建设,实施引汶入城等重大项目,铺开背街小巷整治、便民市场建设、供水供热改造、污水处理厂升级等惠民工程。城区集中供暖面积覆盖1000多万平方米。龙山河水利风景区被评为部级水利风景区,康王河公园被批建为国家湿地公园。启动数字化城管系统,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构建起城管长效机制。推动基础设施向镇村延伸,城乡公交一体化稳步推进,镇街区驻地实现天然气全覆盖。集中培育特色文明村镇,10个镇被评为部级生态镇,3个全国重点镇进入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行列,石横镇列为全省新生小城市试点。加快城乡社区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到99%。深入推进桃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建成21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60个精品村、15个示范片区。铺开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居全省前列,被列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全面治理示范县。植树造林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

五年来,我们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有效激发。争取实施了8项部级和10项省级试点。“6+1”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通过省级验收,被确定为全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公务用车、“营改增”、预算管理等改革顺利完成,国地税联合办税经验在全省推广,被确定为全国百佳国地税合作县级示范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户籍制度、事业单位、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等改革稳步实施。大力推动金融创新,整合组建新的城司,农信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挂牌运营。企业上市融资实现突破,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11家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深入推进创新创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17家、4家,院士工作站3家,部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7家;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7个,各类高层次人才475人,其中院士4人、“”专家3人,90%以上的规模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品牌肥城”建设成效显著,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省著名商标分别达到13件、4件和41件,荣获山东名牌24个、泰安市市长质量奖7个,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36个。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民生支出累计162.8亿元,年均增长16.9%。每年承诺的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发放担保贷款4.4亿元扶持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7.6万人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各类社会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实现统一,社保综合参保率达到95.3%。开展规范农村低保专项行动,困难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建立完善“平台式”综合大救助体系,建成启用社会福利中心,被确定为全国“救急难”综合试点县。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新建、改扩建学校65所,办学条件及教育质量明显提升,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人民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等一批医疗设施项目建成使用,规范建设村卫生室407处,基本药物实现“零差价”销售,创建为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0882套。文化体育事业更加繁荣,文体小广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到461个,被列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实行“五位一体”帮扶机制,13个泰安市级以上贫困村和1.1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深化“双联双帮”工程,泰安科学发展考核群众满意度电话年终访问连年居县市区首位。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平安肥城、法治肥城建设,生产安全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应急预警、救援和防灾减灾体系日趋完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统计、气象、史志、档案、对台、老龄、残疾人、广播电视、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双拥共建、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五年来,我们致力强作风提效能,政府建设持续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集中开展“庸懒散”专项整治行动,从严查纠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问题,政风行风显著改善。坚持依法行政,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政府合同备案审查,编制权力、责任、涉企收费、负面清单,强化项目投资审计监督,开展学法用法考法活动,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坚持“放管服”结合,推进简政放权,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精简审批事项228项,完成服务大厅升级改造,行政服务效能大为提高,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442件、政协委员提案705件,办复率均达到100%。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道路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历届老领导、老干部,向驻肥各单位干部职工和驻肥部队、武警官兵,向关心支持肥城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固然可喜,问题必须正视。主要体现在: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需要付出更大努力;“三强”企业和支撑性大项目不多,企业创新研发能力不强,化解结构性矛盾、转型发展任务艰巨繁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社会建设、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发展要求、群众期盼还有不少差距;部分干部担当意识不强、攻坚克难能力不足、依法行政水平不高,行政效能和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我们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攻坚提升期。面对矛盾叠加、风险交织的严峻形势,竞相发展、相互赶超的激烈态势,改革攻坚、创新突破的繁重任务,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求实务实、创新落实,不忘初心迎接新挑战,继续前进展现新作为。

按照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按照中共山东省委和泰安市委的部署要求,围绕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总目标,大力弘扬“开放、包容、务实、敢当”的新时期肥城精神,更加突出企业这个市场主体,牢固树立法治和市场“两种意识”,持续提升学习力、谋断力、执行力“三种能力”,全面强化企业培植、招商引资、对上争取、新型城镇化“四大动能”,紧紧依靠党政干部、企业家、支部书记、专业技术人才、在外肥城人才“五支队伍”,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奋力谱写中国桃都美好肥城建设新篇章。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发展更有质量。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年均增幅高于省和泰安市平均水平;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5个、11个点以上。生活更具幸福。收入增长更快、社会保障更实、公共服务更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和8.5%,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努力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生态更为优美。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升,生态产品供给日益丰富,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争创全国生态市,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持续提高。城乡更趋协调。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扎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提升,全市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64%。社会更加文明。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保障,科学有效的治理机制逐步完善,文化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各位代表,展望今后五年,我们信心坚定,豪情满怀。我们坚信,有市委的坚强领导,有全市百万人民的创新实干,有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肥城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三、2017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深化之年,也是推动肥城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企业培植、招商引资、对上争取、新型城镇化等重点工作,加快转型升级,深化创新驱动,强化统筹协调,增进民生福祉,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工作中必须牢牢坚持实事求是这个基本原则,在全市上下倡树实事求是的风气,实事求是地想,实事求是地谋,实事求是地干,既尊重历史又正视现实,以敢于担当的精神直面问题,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务求实实在在的成效。遵循这一原则,确定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市内生产总值增长6.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6%左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完成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围绕上述目标,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成果。

(一)以培强企业为核心,全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是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和转型升级的主要承载。主动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把培强企业、壮大产业作为解决发展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

培植壮大企业主体。以“一高三强两突破”为统领,强化“三强”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规模企业的主体支撑作用、创新型小微企业的源头活水作用,把存量做好做优,把增量做大做强。激励石横特钢、瑞福锂业、农大肥业等龙头企业不断巩固行业地位、提升市场份额,全面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行业航母”;推动泰鹏、云宇、一滕等骨干企业加快规模膨胀、提档升级,壮大自身实力,长成“参天大树”;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做优做精主业,积极开展产业链协作配套,走向“专精特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20家,主营业务总收入达到1050亿元。推动规模企业公司化改制,破除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股权结构,为对接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合作创造条件。创新资本经营激励机制,建立上市后备资源库,造就一批想上市、会上市、能上市的企业群体,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打造一批质量管理标杆企业,培育一支富有新时期肥城精神,具有创新理念、质量意识、战略眼光的现代企业家和现代企业管理人才队伍。

加速工业转型升级。把工业经济作为肥城发展的脊梁,抢抓“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全力突破工业发展。以完善产业配套、拉长产业链条为主攻方向,通过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兼并重组、强强合作等方式,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集中要素资源,促进钢铁冶金、煤炭等支柱产业保稳定、促转调,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和岩盐、玻纤等“潜力产业”延链条、扩规模。实施20个重点技改项目,技改投入增长6%以上。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强集群效应,打造引领发展的强大引擎。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分别提高1.5和2个百分点以上。推进建筑业拓展领域、高端提升,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7亿元。

注重科技创新驱动。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引导企业深化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引进嫁接高新技术成果,协同推进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强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战略联盟、技术研究院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新增泰安市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0个以上,泰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0家以上。不断完善人才引进、使用和评价体系,全力营造一流的聚才留才环境,年内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名、创新团队5个以上,实施人才创新项目40个以上。突出质量引领,支持企业加强品牌创建,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3件、省名牌2个以上。完善创业扶持机制,激发全民创业活力,催生更多市场主体,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300户、私营企业1500家。

(二)以经营理念为引领,推动城市经济实现新突破。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做城市就是做产业。牢固树立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的理念,建设精品城市,发展城市经济,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提升城市品质能级。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抓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推动城区中部优化提升、北部搬迁改造、南部拓展延伸、西部文化商务、东部产城融合。强化“城市会客厅”意识,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管廊、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推进康龙污水处理厂扩能改造、垃圾焚烧发电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好老旧小区改造、城区供热管网改造、雨污分流治理、康王河水系生态治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环境质量。加快推进泰肥一级路西延、泰梁路改建、青兰高速肥城段等重大交通项目,完善绕城路网体系,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市容环境整治,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检。

做活经营城市文章。坚持用市场的办法盘活城市资源,坚定不移地走城市建设和管理市场化、产业化、企业化的路子。无论是市政公用设施、基础设施等城市有形资产,还是冠名权、广告权等无形资产,凡能推向市场的必须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创造条件推向市场,进行资本化运作。加快推进政企分开、建管分离、事企分立,将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等公共服务项目,交由市场主体经营,推进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深化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财政+基金+金融”投融资模式,加强城司专业化运作,不断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投入、多形式投资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系,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和运营管理。着力搞好土地这个第一资源的经营,完善土地收购储备机制,培育规范土地市场,做到统一收储、净地供应,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实现融资、投入、收益的良性循环,让政府、居民、企业多方共享城市发展的红利。

加快服务业发展。服务工业、繁荣城市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在工业化、城市化互动中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生产业的“推进器”作用,促进服务业加快向制造业渗透,促进以城带业、以业兴城,融合互动发展。集中打造新城路商业中心、城东、城西“一核两区”城市商圈,扎实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双进工程”,营造“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加快文商旅融合,进一步打响桃文化、名人文化品牌,策划推进一批文化产业项目,促进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印刷发行等产业提质增效。做强桃木工艺品品牌,精心办好“两节一赛”,实现旅游总收入26亿元。借助“互联网+”优势,培育一批淘宝村、电商平台、电商龙头企业和电商基地。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0%以上。加快发展会展会务、物业管理、家庭服务等行业,丰富服务业态。

(三)以招商争取为抓手,加大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努力扩大优质高效投入,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提高招商实效。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突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为重点,开展专业化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产业链高端环节项目、缺失环节项目,以及能推动主导产业链式发展的关键项目。充分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推动重点骨干企业嫁接改造、增资扩股、“以商引商”;发挥桃花节、品桃节等平台作用,大力开展节会招商;发挥在外肥城人才的作用,开展“亲情招商”,引导肥城籍人士返乡创业,发展“回归经济”。全年引进过亿元项目50个以上,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全力突破重大外资项目,实际利用外资1.12亿美元。

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项目推进机制,实行领导领办,推行责任倒逼,加强督导调度,在项目审批、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各个环节,列出进度安排,明确序时要求,夯实责任、卡死时限,突破难题、加快进度,确保项目尽早落地建设、投产见效。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优先安排和重点保证重大项目土地供应,靠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支撑财源建设、带动区域发展。重点抓好阿斯德科技、2万吨碳酸锂等120个过亿元新建续建项目,确保竣工投产60个以上。

做专做强园区。把园区作为项目招商的主战场,完善以市高新区为重点的园区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和功能分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坚持增量扩容与结构优化同步推进,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放大园区载体优势、产业优势。加快发展“飞地经济”,完善项目入园机制,促进重点企业、优质项目和资源要素向园区集中,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用工、审批、融资、物流及水、电、气、暖等要素投入成本,打造投资“洼地”、发展高地。算好质量效益账,严把项目入园门槛,推动低效项目“腾笼换鸟”,促进园区向特色化、专业化、高新化发展。进一步创新园区开发、管理、考核等体制机制,探索实行公司化运营管理。

强化对上争取。及时了解国家和省市的政策动向,准确把握国家重大政策、重大项目推出的时间节点,按照“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的思路对接争取项目,力争有更多的大项目、大资金、大政策进入国家和省市盘子。重点争取对我市具有重大突破、持久拉动作用的大项目,密切关注济南都市拓展区等能够改善我市区域竞争环境、避免在全省发展边缘化的大政策。当前,集中攻坚济微路东移、泰聊铁路、南部供热中心等重大项目和区域政策。对上争取到位资金18亿元以上。

(四)以新型城镇化为引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抓住泰肥一体化联动发展的契机,着力构建以城区为龙头,中部以新城仪阳为核心,南部汶边安、北部老城高新区王瓜店、西部石横湖屯三大组团为骨干,其他镇街为支撑的“一中心三组团多支撑”新型城镇化格局,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抢抓政策机遇改造棚户区。发挥棚户区改造拉动内需、扩大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功能,紧抓棚改政策最后机遇,以保护特色村、改造城(镇)中村、消除空壳村、建设中心村为原则,按照“应改尽改”的要求,再策划包装一批项目,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扩大棚户区改造规模,促进旧村改造、社区建设。坚持棚户区改造与商业、道路、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整体推进,配套建设,实现设施共享,打造优美宜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城司为平台,实行土地收储、抵押融资;进一步整合政策资金,优化投资流向,加大对棚户区改造支持力度,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步伐,使群众尽早受益。确保年内开工棚户区改造9861户。

增创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深入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理念,调好调优农业结构,多业态发展精致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大力培育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六产”。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有机农业发展体系,支持开展有机农产品认证。新增“三品一标”面积3万亩,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家。推动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化建设、企业化转型,带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稳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的增值收益。强化水利、农机、金融等要素支撑,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妥有序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构建城乡一体、规范运行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实施农村公路网化工程,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条件、通畅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快农村改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供暖等工作,稳步提高城乡公共交通覆盖率。加强传统村落和特色村庄保护,积极培育特色小镇,深入推进特色文化村和美丽乡村建设。

推动生态文明实现新提升。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十大行动计划,开展工业废气、扬尘污染、餐饮油烟等专项整治,不断改善空气质量。全面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推行“河长制”管理,加快康龙二期、康汇河生态治理工程建设,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水资源保护,保障全市饮用水安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对矿区塌陷地、破损山体等生态受损区域的治理修复,全面整治山石开采。加快造林绿化、湿地修复和重点绿化工程建设,确保全年植树造林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5%。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倡导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五)以共建共享为原则,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做到保基本、兜底线、上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发展社会事业,提升群众满意度。统筹城乡学校布局,全面解决大班额问题,精准实施教育扶贫,加快发展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提升教育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发展、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畅通人才引进渠道,提高公立医院服务水平,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民营医疗机构,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管理。积极推进生育服务制度改革,建立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相适应的服务管理新机制。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繁荣文艺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水平,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施广播电视无线数字覆盖工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群众体育普及普惠。统筹做好妇女儿童、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史志档案、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

完善社会保障,提升群众幸福感。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服务保障能力,突出抓好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强化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征缴,提高社保参保率。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设,加大特困、低保、大病、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救助保障力度,更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规划建设一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设施,推进养老产业快速发展。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脱贫,确保年内完成6208户、11280人脱贫任务。

优化社会环境,提升群众安全感。深化“平安肥城”建设,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推进“七五”普法,大力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合力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加强“诚信肥城”建设,逐步建立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信做人、以信立市的良好信用环境。稳妥有序推进肥矿集团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严格责任落实,切实抓紧抓好安全生产,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四、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发展的重任、竞争的态势、人民的厚望,对新一届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牢记为民宗旨,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不断解放思想、提升能力、改进作风,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提升作风效能,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编制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全面落实“五证合一”、“先照后证”制度改革,多开“绿灯”、少亮“红灯”。认真落实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严厉查处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构建责不缺位、权不越位、遇事换位、服务到位的新型政企关系。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实行工作推进现场化,深入一线发现问题,沉到一线突破难点,干在一线推进工作,压实责任,提实要求,抓实考核,以钉钉子的精神和严实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树牢“两种意识”,规范行政行为。坚持以市场化的手段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把该放的权力放给市场、放给企业,提高聚财理财、资本运作、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强化调控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激发市场活力。以法治化的思维规范行为,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和法律顾问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审核,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做好行政复议和执法监督工作,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和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严守纪律规矩,树立良好形象。政府全体工作人员必须廉政勤政,任何时候都要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始终坚持挺纪在前,净化政治生态,从财政资金使用、工程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入手,全面加强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严厉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集中有限的财力改善民生、保障发展,以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各位代表!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发扬“开放、包容、务实、敢当”的新时期肥城精神,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拼搏进取,为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谱写中国桃都美好肥城建设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常德市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长沙市政府工作报告